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AlphaGo到GPT-4,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似乎在預示著新科技革命的到來。然而在這背后,真正推動技術進步的核心力量是人才。我國人工智能要實現從“并跑”到“領跑”的跨越,人才是關鍵變量,人才是基礎支撐。OpenAI和DeepSeek等行業新星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梳理和分析其人才發展戰略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用人策略:國際化和本土化并舉,任人唯賢
隊背景研究報告》顯示,OpenAI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頂尖研發團隊,其成員絕大多數擁有名校學歷,且具有全球知名企業工作經歷。與OpenAI相比,DeepSeek則更注重本土化人才的挖掘培養。DeepSeek由中國量化資管巨頭幻方量化創立,創始人梁文鋒在成立DeepSeek團隊時,沒有采用常規的招聘方式,而是組建了一支全由本土高校精英構成的研發隊伍。團隊成員主要是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在讀博士和碩士生,團隊成員沒有太多海外背景和資深從業經驗
二、選拔標準:突破學歷和資歷限制,注重解決問題的能力
OpenAI和DeepSeek積極打破傳統地域偏見。OpenAI堅持全球化布局的人才發展戰略,旨在為OpenAI實現全球市場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大規模招聘,OpenAI正在打造一支國際化的團隊,不僅吸引了美國本土的頂尖人才,還吸引了來自中國、歐洲、印度等的優秀專家。以OpenAI的員工教育背景為例,根據一份由智譜研究聯合AMiner發布的《ChatGPT團
DeepSeek和OpenAI在人才選拔標準方面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敢于打破傳統觀念中對學歷和工作經驗的認知,不僅注重人才隊伍的專業技能,更看重其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OpenAI在人才招募上展現出兩個

DeepSeek由中國量化資管巨頭幻方量化創立,創始人是梁文鋒。圖/中新社顯著特征:“兩不看”一不看學歷和不看資歷。這種獨特的招聘理念,使得OpenAI能夠吸引來自不同背景和領域的人才,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團隊。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在人才選拔上注重考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對問題的深刻理解、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等。根據AMiner和智譜發布的《ChatGPT團隊背景研究報告》顯示,OpenAI的ChatGPT研發團隊中,27人為本科學歷,25人為碩士研究生學歷,28人為博士研究生學歷,占比分別為 33% ! 30% ! 37% 。與OpenAI類似,DeepSeek在中國招聘人才,不考慮以往的資歷,重點關注人才自身的能力。DeepSeek的招聘偏好是在校生或者應屆生,并不要求應聘者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核心的要求是具備創新意識和較好的編程能力或學術研究成果。與此同時,競賽成績也是DeepSeek選拔人才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而且要求頗高,基本只考慮在競賽中獲得金獎及以上的人才,這些人才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團隊注入了強大的技術實力。
三、創新機制:跨學科跨領域融合,注重前瞻謀劃和布局
OpenAI和DeepSeek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和跨學科背景,以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的融合創新生態。在AI技術逐步成熟的今天,OpenAI不僅僅關注單一領域的技術突破,而是逐步擴展其研究的范圍,包括自動化、智能制造、醫療健康、教育等多個行業領域。近年來,OpenAI的招聘計劃將目光瞄準了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無論是人工智能研究者、數據科學家,還是軟件工程師,OpenAI都在大力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力量。DeepSeek十分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在專業選擇上不拘一格。DeepSeek研究團隊中不僅有計算機專業的人才,還有不少來自物理、數學等專業的成員。這些跨學科背景的人才,通過自學進入AI領域,他們帶來了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與計算機專業人才相互碰撞,持續創造了更多創新成果。在研究復雜的AI算法時,數學專業的人才能夠從數學原理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路,幫助團隊優化算法,提升效率。
四、文化氛圍:鼓勵探索、寬容失敗,激發自由創新潛能
DeepSeek和OpenAI在創新文化上有著高度的共通性。兩家公司都非常重視研究自由度,鼓勵團隊成員大膽探索、勇于創新。OpenAI致力于構建一種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OpenAI鼓勵員工在自己認為有潛力的領域進行實驗和創新。為員工創新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以便他們能夠追求創新項目,包括研究經費、硬件設備、數據集、計算資源等。不僅如此,OpenAI也對員工的創新成果給予獎勵和認可,通過獎金、晉升、專利申請、論文發表等方式來體現,使員工的創新工作得到肯定和回報,鼓勵他們在創新領域持續努力。DeepSeek公司始終堅守技術理想主義,倡導開放、創新、合作的企業文化,致力于營造一種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DeepSeek通過堅持原創精神,不滿足于短期利益,而是專注于長期科技創新與發展。創始人梁文鋒明確表示,DeepSeek的目標不僅是盈利,更是推動整個技術生態的發展。在我國國內很多AI公司熱衷于模仿OpenAI的時候,DeepSeek卻另辟蹊徑,鼓勵團隊成員大膽創新,這種文化氛圍吸引了那些具有創新精神和探索欲望的人才加入。由于團隊成員大多年輕,沒有太多模型訓練經驗的固有思維限制,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和開闊,敢于提出新穎的想法和觀點。
五、薪酬待遇:薪酬優厚福利豐富,攬才引智誠意滿滿
高薪策略在吸引頂尖人才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OpenAI和DeepSeek都通過提供高薪來吸引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人才。OpenAI在績效機制方面注重長期投資和研究的持續性,在激勵機制方面提供可觀的薪酬待遇。據紐約時報報道,早在2016年,OpenAI向全球頂尖機器學習領域專家伊利亞·蘇茨克弗(IlyaSutskever)支付了超過190萬美元薪酬。在普通員工層面,OpenAI官方的招聘信息顯示,普通ChatGPT軟件工程師薪資水平在20萬美元至37萬美元,主管級別薪資水平在30萬美元至50萬美元。同時,OpenAI非常注重從生活與工作平衡和員工福利等各個方面對員工進行激勵。OpenAI鼓勵員工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提供彈性工作制度,并關注員工的健康和福利需求。比如,為員工提供健康保險、牙科保險和視力保險以及20周帶薪育兒假等。DeepSeek為吸引頂尖人才,開出了令人矚目的薪資待遇和激勵措施。在2025年2月DeepSeek發布的招聘信息中,多個崗位年薪可達百萬元級別。以“深度學習研究員-AGI”崗位為例,月薪8萬~11萬元,按每年發放14個月工資報酬計算,年薪最高可達150多萬元。即便是實習生崗位,待遇也十分客觀,AGI大模型實習生工資為500元/天~990元/天,月薪輕松過萬,另外,部分非北京地區學生到京實習還可獲得租房補助。
義烏商戶用DeepSeek等AI工具做生意吸引國內外訂單。圖/中新社

六、組織架構:力推扁平管理,打造高效初創氛圍
在組織架構方面,DeepSeek和OpenAI都采用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以減少管理層
級,提高決策效率,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營造了平等尊重、開放包容的工作氛圍。OpenAI的管理架構可以分為三個主要層次:高層領導團隊、中層管理層和基層員工。在這樣的管理架構下,OpenAI強調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減少層級之間的溝通障礙,確保信息能夠快速傳遞和反饋。這種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每一位員工都能直接參與公司的決策過程中,增強了員工的責任感和歸屬感。與OpenAI相似,DeepSeek的組織架構采用扁平化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管理風格,淡化職級,強調團隊內部的協作和創新。DeepSeek的管理架構主要分為三個主要層次:梁文鋒、小組長和一線員工。這種簡化層級的結構減少了信息傳遞中的失誤和延遲,促進了團隊內部的溝通與合作,有助于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自主性。同時,DeepSeek采用自組織模式,團隊成員可以根據項目需求靈活調用資源,無需經過煩瑣的審批流程。這種“自下而上,動態重組”的模式使得團隊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升決策效率。
七、績效考核:完善的評估體系與公平寬松自由包容的機制
績效考核在人才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OpenAI和DeepSeek均采用了公平寬松、自由包容的績效考核機制,來實現培養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目標。OpenAI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績效評估體系,以確保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表現都能夠得到公正的評價。這套體系不僅關注員工的工作成果,更重視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定期的績效評估,OpenAI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問題,保持團隊的高效運作。例如,OpenAI設立了獨立的創新單元,如“BlueSkyLab”,為員工提供了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在這個單元中,團隊能夠擺脫短期商業化的束縛,專注于AGI等長遠技術的突破。即使項目最終失敗,公司也將其視為寶貴的知識財富,鼓勵員工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DeepSeek擁有獨特的管理理念,摒棄傳統的KPI考核和賽馬機制,不設定硬性目標,甚至不進行前置分工,為團隊成員營造了一個自由協作的環境,鼓勵每個人都能深人核心研究。團隊成員可自由支配計算資源,無需煩瑣審批,從而能夠依據個人興趣探索最棘手的問題,保持持續的學習和創新狀態。DeepSeek的文化驅動模式讓員工自覺追求卓越,這種管理邏輯與Google早期的‘ 20% 時間”制度不謀而合。在這里,創新是內在的驅動力,而非外部KPI的壓迫。
八、內部管理:強調團隊合作交流,推動技術開放共享
DeepSeek和OpenAI都倡導開放、合作的創新文化。他們積極與全球學術界、工業界開展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動
AI技術的發展。這種開放的合作態度不僅提升了兩家公司的技術影響力,也為全球AI技術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OpenAI非常重視組織開放,為員工提供豐富的外部培訓和學習機會。同時,公司致力于以開源的方式發布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與全球社區共享知識,鼓勵員工參與學術界和科研社區的交流和合作,促進知識在更大范圍內的流動和共享。DeepSeek強調技術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團隊成員通常會將自己的代碼、工具和經驗分享給整個團隊。DeepSeek在商業合作與技術分享方面,選擇了以技術成長為主、商業利益為輔的路線。這種策略不僅激活了市場的競爭氛圍,還促進了技術進步。通過與開發者社區的協作,DeepSeek不僅看到了當前的利益,還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技術普及率,還打破了現有的技術壁壘,讓更多的開發者和企業能夠參與技術發展中。
參考文獻
[1]魏鈺明,賈開,曾潤喜,等.DeepSeek突破效應下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與治理變革[J].電子政務,2025,(03):2-39.DOI:10.16582/j.cnki.dzzw.2025.03.001.
[2]趙妤婕,段虎才,趙逸飛.DeepSeek的技術突破及全球影響:機遇挑戰與應對建議[J].新經濟導刊,2025,(05):24-31.
(許世琳系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