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全球潮流文化新的頂流,非LABUBU莫屬。
前有蕾哈娜等一眾明星持LABUBU打卡,LABUBU發(fā)售日美國門店搶購現(xiàn)場堪比iPhone首發(fā);后有初代LABUBU在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拍出108萬元天價。有網友調侃,這個長著9顆鋸齒狀牙齒和直立尖耳朵的“丑萌”小精靈就差火出銀河系了。
網友們在搶購LABUBU之余,也發(fā)現(xiàn),似乎擁有ABB式名字的玩偶或角色都更容易火。一時間,盤點ABB式名字成了潮人必參加的活動。
ABB式名字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
ABB式名字盤點
在LABUBU家族內部,擁有“ABB式名字”的還有LABUBU家族的大首領ZIMOMO,有著粉毛發(fā)和愛心鼻子的MOKOKO,以及LABUBU的戀人TYCOCO。
潮玩界擁有ABB式名字的娃娃也很多,如近期也很火的潮玩盲盒WAKUKU、多個系列接連售空的男性娃娃HACIPUPU、紅極一時的搪膠玩偶蒙奇奇等等。
陪伴一代人成長的動畫片中,也有很多ABB式名字,如在青青草原上生活的喜羊羊、懶羊羊,再如住在翻斗花園里的胡圖圖和牛爺爺。
大火的電視劇里,擁有ABB式名字的大火角色更是不少。《愛情公寓》里的唐悠悠、《你是我的榮耀》里的喬晶晶、《傳聞中的陳芊芊》里的陳芊芊、《慶余年》里的范若若、《永夜星河》里的凌妙妙等等。
品牌名領域,也有很多大眾耳熟能詳的ABB式名字,如手機上的APP拼多多、貨拉拉,超市里常見的快消品娃哈哈、爽歪歪等等。
為什么各個賽道的紅人都必有ABB式名字?
ABB式名字的爆火秘訣
名字不只是一個符號,它還可能悄悄影響我們對人的第一印象。
發(fā)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的一項實驗發(fā)現(xiàn),我們身上真的存在“名字—長相”配對效應。通過拿出一批真實的人臉照片和對應姓名,混入多個“迷惑項”,請被試者從中挑出與照片最適配的名字。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參與者能夠準確匹配真實姓名的概率為28.21%,高于隨機蒙一個答案而答對的20%的概率。其中,有85%的面孔,參與者對上名字的概率都高于隨機選擇。
也就是說,人們光聽名字就能腦補一張對應的臉。
而ABB式名字又恰好自帶“可愛濾鏡”。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的吳鵬等學者在《疊音人名的嬰兒圖式效應及其對人際信任的影響》一文中介紹,疊音是人類嬰兒期明顯的語言形式,ABB式名稱中的疊音正與兒童早期語言特點類似,符合兒童語言特點,這就容易引發(fā)人們的“嬰兒圖式效應”,即面對具有嬰兒圖式特征的成年人、動物甚至非生命體時,會覺得疊音人名的主人更像嬰兒,也會產生與對嬰兒類似的反應。在對外觀的判斷和認知方面,人們會認為擁有ABB式名字的個體更具有嬰兒特征,其外觀可能更可愛、更小、更軟、更輕等等。
這種ABB式名稱帶來的嬰兒圖式效應,所產生的積極效果不僅影響著人們對名字擁有者外觀的認知,還有深入到對性格的判斷。比如吳鵬等學者在同一篇文章中進一步介紹,嬰兒圖式往往與可愛、熱情等積極屬性強關聯(lián)。
對于品牌而言,ABB式名字能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如魏華等學者發(fā)現(xiàn)疊音品牌名稱可以增加人們的溫暖知覺,因此在享樂型產品選擇方面,消費者會更偏好具有疊音品牌名稱的產品。如娃哈哈、拼多多等。
而對于潮玩IP或角色而言,疊音姓名能引導人們對個體溫暖屬性的認知。人們往往會認為擁有疊音姓名的個體更熱情、更平易近人、更友好。
具體到LABUBU身上,一方面,這種ABB式疊音名字自帶溫暖屬性;另一方面,名字的溫暖性格屬性也正好與LABUBU的“丑”“兇”的外觀屬性形成鮮明反差。一口看似殺傷力十足的尖牙,只要你喊出它的名字,角色立刻變得“軟萌”起來,“看起來不好惹,其實是小可愛”的反差讓人欲罷不能,也更容易形成鮮明的記憶點和傳播力。
當然,作為潮玩IP,必須有情緒價值。據《中國潮玩與動漫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24)》數據統(tǒng)計,Z世代(1995—2010年出生)貢獻該產業(yè)超40%消費份額,其“悅己型消費”特征顯著。約72%的消費者購買潮玩為取悅自我,收藏與投資需求次之。這種消費動機的轉變,推動潮玩從功能性玩具向情感載體轉型。
而ABB式名字,更能直接給消費者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恰好契合了消費者需要的悅己感。2020年,吳鵬等學者在對比試驗中發(fā)現(xiàn),人們甚至僅僅通過默念疊音人名,就會對其產生更強烈的積極情緒。
LABUBU、TYCOCO、ZIMOMO,這些ABB式名字不僅“萌”在聽感,更“暖”在情緒共鳴上,輕松喚起消費者的愉悅感。
此外,傳播力強,也是ABB式名字的另一隱藏優(yōu)勢。
一方面,ABB式結構念起來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另一方面,LABUBU、ZIMOMO等ABB式名字往往是無實義的音節(jié)疊詞,沒有深奧的文化內涵,不需要翻譯,語音發(fā)音又簡單,任誰看到都能迅速拼讀、模仿。這不僅能夠規(guī)避文化沖突,還能減少跨文化傳播中的文化折扣,哪怕是不同語言背景的潮玩粉絲,也能輕松理解、快速上口、最終牢牢記住名字。
這么看起來,從名字開始,LABUBU家族就已經贏在起跑線。
(摘自《意林》202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