Photo amp; Text by Li Renzi

2025年4月,春意盎然,花開正盛,我乘航班飛越天山抵達哈薩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圖,開啟新的工作篇章。作為首位在中亞地區常駐的新華社攝影崗位記者,我有太多值得探索的新聞,有太多值得記錄的瞬間,有太多值得傳遞的聲音,更多了一份責任。
我一直覺得,攝影記者只有與周圍世界“融于一體”時才能更好地通過鏡頭感知、定格,傳遞的情感才最為真摯,照片才能最接近于頭腦中的構想,進而最能打動讀者。踏上異國土地,對新聞攝影的熱忱驅使我不斷奔赴現場。
到阿拉木圖后的第一個周末,我就迎來了“國際中文日”活動。2021年,作為圖片編輯,我曾參與“國際中文日”中外聯動融媒體稿件的策劃編發。如今在第一現場,切身看到外國友人對中文學習興趣濃厚,我感觸頗深。
當地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體驗學寫漢字,很多女孩子都穿上自己喜歡的中國傳統服裝一展風采。一名當地大學生主動向我講述學習中文的經歷:經過九個月的學習,他掌握了一些日常對話。他說,學習漢語就像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窗內”的中華文化深深吸引了他。當鏡頭記錄下中國文化愛好者用毛筆書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時,我的心中也泛起漣漪。思鄉之情和身在異國時間長短或無太大關聯,它會在某一個情景,某一個時刻忽然襲來……我相信,投入真情實感的報道最能打動人心。我拍下的這些照片登上了《光明日報》《工人日報》《解放軍報》,對我的駐外工作來說,算是喜提“開門紅”。
在采訪第二屆中國- 中亞峰會時,我有幸在大國外交的最前線進行報道。當鏡頭記錄下哈方伴飛直升機與我國元首車隊同框時,對偉大祖國的崇敬與自豪,與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的光榮感充斥我心!


在采訪“留學中國展”時,當地大學生對留學中國的熱情令人難忘。34所中國高校展臺人頭攢動,學子們對留學中國的向往溢于言表。據了解,現在很多哈薩克斯坦學生認為學好中文、去中國留學會有光明的未來。越來越多的哈薩克斯坦學生家長也希望孩子學習中文、到中國留學。在一所大學的展臺,我聽到一名當地家長驕傲地跟孩子說,這所大學所在的城市他曾去過,是中國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來哈前,我對這里的印象多來自于書本和新聞報道。就像新華社報道中提到的:“中亞大地,亞歐大陸的中心,與中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的周邊。2000多年前漢代使者‘鑿空’西域的旅程,開鑿出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浩浩長河。2013年以來,中國同中亞國家攜手推動絲綢之路全面復興,傾力打造面向未來的深度合作,將雙方關系帶入了嶄新時代,讓中國同中亞的故事更加豐富精彩?!?/p>
到這之后,中亞、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形象通過一次次的采訪在我面前徐徐展開。這里幅員遼闊,有奔波一天也到不了的采訪地點;這里地形豐富,不出阿拉木圖州就能見到綺麗險峻的峽谷和寧靜壯美的山與湖,一路向北,能駛向無盡的戈壁、草原和農田;這里愜意舒適,阿拉木圖被譽為“中亞小瑞士”,抬頭可見的雪山為城市注入靈氣,街頭巷尾的精致餐廳凸顯著城市的格調;這里治安良好,電子化服務完善度便捷度很高,當然也有堵車等“城市病”……最令我驚訝的是,在這里直接從淘寶購物居然可享滿99 元包郵的服務,快遞十天左右可取,親測靠譜,從此我開始了反向“海淘”路。后來我了解到,很多當地年輕人已經習慣了使用中國的購物平臺。我想這就是共建“一帶一路”為當地人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方便吧。

第二屆中國- 中亞峰會前夕,我有幸和總社攝影部編輯陳朔、新疆分社攝影記者王菲在中哈邊境線兩側攜手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跨國聯動報道。這背后是跨度長達半年的策劃準備、記者們數個凌晨時分的見證與風雨中的守候。我們將報道聚焦在以自駕方式運送國產新能源汽車走出國門的“擺渡人”,以小切口講述溫情故事,用鏡頭鐫刻時代景深。報道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反響,得到《人民日報》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兄弟央媒的采用及延伸、跟進。
我還有幸來到圖爾古孫水電站進行采訪。該水電站由中企承建并已投產發電,是助力當地低碳轉型的典范。在這里,曾經的項目負責人之一、現任中交集團水電對外哈薩克斯坦分公司副總經理的孫鵬,故地重游感慨萬千。走在壩頂,望著現已廢棄的宿舍板房,他向我講述那段光榮又艱苦的歲月:吃住都在工地,距最近的城鎮開車要顛簸一個多小時,為了活躍氣氛,他們用工程廢料自制籃球框……他見證了幾百位“一帶一路”建設者的圖爾古孫奮斗歷程。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我驚嘆于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數量眾多的中國品牌新能源出租車,每位司機都對自己的愛車贊不絕口,他們說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智能、安靜、舒適、質量過硬、高性價比的車。

像圖爾古孫水電站這樣的“一帶一路”項目還有很多,像孫鵬這樣的建設者亦有太多太多。未來,我無比期待透過鏡頭探尋中亞大地更深邃的面孔和更廣闊的內涵,記錄更多“一帶一路”項目建設者在異國的奮斗故事,見證中哈友誼“像金鷹展翅高飛”。
李任滋 1991年生人,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后一直在新華社擔任圖片新聞編輯、攝影記者工作?,F任新華社阿拉木圖大分社攝影記者,是首位在中亞地區常駐的新華社攝影崗位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