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不惑之年的英國人愛德華·勞埃德在倫敦開辦了勞埃德咖啡館??Х纫欢仁怯鴸|印度公司最賺錢的商品,這也帶來了倫敦咖啡館的繁榮,在1650年到1750年這100年間,倫敦有超過3000家咖啡館擠滿大街小巷,倫敦也成為世界的“咖啡之都”。
當時的倫敦已經有加羅韋咖啡館、喬納森咖啡館等知名咖啡館。那么勞埃德咖啡館是怎么做到從眾多咖啡館中脫穎而出的呢?
首先,勞埃德咖啡館有一流的服務。它采用一周7天、一天24小時的營業方法,售賣的飲料有咖啡、紅茶、啤酒和杜松子酒,另外還有各種食品。它比其他咖啡館都要整潔,為了方便談話,店里設置了互相隔開的桌椅。
其次,勞埃德咖啡館的顧客都不是普通人,而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船長和投資人。要吸引這些人可不容易,勞埃德會不時邀請遠航歸來的船長在此召開有關海外信息的小型演講會。此外,勞埃德還會在此舉辦商品拍賣會,這些都非常合東印度公司顧客的喜好。
這些舉措也許可以被別人模仿,但勞埃德咖啡館的核心競爭力無法被抄襲??Х瑞^以每周兩次的頻率發行有關貿易船只和海外貿易的專業報紙《勞埃德新聞》,后來成為《勞埃德船舶日報》,延續至今。報上的信息都是東印度公司和相關人士透露的。也就是說,客戶到這里來,不僅可以喝咖啡聊天,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商業信息。
當時的勞埃德咖啡館已經成為東印度公司向海外發展據點的不可或缺的場所。進行海外貿易少不了貿易商船的籌資購買和租賃,同時遠洋貿易又是一門高風險的生意,一個來回常常長達數年,海上又存在風暴、疾病、海盜等各種風險。投資東印度公司雖然可能獲得高收益,但同時也可能由于海上翻船而顆粒無收。
最后,為了減輕個人投資者對商船投資的貿易風險,經常光顧勞埃德咖啡館的79名商人每人出資100英鎊,于1774年在咖啡館原業務的基礎上成立了日后大名鼎鼎的勞合社,并開發了以船舶和貿易商品為對象的特別保險業務。
從此,勞埃德咖啡館的性質大變,它成為由擔保人聚集在一起的專門保險行會。過去支付現金就能獲得一杯咖啡的勞埃德咖啡館不復存在,它已是對一般顧客大門緊閉的會員制海運保險行業俱樂部,同時它還一躍成了保險行業的中心。
咖啡館關門了,勞合社的傳奇卻剛剛開始。在歷史上,勞合社設計了第一張盜竊保險單,為第一輛汽車和第一架飛機出具保單。今天它已成為英國最大的保險組織,一個類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保險市場。
1912年,發生了一起沉船事故,這艘船由勞合社承保,所有理賠金額在一個月內被支付,這艘船的名字大家都聽過,它叫泰坦尼克號。
(摘自浙江大學出版社《萬物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