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608(2025)05-0038-07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理論發展和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嚴密的生成邏輯、豐富的理論內涵和鮮明的實踐向度。基于學術思維與學理視角,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維度,深入探析這一重要思想形成的邏輯理路;從話語建構維度,深度考察這一重要思想的話語創新;從新征程新實踐維度,深刻解析這一重要思想演進躍升的實踐進路,對于更好回答“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時代課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生成邏輯
“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新時代黨建實踐的創新版本。它既是時代大勢發展演進的現實必然,也是自身生長基因和思想精髓傳承創新的邏輯必然,更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踐沃土孕育滋養的實踐必然。它當之無愧是時代發展、理論創新、實踐孕育的必然結果,是所屬時代最耀眼的標識,也是所承接理論的嶄新樣態,更是所深植實踐的本真果實。
(一)現實場域: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的深度演進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新時代孕育的思想成果,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實踐的理論升華和思想結晶。正如毛澤東所言:“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2探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形成依據,必須運用新時代這一視角進行系統性整體性觀察,把握四大參照系,即世情坐標、國情坐標、黨情坐標、民情坐標,方能讀懂其孕育生成的宏大時代場景。
第一,世情坐標。新時代,對于世界形勢和潮流的發展演進,習近平匯聚、凝結黨和人民智慧,不斷作出精準判斷,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從宏觀視域看,習近平對世界局勢“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反復強調和重大判斷,表達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今世界形勢加速演進的整體把握和深入思考。具體而言,習近平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四大赤字,以及霸凌主義、脫鉤斷鏈、小院高墻等話語形式,形象地概括和揭示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世界難題及其對我國的影響。正是基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界之問的時代場域,習近平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充滿憂患意識地提出準備面對驚濤駭浪、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以自身的最大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等,鮮明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產生的世情場域和外部動力。
第二,國情坐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對我國國情作出深度研判和高度概括。從歷史方位看,習近平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和“不可逆轉\"清晰標注了黨和人民行進的最新歷史方位。從戰略自標看,他提出:“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3這鄭重昭示了新時代黨和人民要實現和完成的自標之宏大和任務之艱巨。從主要矛盾看,“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產生這些體系的時代的需要”4]。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這清晰表明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奮斗方向和實踐依據。一言以蔽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歷史方位,認清社會主要矛盾的場域和條件下孕育生成的。歷史方位廓清了其孕育生成的國情場域和建構原點,戰略目標和主要矛盾則分別呈現了其形成的價值牽引力和矛盾驅動力。
第三,黨情坐標。習近平指出,“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5]。這一重要論述不僅豐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國情觀,更鮮明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情觀。當然,在這一特殊場域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即“執政之問\"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回答好的“時代三問\"之一。面對“執政之問”,習近平曾振聾發聘地指出:“我們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沒有什么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妄自尊大、高枕無憂,因為困擾我們的問題主要在于自身、在于內部。解決問題的出路在于加強自身建設,在于勇于自我革命。加強自身建設、勇于自我革命,從一方面看,面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同時大也有大的難處”的情況;從另一方面看,必須回答好、解決好“六個如何始終”的緊迫現實問題。習近平關于大黨的自畫像和大黨獨有難題的剖析、概述,為其黨建思想的孕育生成廓清了黨情場域、錨定了黨情坐標。
第四,民情坐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7,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8],從“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到\"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再到“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9],習近平關心最多、謀劃最多的就是人民的美好生活。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及人民至上的家國情懷和價值追求,不斷回應“我們黨與群眾的距離是近了還是遠了”的初心叩問,始終重視黨執政后的最大優勢和最大危險。用辯證法的觀察和分析工具,一方面,精準把握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最新愿景和熱切期待;另一方面,清醒認識黨群干群關系疏遠的極大危險。簡言之,民情場域演化的兩大關鍵變量揭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孕育生成的原動力和掣肘力。
(二)理論奠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思想和我們黨百余年建設經驗為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
正如馬克思所言:“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0]思想理論的形成,不僅有其孕育生成的時代場域和現實依據,而且有著傳承開新的根脈魂脈和生命基因,使其能夠在既有理論和條件的基礎上開辟新的賽道和境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孕育生成,也離不開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思想和我們黨百余年建設經驗的理論支撐和思想滋養。
第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思想為理論基礎。“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2的論述,直接構成了習近平關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3論述的思想淵源。習近平關于“關鍵在黨\"的論述,則與馬克思關于“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4的經典論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同時,新時代我們黨之所以作出了“兩個維護”的重大決策,正是守正創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在危急關頭,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15經典論斷的思想精髓,以及列寧關于“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精辟論述的核心要旨。至于為何要全面從嚴治黨,列寧很早就憂心忡忡地指出:“這里需要有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組織,否則,我們不僅支持不了兩年多,甚至連兩個月也支持不了。”而為何要勇于自我革命,列寧曾說過:“一個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抱的態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鄭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對本階級和勞動群眾所負義務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18]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關于黨的建設的論述,無不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理論基礎和建構基石。
第二,以我們黨百余年的建設經驗為思想來源。“革命理論是不能臆造出來的,它是從世界各國的革命經驗和革命思想的總和中生長出來的”[19]。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既以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思想為理論基礎,又傳承賽續黨的百余年建設經驗,是從黨的百余年奮斗經驗和思想總結中產生的最新思想理論成果。從毛澤東給出的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到新時代的“第二個答案”,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大法寶\"到建黨百年的“十大歷史經驗”,從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到習近平提出的“三個務必”,從革命時期的“三大優良傳統和作風\"到新時代的“中央八項規定”,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等一系列重大論斷和重要思想的發展演變、躍遷升華,生動形象地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對黨的百余年建設經驗的創新性繼承和創造性發展,開辟了黨的百余年建設經驗轉化、升華的新境界。
(三)實踐滋養: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形成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有機統一,不僅有著深邃的歷史淵源、豐厚的理論基石,而且有著鮮活的實踐滋養。新時代,習近平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鮮明主題,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管黨治黨經驗,概括了一系列具有標識性和原創性的黨建話語形態。一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提出并闡釋了“兩個確立”。這是新時代黨的建設中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黨的政治建設成果,構成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核心話語和最高原則。二是在推進黨的各項建設過程中,將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擺在首位,形成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又一智慧結晶和創新性成就。三是在推進反腐敗的艱巨實踐中,逐步構建起了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四是在不斷探索跳出歷史周期率這一千秋政治難題的進程中,厘清了百年大黨面臨的獨有難題,找到了破題解題的嶄新答案,即勇于自我革命。五是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以及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上述重大實踐成果和嶄新智慧總結,既從實踐上有力推進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漸入嶄新境界,也從理論上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話語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包含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的標識性話語體系。其話語創新集中體現在“五最論”“黨的自我革命論”“全面從嚴治黨論”“黨的政治建設論”“大黨獨有難題論\"“兩個偉大革命論\"等一系列話語表達上。
(一)“五最論”
“五最論”既包括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又包含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還涵蓋黨的領導是中國的最大國情、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更包含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等原創性論斷。“五最論”是習近平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定位和價值功能的重要論述。其一,從歷史演進著,習近平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定位和價值功能的重要論述,經歷了從黨的十九大的“四個最\"到黨的二十大的“五個最\"的拓展、深化過程。其二,從內在機理看,“五最論\"用極其清晰和高度概括的話語,揭示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好的深刻真諦,闡明了中國最大的國情和鮮明的實際,指明了黨在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確了加強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一言以蔽之,“五個最”的重大論斷,深刻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什么的根本問題,是對黨的領導的根本定位,闡明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立論依據和立論基礎,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理論建構的初始起點和邏輯基點。
(二)“黨的自我革命論”
任何一種思想理論的提出,都有其自立于世、區別于其他思想理論的獨特之處,都有其產生的理論使命和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也不例外。從縱向維度看,無論是長征路、趕考路,還是新長征路、新趕考路,中國共產黨都始終面臨著回答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千秋難題。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找到了“第一個答案”,即民主。進入新時代,要回答好這一歷史性難題,中國共產黨別無他途,唯有自我革命。這是我們黨對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給出的“第二個答案”。“第二個答案\"是“第一個答案\"的拓展續篇和時代新篇,兩者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回答,共同構成了跳出歷史周期率主題的完整內涵。從橫向維度看,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話語創新和理論體系中,無論是就話語樣態、話語標識、話語精髓而言,還是就理論基點、動力源泉、理論旨歸而言,黨的自我革命,無疑是這一思想體系話語創新最具標識性的概念范疇。
(三)“全面從嚴治黨論”
在整個話語建構過程中,除了有標識性話語創新和具有畫龍點晴之奇效的理論之眼,還有貫穿和支撐整個話語體系和理論建構的筋骨和主干。這一重要思想的筋骨和主干,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復強調的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論\"是貫穿和支撐這一重要思想的主旋律和主基調,也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首先,在謀劃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過程中,習近平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考量,深刻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戰略舉措和必由之路,全面凸顯了全面從嚴治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其次,習近平還將全面從嚴治黨視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管黨治黨的系統工程來抓,建構起了架構完善、內涵科學、邏輯嚴密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從理論和實踐雙重維度,豐富和發展了新時代黨的全面從嚴治黨理論。
(四)“黨的政治建設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首次將黨的政治建設提到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首要位置。習近平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話語創新和理論貢獻體現在如下重要論斷上:一是關于黨的政治建設定位的重大創新,即“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20];二是關于政治靈魂的重要論斷,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21];三是關于政治方向的論斷,即“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要發揮政治指南針作用\"22];四是關于政治立場的重要論述,即“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23];五是關于政治領導的重要論斷,即“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24];六是關于政治紀律的重要論述,即“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25;七是關于政治生態的重要論斷,即“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26];八是關于政治能力的重要論斷,即“在領導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27]。以上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系統論述,鮮明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理論的重大創新,深刻彰顯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和升華。
(五)“大黨獨有難題論”
任何一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政黨使命、政黨目標、政黨追求。中國共產黨也有崇高的歷史使命、偉大的奮斗目標和美好的價值追求。一百多年來,黨的崇高歷史使命、偉大奮斗目標和美好價值追求,正是在不斷化解、經歷一次又一次危機和磨難中得以完成和實現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繼續帶領人民完成崇高歷史使命、實現偉大奮斗目標和美好價值追求,必須跨越一道道坎,突破重重艱難險阻。習近平強調,大黨不僅要有大的樣子,更要面對和解決難題。他不僅首次提出了“大黨獨有難題\"這一嶄新概念和重大命題,實現了新時代黨建理論的又一重大話語創新,而且用“六個如何始終”的排比追問,系統闡發了大黨獨有難題的深刻內涵。大黨獨有難題這一概念和命題的提出,不僅清晰呈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又一話語標識和概念創新,而且全面展現了我們黨對時代發展的深刻洞察和對自身發展規律的清醒認知與深度把握,當之無愧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話語體系和理論體系的核心論域、代表性創新成果。認識到大黨獨有難題并破解這些難題,是回答時代之問和執政之問的關鍵所在、奧秘所在。
(六)“兩個偉大革命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要素齊備、架構完善、內涵豐富、邏輯嚴密,不僅內蘊邏輯基點、理論之眼、鮮明主題、原理貢獻、核心論域,而且具有統攝性概念范疇、總論性話語,共同構成了其內在貫通、有機統一的“四梁八柱”。此外,習近平還從黨的建設與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內在關聯的高度思考、謀劃黨的建設,鄭重提出“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28],“以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為根本目的”29的“兩個偉大革命\"的創新概念。從內在機理看,黨的偉大自我革命的初心使命、戰略目標、價值追求,就是要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推動偉大社會革命,也是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得以展開的場域和路徑,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就是在偉大社會革命進程中得以實現的。如果沒有偉大的社會革命,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就失去了方向、動力和目標。同樣,如果沒有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就不可能很好地推動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一言以蔽之,習近平關于“兩個偉大革命\"的精辟論斷,從戰略全局高度,跳出黨的建設看黨的建設,深刻展現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全局觀、系統觀、辯證觀,也深度彰顯了其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話語建構中的總括性、總論性特質。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實踐路徑
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礎,行是知的目的和歸宿。從認識論維度探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生成邏輯、話語創新,目的不僅在于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在于把握其話語創新的內在架構和邏輯關聯,從而掌握其所呈現的實踐向度,探尋其向實踐轉化的路徑。
(一)總綱靈魂:抓住一個根本性問題
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向實踐的進一步轉化,必須做到心中有“綱”,即只有抓住貫穿運行于這一重要思想的總綱靈魂,把準學習宣傳、理論闡釋、學術研究和實踐轉化的目標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根據前文對這一重要思想的生成邏輯、話語創新的理論探析,筆者認為,這一重要思想的根本要義和核心旨歸集中體現在一個根本性問題上。對于這一根本性問題,習近平曾深刻指出:“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30]事實上,這一根本性問題與\"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時代課題,是同一語義的不同表達,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新時代我們黨必須回答好的執政課題和“三大時代課題”之一。抓住了這一根本性問題,就把準了這一重要思想的總綱和靈魂,就明確了這一重要思想的立論根據和根本要旨,就掌握了這一重要思想的中心線索和核心論域。
(二)制勝關鍵:用好“第二個答案”
勇于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話語創新。在這一重要思想的話語建構中,“第二個答案”的提出與實踐,屬于原創性的理論貢獻,在整個話語體系中,屬于點晴之筆、神來之筆,發揮著理論之眼的獨特作用。推動這一重要思想向實踐轉化,必須做到心中有“底”,即要深譜這一重大創新的理論深意和實踐旨歸。“第二個答案”是什么問題的答案?事實上,正是“一個根本性問題”的答案,是必須回答好、解決好“六個如何始終\"問題的答案。正是從這一意義上說,在這一重要思想的實踐路徑上,用好“第二個答案”與抓住一個根本性問題,在理論上是前后呼應、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邏輯展開。用好“第二個答案\"這一實踐密鑰,就彰顯了我們黨的最大優勢和鮮明品格,就找到了學習實踐這一重要思想的勇氣之源、底氣所在,就掌握了破解一個根本性問題的不二法門和制勝關鍵。
(三)內在驅動:牢記“三個務必”
理論創新猶如攀登人跡罕至的高山,實踐攻關又何嘗不是爬雪山、過草地、搶關奪隘?要回答好、解決好永遠長期執政、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性問題,本身就是永不停歇的長征路、趕考路。中國共產黨人毅然選擇了這一奮斗方向。這需要何等的精神境界,又需要何等的精神風骨!當然,面對世所罕見的難題、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黨深知打鐵必須自身硬,探索并給出了解題的新答案,用黨的自我革命來解決這一人類政治思想史上的千秋難題。事實上,無論從題目本身看,還是從解題答案看,要分析好、回答好、解決好這一重大命題,不僅需要實踐智慧,更需要超凡的意志和情懷來激發和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內在驅動力。為此,在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的基礎上,習近平創新性地提出了牢記“三個務必”的殷切期望。可以說,“三個務必”不僅是新時代黨和人民應有的意志品質和內生力量,而且是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向實踐轉化應有的精神境界、精神氣質和內在驅動。
(四)實踐基點:把握\"五個最\"的鮮明實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不僅要做到心中有“綱”心中有“底”,還要做到心中有“數”。這個“數”,就是我們黨的鮮明實際,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黨的建設的“五個最\"的創新話語概括。“五個最”不僅是這一重要思想的建構基點、立論依據,也是推動這一重要思想向實踐轉化的立足點和根本點。學習貫徹這一重要思想,就要牢牢立足于實際、著眼于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服務于實際。黨的領導是我國最大的國情,就是最大的實際。學習貫徹這一重要思想,不僅要立足最大的國情、最大的實際,更要認清最大的國情、最大的實際。說到底,就是要深培黨的領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更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以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的根本要義。把握了這些鮮明實際和基本國情,就有了學習貫徹的落腳點和著力點,就有了實踐的基本依據和根本取向。
(五)問題導向:解決大黨獨有難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最后還要做到心中有“憂”。這個“憂”,就是要樹立憂患意識、問題意識、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密切關注我們黨面臨的現實困難和迫切難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就是在破解制約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難題中創立、發展起來的。學習貫徹這一重要思想,應當堅持問題導向,把破解和回答時代課題作為動力源和助推器。在這一重要思想的話語建構中,習近平提出的大黨獨有難題的重大命題,構成了其話語體系的關鍵論題和話語標識,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面對和攻克的婁山關、臘子口。推動這一重要思想向實踐轉化,就是要著眼回答和破解備受世人矚目的六大獨有難題。唯有如此,方能使理論學習與實踐轉化實現雙向互動、良性循環和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2]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3]
[6][3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7、531、529.
[4]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88.
[5]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J].求是,2021(18):4-15.
[7]
[8]
[13][25]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9、38、192、523.
[9]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O二五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5-01-01(1).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12]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4.
[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6.
[16]
[17]
[18]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121、167.
[19]列寧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20][21][22][24][26][27]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0、52、182、183、185、108.
[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9.
[28]習近平.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把黨的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J].求是,2024(6):4-7.
[29]習近平.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J].求是,2024(24):4-7.
[責任編輯: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