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年暑假,小琪和同學們一起,擠在人群中向各大高校的咨詢老師詢問著志愿填報事項。家人打聽到,計算機專業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畢業后的收入水平也很高,于是她下定決心要讀計算機專業。
退學回家?
這是小琪第二年參加高考了,她發揮得并不太好,本應該穩穩地考入目標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然而現在卻在“意向學校”和“意向專業”中進行兩難的選擇。經過招生辦老師的介紹,“轉專業”這個詞進入了小琪的耳中。于是,小琪和父母商量后決定,優先學校的選擇,再通過轉專業渠道轉去計算機學院。最后,小琪進入了工業設計專業學習。
進入大學后,小琪很抗拒本專業的學習,對于手繪等藝術類課程更是無比排斥,一門心思想轉去計算機學院。她退選了本專業的高等數學D,選擇了計算機學院難度更高的高等數學A。
大學的學習和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初入大學的小琪感覺到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都充滿了挑戰。高等數學A的難度超出了小琪的學習能力,大一的藝術類課程讓小琪學得非常吃力,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小琪的成績在年級處于中下水平,高等數學A只獲得了剛剛及格的分數。小琪很沮喪,但是轉專業進入計算機專業學習的念頭一直十分堅定。在4月份的轉專業中,小琪毫不猶豫地選擇轉入計算機學院。
轉專業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雖然小琪已經盡力了,可結果卻不如人意,小琪失敗了。小琪無法承受這樣的結果,她大哭了一場,甚至動起了退學回家重新高考的念頭。
我跟小琪相約在成長輔導室見面。見到她的時候,她的眼睛哭得腫腫的,還充著血,情緒低落。
“喝了它。”我變魔術般從包里掏出3杯奶茶,“1杯原味,1杯草莓,1杯抹茶。每一杯喝完之前不許說話。”
第一杯奶茶:原味的真相
“老師,計算機專業不要我。”小琪咬著吸管。
“告訴我,你為什么要轉計算機專業?”我翻開筆記本。
“是因為……”小琪突然卡殼,“大家都說這是金飯碗,我爸媽還查了畢業生平均薪資……”
“撇開父母告訴你的,你用3個詞形容程序員。”
“高薪、辛苦、禿頭?”小琪不確定地說。
“那工業設計師呢?”
“熬夜、畫畫、做實驗……”小琪突然停住,“等等,我對兩者的了解居然都是刻板印象?”
我笑了笑:“看,你討厭的可能不是工業設計,而是那個未經審視的選擇。”
小琪若有所思,用別人的“地圖”走自己的路,不迷路才怪。
在進行招生宣傳的時候,作為咨詢老師,我們經常會被問到3個問題:“你們學校哪個專業最好?”“哪個專業找工作最容易?”“哪個專業就業薪資最高?”這特別像古人的婚嫁,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你稀里糊涂地選了一個專業后,如果和專業興趣相投,那么一生幸福美滿,如果這個專業并不是你喜歡或者與個人能力相匹配的,那這條求學之路很可能會曲曲折折。
在專業的選擇上,同學們首先應該思考:“我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么?”“我的性格最適合做什么類型的工作?”“在最適合類型的工作中,我最喜歡的職業是什么?”
如果小琪當初選擇專業時能全面地考慮以上3個問題,或許在專業選擇上會更加理性,在后續的學習中也會少一些偏執和焦慮。
第二杯奶茶:草莓味的轉機
“我恨死素描課了!”小琪把草莓奶茶吸得嘩嘩響。
我打開學院圖釘墻(每一門專業課程、畢業設計的作業集):“這是你的學長設計的無人機。”我繼續滑動屏幕,“這個學姐,她設計的是無人駕駛裝備。”“這是學姐的華為導航顯示信息設計……這些僅靠畫畫能實現嗎?”
小琪看到學長學姐們的作品后,瞪大了眼睛,能看得出來,她一定從未認真地翻看過這些作品。
接著,我又翻開工業設計的教學計劃,細數接下來的課程,并認真地告訴小琪,喜不喜歡一個專業的前提是先全面了解這個專業。大一學習的美術課程是為我們打下審美的功底,當代工業設計的藍圖,是不可能只靠美術能力打天下的。后期馬上要開始的工科類交叉學科課程,一定會讓擅長理工科的同學如魚得水,這些才是硬核實力。
我看到小琪松了一口氣,她眼淚奪眶而出,能看出來這件事情在她的心里是多么沉重,也能看得出她對原專業的抗拒少了很多。
其實轉專業除了深入地了解本專業,還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你不勝任學習A專業,不見得就勝任學習B專業。
所以,個人的學習能力,確實需要慎重評估。
小琪對于高等數學的學習是十分吃力的,換句話說,她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勝任高等數學的學習。然而,計算機專業的主流課程卻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小琪沒通過轉專業的測試與該專業失之交臂,也從側面反映出,通過計算機老師的綜合評估,小琪選擇計算機專業并不是一個特別合適的選擇。而在工業設計的課程體系中,她的觀察力、人際溝通能力、活躍的思維等能力很可能會讓她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第三杯奶茶:抹茶味的清醒
奶茶見底時,小琪對我說,她還想再試試第二輪轉專業,不給自己留遺憾,實在不行再回來工業設計繼續完成學業。我給了她3張卡。
第一張,“試錯卡”:旁聽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感受一下自己理解的計算機專業和實際的計算機課程之間的差異,評估一下自己的學習勝任力。
第二張,“迂回卡”:報名全國大學生計算機等級測試,這個考試任何專業的同學都能報考,體驗一下計算機專業學習的快樂。
第三張,“后悔藥”:提前學習工業設計的專業課——“創意編程與設計”,感受編程和設計交叉的魅力。
后來,小琪還是參加了第二輪轉專業,盡管她還是失敗了,但是卻沒有再哭紅雙眼自怨自艾,而是開啟了工業設計的探索之路。校友聚會的時候,小琪參加了優秀校友的回訪工作,采訪了優秀的學長學姐,從另一個視角解讀了工業設計專業。“三下鄉”時,小琪跟著鄉村美育團隊來到村里,為那里的孩子帶去團隊設計的美育小程序。參觀校友創業企業的時候,小琪看到了設計師工作不同的可能性……畢業時,小琪成為一家企業的UI設計師,繼續在設計師的道路上向前奔馳。
轉專業是人生一次重大的決定,想清楚再行動,不論結果如何,都是命運的安排。前方的路有千萬條,誰知道在下一個路口,我們會不會殊途同歸呢?
摘自《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