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規劃、科技、經營、資金進鄉村,能人、青年、務工人員回鄉村的“四進三回”行動號召,不斷健全鄉村人才“引育留用”長效機制,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突出產業需求,在內聚外引上謀實招。圍繞全縣鄉村振興空間發展格局,聚焦各村社特色產業發展,全域開展“訪百村、問需求、促發展”實地調研,動態掌握各產業生態種植、基地管理、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環節的人才需求信息,繪制人才需求圖譜。建立人才數據庫。發揮鎮街主導和鄉土熟人社會紐帶作用,以致富帶頭人、外出創業者、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為重點,全覆蓋摸底縣內外各類涉農人才,統一匯總梳理、登記造冊,按技術、管理、銷售3種類型分類建立村級人才回引臺賬270余個,收集人才信息3萬余條。健全雙選供需鏈。統籌科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農業農村等部門,會同各鄉鎮開展人才特長與村域產業需求比選,聯審人選條件、履職能力等,“一對一”精準匹配選聘人才。截至目前,全縣共回引本土人才700余名,培育鄉村職業經理人、生態農人300余名,儲備村級后備力量近600人。
突出強村富民,在搭臺賦能上做實功。實施組團幫帶服務行動。從國家科技特派團、西南大學、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遴選專家組建產業專家技術指導組,建立1名專家幫帶5名鄉村人才、輻射若干農戶的“1+5+N”人才結對幫扶機制,直接培養鄉村人才200余名,推動化解產業發展難題1000余個,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90余個,惠及農村群眾10萬余人次。搭建政企校村融合平臺。建立政府規劃引領、企業實體運營、高校技術支持、村社要素保障的合作機制,為鄉村人才搭建干事創業舞臺。創新聯盟興農增收模式。探索鏈式利益聯結機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結成生產經營共同體,定期開展有機種植、肥藥雙控、技術標準等培訓交流,實現資源互通、渠道共享、市場共建,推動打造茶葉、油茶等直供基地9.6萬余畝,開發高端民宿、農家咖啡屋等新業態130余個,助力全縣30余萬農民戶均增收超2000元。
突出穩健發展,在評價激勵上出實策。完善績效激勵機制。建立“股權分紅+績效獎勵”收益共享激勵機制,允許人才技術入股、品牌溢價分成,將個人貢獻與產業收益、經營業績掛鉤,每年按20%左右的比例評先選優,給予不低于1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制訂考核評價辦法。出臺鄉村人才管理辦法,明確制訂產業發展計劃、創新業態、示范引領等5項工作職責,圍繞推動鄉村產業發展、農戶增收等目標,采取績效考評、農民滿意度調查等方式,開展履職評價考核。落實多維關懷措施。定期收集鄉村人才高頻和個性化需求事項,量身打造便捷醫療、訂單培訓等專屬服務20余項,將干得好、能帶動、有后勁的鄉村人才納入村級后備力量庫管理。
作者:中共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