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是浙江最大的林區市和全國南方重點林區市。20年來,麗水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重要囑托,更加注重“提質”“興業”“利民”,深化運用新時代“千萬工程\"經驗,通過改革先行、項目為王、生態筑基等創新性舉措,推動麗水從林業大市向林業強市跨越邁進,賦能擘畫出具有麗水鮮明特色的“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新圖景。2024年,麗水林業行業總產值671.2億元,農民來自林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02萬元。
堅持改革先行 實現資源\"活起來”
20年來,單家獨戶到底怎么辦?麗水從率先試行林權抵押貸款、國鄉合作,到推行林地經營權流轉、地役權改革等,再到探索林業標準地改革,有效推動單戶變聯營、小山變大山,形成與現代林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創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林地所有權不變、承包權長期穩定、經營權加快放活,鼓勵引導各地出臺林地流轉激勵機制,通過“一股份兩平臺\"推動形成“股份合作 + 國資收儲 + 市場交易\"的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實現資源變資產、林權變股權、農民變股東。目前,麗水多次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交流發言,承擔全國林業改革發展推進林區共同富裕市試點等國家級試點11個、省級試點14個,入選全國林改典型案例13個,流轉林地248萬畝,收儲林地11.22萬畝、成交量7.34萬畝、交易額1.83億元。
創新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加大與金融機構合作力度,出臺林權類抵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創新推廣林地經營權流轉證質押、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融資、集體林地地役權收益權質押、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等多項金融貸款產品,發布市級地方標準3項、金融團體標準2項,推動農戶林權類小額抵質押貸款向規模化發展,貸款余額30.2億元,列居浙江第一。開發公益林綜合性保險、油茶氣象指數等綠色保險產品5個,增強林業風險抵御能力。2025年2月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五統一\"模式被全國發文推廣,全市每年投保面積1308萬畝、保費1441萬元。
創新林業標準地改革標準。參照工業化思維,把握用地主體從找政府向找市場轉變、項目招引從單向選擇向雙向選擇轉變、林地經營從分散經營向規模集約經營轉變、林業效益從低產低效向高產高效轉變\"四個轉變\"原則,從基礎指標、招引指標、經濟指標和共富指標等方面指導各地設置林業標準地控制性指標,探索開展龍泉、慶元、遂昌、景寧毛竹,縉云林旅融合,青田油茶,蓮都、松陽林下經濟,云和林業苗圃等林業標準地指標體系建設,促進林業生產要素高效配置、順暢流動,讓集體林業鏈真正循環起來。目前,全市累計建設林業標準地1.2萬畝,招引主體19家。
堅持項目為王 實現產業“強起來”
20年來,為讓林產品做成大產業,麗水堅持興林富民、富民強市,從有產業到打造全產業鏈再形成現代化林業產業體系,實現變“種種砍砍\"為“走走看看”,成功從“木材經濟\"轉型到\"生態經濟”。
厚植發展動能。堅持以項目開路、為產業鋪路,聚焦國家公園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等領域,研究掌握各類資金投向和申報節點,差異謀劃、分類推進,形成百億級林業項目投資大格局,增強林業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動能。2020年以來,全市林業系統累計成功申報、招引項目39個,總投資214.4億元,爭取中央預算8.3億元、地方專項債券91.2億元、國儲林貸款9.6億元、產業招引27.9億元等各類資金共160.2億元。20年來,主動保障全市項目使用林地面積37.4萬畝,征收森林植被恢復費29.3億元。
建設共富平臺。圍繞創建全國革命老區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創新林業“共富園區 + 共富工坊”發展模式,推行“共富園區(企業) + 共富工坊(合作社) + 基地 + 農戶\"聯農助農利益聯結機制,將分散的千家萬戶林業生產者結成利益共同體,爭取省林業共同富裕試點縣3個和林業共同富裕綜合體6個,推動建設縉云生態產品價值轉化、遂昌和龍泉竹產業、松陽林下經濟等共富園區9個,建成遂昌箬葉、景寧畬藥、青田油茶等共富工坊118個。如縉云縣大洋林業共富園區,通過實施25億元的專項債項目,惠及當地農民12.6萬人,增加就業崗位5000多個,帶動35個村集體平均增收超100萬元、3.7萬戶農民戶均增收超3萬元。
打造全產業鏈。圍繞打造麗水特色的“ 5+5 ”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整合用地、用電、用能等\"政策包”“資金包”,夯實林間道、運輸軌道、優質種苗培育等基礎保障,建設遂昌、青田共享林事服務中心2個和龍泉、景寧等竹木材分解點88個及竹木初級加工小微園區14個,發布戶外竹地板、林下三葉青、山茶油等3類森林生態產品認證標準,推進筍竹產業強鏈、油茶產業補鏈、林下中藥材延鏈建設,形成現代化林業產業體系。2024年,全市建成林業產業基地177.3萬畝,培育省級及以上林業龍頭企業48家,首次打造市域筍竹百億級和慶元竹產業10億元以上“土特產\"全產業鏈各1條及林下中藥材億元以上全產業鏈4條。
堅持生態筑基 實現生態“美起來”
20年來,麗水堅持建成詩畫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全力爭取錢江源一百山祖國家公園設立,統籌推進森林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持續提升森林資源總量、質量和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聚力打造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實施新植1億株珍貴樹、百萬畝國土綠化、“兩重\"建設、美麗林相提升等工程,扎實推進森林防火和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20年來全市更新造林200多萬畝,建設美麗林相754萬畝,創建2個國家森林城市、9個省級森林城市、40個省級森林城鎮和“一村萬樹\"示范村255個、推進村1003個,推動森林覆蓋率從2004年的 77.6% 提升至 80.3% 、森林蓄積量從2004年的0.43億立方米提升至1.17億立方米,實現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變現生金。以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為契機,持續探索碳增匯、碳賬戶、碳項目、碳交易、碳金融等林業碳匯改革,上線全省唯一的林業碳匯交易平臺和“一起碳中和\"微信小程序,省、市兩會首次引入“一起碳中和\"模式,九縣(市、區)實現省級碳匯試點全覆蓋,推動森林植被碳儲量達6589萬噸、林業碳匯項目減排量57.8萬噸、林業碳匯交易金額306萬元。實行公益林天然林并軌管理,累計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金65.5億元,惠及29萬余戶、92萬多人,其中百山祖園區超1.1億元。
推進生態文化基因挖掘傳承。圍繞打造甌江山水詩之路,深挖自然遺產遺跡、古樹古道等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活動。現存古樹名木5.47萬余株、古道1703.5千米,建成全國生態文化村4家,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36家、名山公園3個、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鎮(村)11個。百山祖園區保存全球僅存的3株野生成熟植株一百山祖冷杉,野外就地回歸5100多株;發現新物種65種;入選2020年中國改革年度十佳案例、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浙江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典型案例。紀錄片《百山祖》傳播100多個國家,紀錄片《菌物王國》獲中國科普類最高獎金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