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顧少強是誰,但一定聽過這句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0年前,顧少強辭去河南省實驗中學心理老師這份體制內的工作,她的這封10字辭職信火遍全網,引發輿論的山呼海嘯,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它像一支利箭,刺穿無數困在職場的靈魂,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她做了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10年后的今天,她又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她說:“世界那么大,我看完回來了?!?/p>
有人嘲諷:“終究還是被現實打臉了?!薄斑€是敗給了柴米油鹽?!钡灿腥苏f:“值了,誰說看世界,要看一輩子?”
曾經的她離開軌道,走向曠野,用10年去看世界,到底值不值?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時間拉回到2015年4月10日上午。
在河南省實驗中學里,顧少強正在給學生上心理健康課,那節課的主題是“寫給未來的信”,上課時,她也在想象20年以后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
眼前這種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循規蹈矩的生活,看起來一帆風順,卻也容易讓人迷茫。
她愿意為學生奉獻,但暗藏在她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開始騷動:我的人生,應該有更飽滿的體驗,去看更多的風景。
在別人眼里,省重點中學教師,有較高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一年兩個假期,最重要的是,教師子女可以從本校幼兒園一路直升到高中,這是多少人羨慕的工作。
可顧少強清楚自己對生活還有更多的夢想和期許,她不想被這些優渥的條件牽絆住,她鼓足勇氣,決定辭職,嘗試開始新的生活。
她從來不是猶豫不決的人,果斷勇敢,不害怕失敗,想好就行動。
3天后,她在辭職信上提筆寫下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并鄭重向領導遞了上去。
自此,她人生的篇章重新啟動,后面發生的故事也讓她始料未及。她沒想到10字辭職信被朋友們轉發,很快又被網絡媒體推送。
更讓她沒想到的是,馮唐老師也在微博上轉發了她的辭職信,并評價:“經眼,超簡詩?!?/p>
在眾多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辭職事件徹底傳瘋了,短短幾天時間,顧少強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人物,她的電話被各類媒體人打爆了。
有人愿意免費資助她環游世界,也有人想給她百萬代言費,讓她代言網絡游戲,甚至,有一個島國的總理請她去看一看,商談如何促進當地的旅游事業。
她似乎在一夜之間,從灰姑娘變成了擁有阿拉丁神燈的公主,只要她愿意,輕輕擦拭神燈,所有的愿望都可以瞬間實現。
可她并沒有去動這盞神燈,而是一一謝絕了所有人的邀請。
她說:“如果是10年前,我25歲,也許我會因為能成為公眾人物而興奮不已。而如今我35歲,辭職并非草率為之,而是我深思熟慮后的決定,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p>
她在海嘯般的流量中,不表演出走,不販賣遠方,不追逐他人眼里的光,只傾聽內心的潮聲,從風暴中心走出,打了一場真正的人生突圍戰。
用10年光陰,重尋坐標
看到這樣一句話:“你說害怕別人將你困在籠子里,其實你已經在籠子里,是你自己困住了自己,突圍的唯一路徑是誠實地面對自己?!?/p>
很多人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當初為何出發,但顧少強不是,她勇敢地從世俗的挾持中跳脫出來,忠于自己的內心,在滾滾塵世里,重尋自己的人生坐標。
辭職后,她很快背起行囊,踏上征程。身上的積蓄不過萬把塊,她只能住一個床位65塊錢的青年旅舍。
但她買了最貴的票,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看越劇,越劇是她童年的記憶,她永遠記得家里那個墨綠色的唱片機,每天清晨播放的越劇《紅樓夢》。更重要的是,小百花越劇團還有她仰慕已久的越劇大師茅威濤老師。
她敬佩茅老師,為了夢想,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不為自己獲得名利,只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大概也是顧少強重新出發的真正原因,去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茅老師說:“顧少強是現代的祝英臺,勇敢地打破傳統,走出去。”
顧少強掙脫世俗的枷鎖,走出了自己人生的半徑,跋山涉水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個坐標。就像她走過成都的茶館、重慶的梯坎、杭州的西湖,最后,停在四川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鎮。
這個古鎮,有她理想中的一切,清新的空氣,淳樸的民風,還有陪她一起看世界的愛人于夫。她和于夫相遇于旅途,都掙脫了原有生活,于夫盤掉了美發店,她辭掉了工作,不顧一切,開始新的生活。
他們有相同的生活態度和想法:“不喜歡繁華都市,向往簡單生活,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小小客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時親力親為,閑時繼續行走?!?/p>
順理成章,“遠歸”客棧在街子古鎮誕生,這里,承載了他們兩個人的夢想和愛情。
于夫從沒送過她鮮花,卻用心為她打造了一個花園,在“遠歸”小院里,每個季節、各個角落,都有鮮花綻放。在這個雅致的小院子里,他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成為朋友。
正如詩中所寫:“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我有一方天地,可以結識更多有趣的靈魂。”
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當然還有煙火氣,她每日換床單被罩,整理打掃客棧,樂此不疲,用滿滿的熱情迎接著遠道而來的人。
看完世界,歸來依舊是我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命運總在猝不及防時轉彎。
2020年以后,生意變得不景氣了起來,客棧常常連續數月零訂單,她開始另尋出路,做線上心理咨詢服務。
同時,七旬母親身體每況愈下,實在不能適應四川濕熱的環境,女兒小魚兒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教育。
她又一次堅定地做出了選擇:帶母親和女兒回鄭州,于夫獨自留在古鎮經營客棧。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點,可顧少強并不這樣認為。
她在接受魯豫的采訪時說:“雖然每個人都知道用自己舒服的方式過完一生最重要,但關鍵在于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讓自己舒服的方式。”
面對每一次選擇,她都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讓自己舒服,從鄭州出發,畫了一個很大的圓,又回到起點,但過程中的精彩只有自己懂。
網友嘲諷她最終還是向現實妥協,她坦然回應:“女兒要上小學,母親年邁需要照顧,這個世界,從來不止詩和遠方,還有責任與牽絆?!?/p>
是啊,真正自由的人生,從來都不是肆意妄為,而是能隨時調整人生的方向,以最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現在的顧少強,是邁穗魔方家庭教育聯合創始人,也是每天凌晨四點半在直播間分享育兒經驗的主播。
她依然是那個相信“世界那么大”的追夢人,忙時認真賺錢,閑時陪母親看越劇,帶女兒旅行。
有人說,她從“情懷女神”變回了打工人,10年過去了,依舊沒車沒房,創業失敗,夫妻兩地分居,還不如當初不辭職。
但顧少強認為,她的財富是10年的生活體驗,10年前她除了教書什么都不會,到現在樣樣都會,在朋友和女兒眼里她無所不能。
她是能鋪床刷馬桶、會水電維修的“顧掌柜”,是脫口秀節目中大放異彩的“行走的段子手”,出過書,還能把熱愛的昆曲、越劇融入短視頻創作中。
她說:“看世界,不僅是地理意義的旅行,更是通過跨界體驗豐富人生視角,接觸不同的知識,想會什么馬上就去學習。”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別人看到的是10年后“原封不動”回來的自己,她聽到的卻是自己“拔節生長”的聲音。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用來演繹完美的,最重要的是要去經歷?!敝挥凶约河H自經歷了,或許才能明白,內心的豐盈和自由才是自己的世界,與他人無關。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比缃?,這封信靜靜地躺在河南省實驗中學的校史館里,成了永久的紀念。
顧少強曾打趣地說:“我們單位出過兩位名人,一位是赫赫有名的施一公。另一位,就是我?!?0年前的顧少強想不到,一封10字信,竟讓自己成為學校的紅人。她無意一朝被人知,但也正是在社會的鎂光燈下,她更明晰了自己。
就像有人問她,這10年后悔嗎?她給出了這樣的回答:“遺憾是有的,但從沒后悔過,因為你當下做的那個決定,一定是當下那個自己的最優選?!?/p>
摘編自《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