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李寶庫身患絕癥,彌留之際仍在為學生授課。
夜深了,燭光中,全班的娃們圍在老師的病床前。
“老師歇著吧,明兒個講也行的。”一個男娃說。
他艱難地苦笑了一下,“明兒個有明兒個的課。”
他想,如果真能拖到明天當然好,那就再講一堂課。但直覺告訴他怕是不行了。
他用盡最后的力氣,接著講下去。
“這課講牛頓三定律。牛頓是從前的一個英國大科學家,他說了三句話,這三句話很神的,它把人間天上所有的東西的規律都包括進去了,上到太陽月亮,下到流水刮風,都跑不出這三句話劃定的圈圈。”
“下面講第一定律: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娃們在燭光中默默地看著他,沒有反應。
“就是說,你猛推一下谷場上那個石碾子,它就一直滾下去,滾到天邊也不停下來。寶柱你笑什么?是啊,它當然不會那樣,這是因為有摩擦力,摩擦力讓它停下來,這世界上,沒有摩擦力的環境可是沒有的……”
“牛頓第二定律比較難懂,我們最后講,下面先講牛頓第三定律: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時間不多了。
“下面我們講牛頓第二定律……”
他心急如焚,極力想在有限的時間里給娃們多講一些。
“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首先,加速度,這是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率,它與速度是不同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
他驚奇自己的頭腦如此清晰,思維如此敏捷,他知道,自己生命的蠟燭已燃到根上,棉芯倒下了,把最后的一小塊蠟全部引燃了,一團比以前的燭苗亮十倍的火焰熊熊燃燒起來。他產生了一個幻象:
一把水晶樣的斧子把自己的大腦無聲地劈開,他一生中積累的那些知識,雖不是很多但他很看重的,像一把發光的小珠子毫無保留地落在地上,發出一陣悅耳的叮當聲,娃們像見到過年的糖果一樣搶那些小珠子,搶得摞成一堆……這幻象讓他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你們聽懂了沒?”他焦急地問,他的眼睛已經看不到周圍的娃們,但還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我們懂了!老師快歇著吧!”
他感覺到那團最后的火焰在弱下去,“我知道你們不懂,但你們把它背下來,以后慢慢會懂的。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老師,我們真懂了,求求你快歇著吧!”
他用盡最后的力氣喊道:“背呀!”
娃們抽泣著背了起來:“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這幾百年前就在歐洲化為塵土的卓越頭腦產生的思想,以濃重西北方言的童音在二十世紀中國最偏僻的山村中回蕩,就在這聲音中,那燭苗滅了。
娃們圍著老師已沒有生命的軀體大哭起來。
②
此時,地球被另外兩個宇宙文明間的戰爭波及,只有通過了文明程度測試,才能幸免于難。那十幾個鄉村學生正好被抽中……
那束四維波束在三維太空中以接近無限的速度到達地球,穿過那所鄉村小學校舍的屋頂,以基本粒子的精度對這十八個孩子進行掃描。數據的洪流以人類難以想象的速率傳回太空,很快,在藍84210號艦主計算機那比宇宙更廣闊的內存中,孩子們的數字復制體形成了。
十八個孩子懸浮在一個無際的空間里,那空間呈一種無法形容的色彩,實際上那不是色彩,虛無是沒有色彩的,虛無是透明中的透明。孩子們都不由想拉住旁邊的伙伴,他們看上去很正常,但手從他們身體里毫無阻力地穿過去了。
有一個聲音,空靈而悠揚,在這數字宇宙中回蕩。
“開始3C級文明測試,3C文明測試試題1號:請敘述你所在星球生物進化的基本原理,是自然淘汰型還是基因突變型?”
孩子茫然地沉默著。
…………
“3C文明測試試題10號:請說明構成你們星球上海洋的液體的分子構成。”
孩子仍然茫然地沉默著。
“到此為止吧!”在一千光年之外,艦隊統帥對最高執政官說,“不能再耽誤時間了,否則我們肯定不能按時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
最高執政官的智能場發出了微弱的表示同意的振動。
“發射奇點炸彈!”
“準備脫離爆炸威力圈,時空躍遷準備,三十秒倒數!”
“等一下,奇點炸彈到達目標還需多長時間?”最高執政官說,艦隊統帥和參議員的注意力也被吸引過來。
“它正越過內側1號行星的軌道,大約還有十分鐘。”
“用五分鐘時間,再進行一些測試吧。”
“是,閣下。”
“3C文明測試試題13號: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的運行狀態如何?”
數字宇宙廣漠的藍色空間中突然響起了孩子們清脆的聲音:“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3C文明測試試題13號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14號……”
“3C文明測試試題14號:請敘述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間力的關系。”
孩子們說:“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測試試題14號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15號:對于一個物體,請說明它的質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
孩子們齊聲說:“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3C文明測試試題15號通過,文明測試通過!確定目標恒星500921473的3號行星上存在3C級文明。”
“奇點炸彈轉向!脫離目標!!”最高執政官的智能場急劇閃動著,用最大的能量把命令通過超空間傳送到藍84210號艦上。
“我們險些毀滅了一個碳基文明。”參議員長出一口氣說。
③
“天啊!這顆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級,是5B級!!”看著藍84210號艦從一千光年之外發回的檢測報告,參議員驚呼起來。
“他們基本特征是什么?”艦隊統帥問。
“您想知道哪些方面?”藍84210號上的值勤軍官問。
“比如,這個行星上生命體記憶遺傳的等級是多少?”
“他們沒有記憶遺傳,所有記憶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們的個體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這種器官在這個行星以氧氮為主的大氣中振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信息調制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信息。”
“這種方式信息傳輸的速率是多大?”
“大約每秒1至10比特。”
艦隊統帥大怒,“你是想告訴我們,一種沒有記憶遺傳,相互間用聲波進行信息交流,并且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能創造出5B級文明?!而且這種文明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高級文明培植的情況下自行進化的?!”
“但,閣下,確實如此。”
“但在這種狀態下,這個物種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間積累和傳遞知識,而這是文明進化所必需的!”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于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
“聽起來像神話。”
“不,”參議員說:“在銀河文明的太古時代,確實有過這個概念,但即使在那時也極其罕見,除了我們這些星系文明進化史的專業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他們叫教師。”
④
當娃們造好那座新墳時,東方已經放亮了。老師是放在從教室拆下來的一塊門板上下葬的,陪他入土的是兩盒粉筆和一套已翻破的小學課本。娃們在那個小小的墳頭上立了一塊石板,上面用粉筆寫著“李老師之墓”。
只要一場雨,石板上那稚拙的字跡就會消失;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座墳和長眠在里面的人就會被外面的世界忘得干干凈凈。
太陽從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暉投進仍沉睡著的山村;在仍處于陰影中的山谷草地上,露珠在閃著晶瑩的光,可聽到一兩聲怯生生的鳥鳴。
娃們沿著小路向村里走去,那一群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谷中淡藍色的晨霧中。
他們將活下去,以在這塊古老貧瘠的土地上,收獲雖然微薄但確實存在的希望。
(劉雯摘自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篇小說精選》,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