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浙江省唯一的純平原地級市,擁有210萬畝良田、140余萬畝濕地,而山林面積卻不到國土面積的 1% ,屬典型的江南平原水鄉。多年來,嘉興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平原綠化工程,在嘉禾大地上實現綠色跨越式發展。通過植綠、點綠、染綠的生動實踐,先后獲評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被授予全國國土綠化突出貢獻集體等稱號,并在省政府“十三五”森林浙江建設考核中獲評優秀,繪就了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
綠野筑夢:精繡平原綠化錦繡畫卷
嘉興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綠化造林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經過20年持續不斷的努力,全市森林資源快速增長,截至2024年,全市森林面積超過30萬畝,森林蓄積量年增長率居全省前列。
深耕中心城區園林景觀,塑水鄉綠脈新典范。嘉興以建設南湖綠心、水系綠化和楔形綠地為重點,以水為“媒”,以綠為“脈”,開展了一系列的綠化建設。20年來,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 28.52% 躍升至 43% ,綠地率從 24.05% 提高到 38.8%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更是從6.64平方米大幅提升至16.3平方米。以南湖風景名勝公園為代表的眾多具有水鄉風情的園林綠化項目相繼建成并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曾經\"綠繞水、水融城\"的水都綠城盛景再度呈現。
統籌城鄉一體生態網絡,筑全域宜居新格局。嘉興著眼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以優化綠地布局、提升綠化質量為關鍵,積極構建生態宜居的城鄉新風貌。在市區,大力推進沿河企業拆違還綠、拆圍透綠的\"兩拆\"工程以及生態綠蔭化改造;在郊區,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綠色小城鎮、綠化示范村建設活動,建設了一大批農村公共休閑綠地、農田林網和經濟林,讓村民能夠親近綠色、感受自然、放松身心,形成了以城市綠化為中心、通道和河道綠化為輻射、鎮村綠化為支點的城鄉綠化體系。
激活全域森林系列創建,樹綠色示范新標桿。嘉興緊跟統籌城鄉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步伐,以省級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建設為重點,推動綠化建設從側重園林化向森林化轉變。開展\"四邊綠化\"五項行動,各縣(市、區)滾動實施“十個公園”\"十條道路”\"十條河道\"等\"八個十\"綠化工程項目,精心打造滬杭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兩高\"森林通道。截至2024年,嘉興市本級及5個縣(市)全部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累計建成省級森林城鎮48個,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域全覆蓋;建成省級森林村莊144個、重要濕地10處、古樹名木公園6個。
綠韻城鄉:厚植平原綠化生態底色
自2016年起,嘉興全市上下積極響應省政府“森林浙江”建設的決策部署,目標明確、行動一致,以城鄉統籌、全域推進的姿態,實施了“新建一批景觀公園、創建一批綠色村莊、提升一批美麗廊道、打造一批生態河湖、培育一批森林產業\"的\"五個一\"工程項目,持續開展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和千萬畝森林質量提升行動,共新增林木面積7.01萬畝,提升面積3.69萬畝。
織密城鄉融合生態本底,共繪藍綠交織江南畫卷。全市累計完成河湖綠化8500千米,創建美麗河湖287條、國家濕地公園1個、省級濕地公園4個;累計創建精品示范走廊18條、精品生態綠道20條,建成美麗經濟交通走廊2246千米,全市生態綠道總里程數達1833千米,百里錢塘綠道、新塍綠道等7條綠道獲評全省最美綠道,“成林成景、魚翔淺底\"的美麗河湖風景線加快形成。
塑造城鄉融合生態空間,構建全民共享宜居家園。牢固樹立“生態為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整合生態資源優勢,推進城鄉綠化美化進程,累計建成精品特色公園20個、口袋公園100個、生態彩化林地10片。同時大力推進村莊綠化,深入實施“一村萬樹\"行動,截至2024年,全市創建省“一村萬樹\"示范村105個、推進村320個、國家森林鄉村22個,新植珍貴樹456.8萬株。
激活城鄉融合共富路徑,暢通要素雙向轉化通道。大力推進生態與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換通道。全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3.38萬畝,2024年銷售額達20.2億元。積極培育以花木電商帶動傳統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周邊農戶共富增收,實現了產業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有品位、有特色、效益高的平原森林鄉村。2024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總人數4850萬人次,實現營收53.9億元。
培育城鄉融合生態文化,推動和諧共生浸潤人心。嘉興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民眾參與度不斷提高。近5年來,已有154.65萬人次參與線上線下各類義務植樹盡責活動,植樹近200萬株。率先全省推行古樹名木保護三級“樹長制”,涌現了千年梓樹重放新花、耄耋老人捐獻古樹等案例。大力推動涉林展會經濟發展,打造了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嘉興城市主題日、揚州世園會嘉興園等一批具有強大生態特色文化傳播力的品牌與活動,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嘉賓紛至沓來。不斷深化生態文化內涵,秀洲區新塍鎮潘家浜村、桐鄉市大麻鎮海華村被遴選命名為全國生態文化村,40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文化基地。
綠定未來:譜寫平原綠化嶄新篇章
國土綠化美化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長期事業。值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要節點,嘉興更應鼓足干勁、奮勇前行,全力為高質量發展增添生態亮色。
堅守綠色發展使命,踐行初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要求“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這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秉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與卓越智慧。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堅定的信念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持續開展國土綠化美化,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努力探索出一條嘉興版的江南水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科學優化空間布局,精塑生態。進一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強化生態保護紅線剛性約束,促進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有機融合,構建全市域生態綠色網絡空間格局。特別是要立足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將持續擦亮生態底色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合理規劃綠化用地,從源頭上為國土綠化預留充足空間,真正做到“為生態建設拓展廣闊空間,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活力”。
創新機制激發動能,拓展綠境。持續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各級政府國土綠化責任制,把國土綠化行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年度重要工作來加以推進。深入持久地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不斷創新盡責方式,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宣傳發動,使“植綠、護綠、愛綠\"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一起為大地綠起來、美起來出力添彩,共同努力讓嘉興藍天常駐、綠水長流、魚躍清波、繁星璀璨。
二十載初心如磐,青綠滿城映初心。今天的嘉興,始終將綠色作為百姓\"推窗見綠、踏步入園\"的鮮活幸福。站在新起點,嘉興將永續傳承生態文明火種,以更堅定的綠色擔當、更科學的生態治理、更廣泛的全民行動,為美麗浙江、美麗中國貢獻更多嘉興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