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區也稱晉冀豫區,由晉東南、冀西、豫北三部分構成,長治位于晉冀魯豫邊區的中心,是太行區的核心地區,更是華中、山東根據地同延安聯系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太行區兩屆群英會都在長治召開。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長期駐扎長治,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縱橫馳騁、運籌帷幄,領導和指揮了一場場艱苦卓絕的戰斗。英雄的太行兒女出生入死,英勇無畏,表現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在血與火的洗禮和考驗中,太行軍民共同孕育了偉大的太行精神。

群英會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建設過程中誕生的英雄模范表彰大會,其主要方式是通過開會表彰各行業中出現的英雄人物與模范工作者,交流總結經驗,推動根據地發展,爭取戰爭勝利。太行革命根據地于1944年11月21日至12月7日,在黎城縣南委泉村召開了第一屆群英大會。鄧小平、滕代遠、張際春、李雪峰等黨政領導參加大會,與各路英雄一同講述了英勇殺敵、艱苦奮斗、發展生產的光輝事跡。經過討論和評選,選出了殺敵英雄31名,勞動英雄39名。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戰斗和生產熱情,對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起到了推動作用。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單方面撕毀和平協議,于1946年6月開始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爆發。1946年12月2日至21日,太行區行署在長治召開了太行區第二屆群英會,歷時20天。楊秀峰、李一清、王維綱、李雪峰、賴若愚、冷楚、楊殿魁等太行區黨政領導參加大會,與會各路英雄交流了兩年來翻身、殺敵、生產運動的英雄業績和先進經驗。經過討論和評選,選出太行區各類英雄110名。大會總結了太行區軍民奮勇作戰和生產勞動的經驗,展示了反攻和大生產運動取得的各項成績,向全區發出了戒驕戒躁、爭取更大勝利的號召。這次群英會是太行區最后一屆群英會,也是中國共產黨根據地史上規模較大的群英盛會。

1946年7月10日,太行行署、太行軍區發布《關于召開勞動英雄戰斗英雄大會的通告》,通告中稱:“茲定于今年秋收后召開太行區第二次勞動英雄、戰斗英雄大會,同時舉行生產戰績展覽會。望各生產戰線、各正規兵團、人民武裝單位,即刻進行準備工作?!闭匍_大會的通知發布后,各生產戰線的領導機關和群眾、各正規兵團及民兵立即著手會議的籌備工作。第二屆群英會于1946年8月開始籌備,組成了以太行行署主任李一清、軍區司令員秦基偉、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中共太行區黨委宣傳部部長冷楚、軍區政治部主任袁子欽、太行武委會主任楊殿魁、太行職工會主席蘇群七人組成的籌備委員會,由李一清擔任主任委員,秦基偉、陳錫聯擔任副主任委員。籌委會分設秘書處、組織部、宣傳部、戰績展覽部、生產展覽部等部門。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參會英雄的選舉、展覽館、會場布置以及文化娛樂、美術攝影、宣傳鼓勵、會刊發行、防控設備、大會警衛、組織參觀及大會食宿招待等工作。
參會英雄的選舉是大會的重要工作,太行行署向轄區內各專署、縣府、市府下達命令,提供專門經費,用于召開各縣市的群英會,以便從中推選參加全區群英大會的英雄。為此制定并發布了《太行行署、太行軍區聯合指示》(9月18日)、《如何準備材料,研究問題,迎接群英大會》(9月25日)、《太行區第二屆群英會各種英雄、能手、模范審查標準及辦法》《太行區戰斗、勞動、翻身英雄及模范工作者選舉與獎勵辦法》(12月18日)等一系列文件。根據這些文件可以看出,太行區第二屆群英會對各種英雄、能手、模范的審查還是選舉、評選、獎勵都制定了嚴格的程序和標準。

從審查標準方面,分為:1.勞動英雄與各種模范能手的標準(包括農業、工業、手工業、合作、作坊、商店);2.人民武裝,包括殺敵英雄、參戰模范、反奸英雄、練武自學模范;3.翻身英雄的標準(是指新解放區運動中所成長起來的當地積極分子、群眾領袖);4.模范工作者的標準(是指村級干部)。由以上標準可以看出,第二屆群英會覆蓋的行業及行政區域之廣泛。
在審查方法和步驟上:1.先由帶隊干部領到組織部集體辦公室,一經介紹及報到登記后,即分組進行審查;2.了解情況,從三方人中、英雄材料小傳介紹信,帶隊人介紹與英雄談話;3.審查人應將上述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登記在卡片上;4.方式是漫談,掌握誘導要點,從聯系群眾上,考察其階級覺悟與政治條件。從組織計劃與特長上,考察其能力和創造性與技術條件。從選舉方法手續上(村縣二級選舉也有區選三級及選票多寡)考察其生產條件。
在審查中的注意事項上:1.地區上分新、老、邊沿區,一個縣英雄各屬何種地區;2.分邊區新老英雄(是否1944年縣里英雄,是否出席過南委泉群英大會);3.邊沿區及戰爭地區(如三、四分區一些縣),有未經二級選舉而從積極分子或代表會議中選舉產生者,得同樣有效,為英雄或模范;4.各地選舉方式、辦法、多少人參加,選舉名列第幾。是否按名次出席(以上四條均注明在卡片備考欄內);5.考驗分配名額,最后從類型上看增減,從分區、市、部門看是否超過原分配名額。在一個分區內,不超過總額,可為有效,各縣多少不拘;6.審查后,應鼓勵參會人員安心開會,用心學習與在會議上積極談自己經驗,不要拘束,并告了解“英雄須知”及各種規則制度。從以上相關標準與步驟,可見對英雄、能手、模范的考察之嚴格。
在選舉、評選與獎勵辦法中,選舉標準分為民兵殺敵英雄、模范的標準(分邊地與腹地),又細分為邊地的標準、腹地的標準、老區的標準及新區的標準四項;翻身英雄、模范的標準;紡織英雄、模范的標準;合作英雄、模范的標準;工人勞動英雄標準與工廠模范干部標準;模范干部的標準等六種標準,另外說明“關于模范店員、模范經理、軍屬模范、擁軍模范、反奸英雄、技術能手、工具發明專家等,此次根據實際成績、創造,不再專門提標準”。在選舉階段,先在交流經驗與成績比較的基礎上進行預選,產生候選人,再正式選舉。兩次選舉都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并要求參加選舉的人在選舉過程中“皆須抱客觀公正的態度,以實際成績與經驗來衡量,服從真理,實事求是,本著選舉目的進行,克服山頭本位情緒”。
在選舉完成后進行評選,由評選委員會評定等次,評選時必須根據票數、所具備的條件與當地工作基礎、所代表的方向來評定。評選委員會在主席團領導之下進行工作,由大會主席團推出七人,各分區、各市及工會各推出帶領英雄的干部一人,組織部幫助工作的各大組推出一人,秘書長、組織部、宣傳部正副部長共同組成。
在參會英雄規模上,第二屆比第一屆群英會規模更大,實際參會英雄四百三十人。除民兵殺敵英雄、生產英雄以及各種模范能手外,第二屆還增加了翻身英雄與村級模范工作者。具體名稱及數量如下表:
在展覽館布置方面,除正規軍戰績展覽未舉行外,共有時事館、民兵戰績、翻身、生產四館,用繪畫、圖表、泥塑、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把殺敵、生產、翻身三大運動及目前時事的特點表現出來,展覽品大部分從群眾中來,為群眾的生產成品與經驗結晶。展覽館的籌備工作啟動最早,集中了各方面人才,進行了差不多兩個月的工作,并經過兩次預展,吸收各方面意見,加以改進后才正式開館。
第二屆群英會大會經過開幕—英雄全體大會—眾英雄討論李雪峰同志報告—群英小組座談—群英大組座談—賴若愚同志作總結發言—眾英雄討論賴部長報告—大會選出英雄一百一十人—大會發獎閉幕—英雄榮歸等環節,于1946年12月2日舉行開幕典禮,歷經二十天,于12月21日舉行發獎閉幕大會,眾英雄于22日上午離會榮歸?!短袇^第二屆群英大會會刊》對第二屆群英會進行了記錄與總結,該刊由群英會大會編輯委員會編,于1947年1月由太行群眾書店印刷發行。會刊對群英會每個環節做了簡要介紹,如在閉幕環節的記述中這樣寫道:“七千群眾趕來慶祝,大會發獎閉幕”“會場鑼鼓喧天,獎品堆積如山”“閉幕典禮于是日(21日)下午仍在長治市蓮花池大操場舉行,并同時舉行發獎,參加者除全體英雄外,長治市及近郊群眾七千余人亦趕來慶祝。開會前會場旗幟如林,鑼鼓喧天。主席臺前獎品羅列:各色錦旗鮮艷奪目,布匹、毛巾、洋襪、皮手套、肥皂、書籍與紀念冊等堆積如山。并有獎給農業勞動英雄的黃牛和黑驢,獎給民兵的嶄新的步槍、小炮和手榴彈,獎給合作英雄的壓花機,獎給紡織英雄的手拉梭織布機和銅鎖及犁、耬、鋤、鍬、銀質銅質獎章、行署獎狀等”。
群英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太行根據地表彰英雄模范的大型盛會,通過樹立典型、表彰模范、共享經驗,進行物質與精神雙重激勵,從而凝聚了民心,并將個體英雄事跡轉化為了集體行動力量,對贏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農業建設和勞模表彰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