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從夏徐徐而來。在云蒸霞蔚中,在天朗地爽中,顯現出她的風采。
總覺得在她的靜美里,有春江花月夜的身骨,有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明媚,有萬物向陽、好奇奔放的驚艷,還有少年維特的小鹿奔突,如同一路潺潺的桃花流水,一群南歸高飛的雀雁。
那是復蘇的夢幻,那夢幻里彌漫著萬紫千紅的艷美。而在那桂花香里,則聚合了春光的婆娑,那一抹芬芳里,是繁花沉靜的一笑百媚,矜持,優雅,而不失溫情真切。
這是經歷了一季溽暑的蒸煮。炙熱連同蟬鳴,都已蛻變。狂野怒放的萬種心事,與任性滋長的叢叢欲念,都收斂了翅膀,輕輕如楓葉搖曳,仿佛正在細致尋覓可以歸根之處。是的,飛得再高遠再傲人的世間生物,都有回落與低頭的那個季節。這個季節,瀝干的水分,白露為霜,周游凡塵,依然清澈如昨。小溪水清如鏡,一葉翩飛,勝似天堂仙境。梧桐聲中,更有果實開始呢喃,她若春絮一樣飄揚,帶著甜蜜的呻吟和纏綿。那是春的囈語,依然美好如醉,擁有冰裂之時的天籟詠嘆。
從夏走過的春,唯有被酷暑濾過,才會有秋的曠達和通透。
斷虹霽雨,凈秋空之。山染新綠似修眉。如此江山誰不愛!
當年不肯嫁春風,此刻卻想追秋風。春風已在夏風中長成,那一份沉靜中,更添多少風韻。月更亮,風愈輕,氣則爽,那一顰一笑中,如歌的行板,似華章翩躚。
不急不浮,是秋天的秉性。如在心中長久保持,每一天都是一個人大寫的春秋。
秋的短暫,甚于春。因為靜美,被擠兌,被忘卻,這是這個世界的陋習和俗見。
但不必傷秋,不用怨艾。當冬馭著雪侵入時,落葉被冰冷覆蓋,也在冰冷中履行著自己的使命,化自身為泥土,育苗護芽,在春天,再推舉出一批茁壯向上的竹來,走過冬,走過春,走過夏,迎來又一個金黃色的秋天!
(摘自2024年9月21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