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債收益率是金融市場資產定價的核心指標。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國債市場是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其國債收益率影響著資本流動、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和全球經濟金融運行。本文分析了2025年上半年美國、歐元區典型國家和日本的國債市場的基本特征,結合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等因素,說明了影響國債收益率變化的內在原因,并對下半年主要國債市場的走勢進行分析和展望。
2025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國和貨幣政策周期分化,地緣政治局勢和全球貿易摩擦持續緊張,世界經濟金融的不確定性空前上升。
美國國債市場的主要特征和走勢
基本特征
國債收益率曲線整體下行
從關鍵期限的美國國債收益率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幅度較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 4.33% ,與2024年末持平;與此相對應,3個月期限的國債收益率 4.41% ,比2024年末上升4個基點;2年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 3.72% 和 4.24% ,分別比2024年末下降53和34個基點;30年期限的國債維持 4.78% ,與2024年末持平。
中期和長期國債期限利差擴大
從期限利差看,30年國債與3個月國債收益率的利差41個基點,比2024年末小幅收縮4個基點,30年國債與2年國債收益率的利差為 1.06% ,比2024年末擴大53個基點,30年國債與10年國債收益率的利差為 0.54% ,比2024年末擴大34個基點。
中長期國債收益率波動加大
2025年上半年,3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達到 5.08% ,最低為 4.41% ,振幅67個基點;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達到 4.79% ,最低為 4.01% ,振幅78個基點;2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達到 4.4% ,最低為 3.6% ,振幅70個基點。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后,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直接從4月2日的 4.2% 下降至 4.01% 。從4月2日至6月30日,2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19個基點,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9個和24個基點。
國債收益率倒掛
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短期收益率高于中長期收益率的倒掛現象,引起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廣泛擔憂。截至3月31日,美國3個月國債收益率 4.32% ,2年期國債收益率 3.89% ,5年期國債收益率 3.96%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4.23% 。其中,3個月和2年期國債利差為負值,3個月和10年期國債利差也為負值。值得注意的是,4月和5月倒掛有所緩解,6月10日以來,3個月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倒掛。截至6月30日,3個月國債收益率 4.41%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4.24% ,二者之間的利差仍然為負值。
圖1 2025年以來美國國債收益率的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Wind。
主要原因
降息預期帶動中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行
2024年9月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2024年全年累計降息100個基點。盡管2025年上半年美聯儲在4次議息會議中,均宣布維持基準利率 4.25%~4.5% 不變。但是,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點狀圖顯示,下半年美聯儲可能再次降息兩次,各25個基點。目前金融市場也廣泛預期,美聯儲或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起繼續降息。
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增大對美國國債的需求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俄烏沖突升溫、中東戰爭多點爆發,印度與巴基斯坦軍事沖突,地緣政治風險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轉向黃金、國債等避險資產。由于美國國債收益率確定性相對較強,成為機構資金的重要配置資產。
受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長期國債收益率劇烈波動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后,繼續推動貿易保護主義,不確定因素空前增加。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提出征收全球基礎關稅 10% 和差異化附加稅,隨后又宣布對75個國家和地區實施關稅暫停。另一方面,截至2025年1月,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達到36.22萬億美元,美國債務可持續性問題備受市場關注。對于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和政府債務風險,投資者要求更高的收益補償,美國長期國債利率一路走高。5月下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過 4.5% ,30年期國債收益率甚至突破過 5% 。
經濟衰退預期造成國債收益率倒掛
理論上,經濟增長、通貨膨脹、貨幣政策和投資預期回報等基本面因素共同決定國債收益率水平,同時,國債收益率曲線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期。2025年一季度,修正后的數據顯示,美國GDP環比折年率下降 0.5% ,創下近三年來首次季度負增長;私人消費增速降至 0.5% ,為近五年最低。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惡化的擔心,壓低了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更多受到央行基準利率影響,由于上半年美聯儲暫停降息,短期國債利率仍然處于較高水平,導致長期收益率低于短期收益率,形成收益率曲線的倒掛現象。
下半年展望
國債收益率曲線將繼續呈陡峭化趨勢
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從貨幣政策周期看,美聯儲仍處于降息周期,2025年下半年預計降息兩次。短期國債收益率錨定央行基準利率,大概率隨之下行。
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上行。從供需角度看,長期國債面臨供給剛性,但需求可能下降。2025年3月27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發布《長期預算展望:2025一2055年》報告,預測公眾持有的聯邦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到2029年達到 10% ;2025財年聯邦赤字1.9萬億美元,占GDP的 6.2% ,到2035年,赤字將增長到2.7萬億美元,占GDP的 6.1% ,遠高于 3.8% 的過去50年赤字平均占比。高額赤字意味著美債巨大的再融資壓力,國債供給規模保持剛性。此外,美聯儲自2024年7月啟動縮表,到2025年6月,美聯儲持有國債規模4.2萬億美元,已經較2022年的最高點減少1.4萬億美元。下半年美聯儲繼續縮表,每月國債減持上限為50億美元。供需變化帶動長期國債收益率易上難下。
中長期國債收益率維持波動態勢
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多變,對美國經濟基本面造成多方面沖擊。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再平衡的過程中涉及多方博弈,伴隨更多的不確定性。空前的不確定性將加劇長期國債收益率波動。
國債收益率倒掛可能緩解。近期美國通貨膨脹預期降溫,推動長期國債收益率下行。通脹預期減弱可能扭轉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緩解國債收益率倒掛現象。6月,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 3% ,環比下降 0.1% ,環比為2020年5月以來首次轉負。核心CPI同比上漲 3.3% ,為2021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環比上漲 0.1% 。如果下半年通貨膨脹預期繼續下行,美國國債或收益率倒掛現象將得到緩解。
圖2 2025年以來德國國債收益率的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Wind。
歐洲國債市場的主要特征和走向
基本特征
德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程度和波動增大
2025年以來,德國短期國債收益率震蕩下行,長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國債收益率曲線明顯陡峭化。截至6月30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 1.84% ,2年期國債收益率 1.82% ,10年國債收益率 2.65% ,分別比2024年末下行35個基點、18個基點和上行22個基點。10年期和2年期國債的利差為0.81% ,比2024年末擴大40個基點。其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達到 2.96% ,為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3月,德國政府公布設立5000億歐元基礎設施建設專項基金等財政刺激計劃,1個月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 2.42% 漲到2.75% ,上漲33個基點。4月2日,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公布后,避險情緒和資金流入使得德國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當月1年期、2年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下行30個基點、28個基點和20個基點。
意大利國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
2025年以來,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行,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大利國債收益率曲線更加陡峭化。截至6月30日,3年期國債收益率 2.257%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3.504% ,30年期國債收益率 4.343% ,分別比2024年末下行13個基點、2個基點和上行14個基點。從期限利差看,10年期和3年期國債的利差為 1.25% ,比2024年末擴大12個基點。

資料來源:Wind。
圖3 2025年以來意大利國債收益率的變動情況
主要原因
歐洲央行領跑此輪降息周期
2025年以來,受歐元區通脹緩解與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歐洲中央銀行連續4次降息共100個基點,將三大關鍵利率分別降至 2% 、 2.15% 和 2.4% 。歐洲央行持續降息帶動歐元區各國短期國債收益率下行。
軍費開支大幅增加
歐盟計劃提高軍費支出。2025年3月初歐盟就“重新武裝歐洲”計劃達成一致,即調動8000億歐元打造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包括向成員共提供1500億歐元貸款用于國防,在國防開支方面給予各國更大財政靈活度。成員國在不觸發預算處罰情況下,利用本國預算在四年內額外增加6500億歐元國防開支。其中,德國將國防開支從占GDP的1% 提升至 3% ;意大利將投人超過730億歐元進行軍備擴張。軍費擴張通過增加財政赤字、擴大國債供給直接推高國債收益率。
擴張性財政政策
一些歐盟國家從“寬貨幣-緊財政”轉向了“寬貨幣-寬財政”。歐盟啟動了《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豁免程序,允許其成員國在不觸發過度赤字程序情況下大幅增加防務開支。3月21日,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方案,修訂《基本法》的“債務剎車”規定,允許政府大規模舉債,通過債務融資設立5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用于交通、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根據2025年預算草案,德國的投資額達到1157億歐元規模,國防開支約950億歐元,德國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增加了國債供給。2025年6月,德國財政署公布,第三季度將額外發行150億歐元債券,全年發債總額將達到4100億歐元,比2024年末的計劃多300億歐元。德國中長期國債利率隨之上升。
根據意大利統計局數據,2024年末意大利政府債務占GDP比重 135% ,財政壓力較大,同年軍費支出334億歐元,占GDP的 1.6% 。2025年,意大利國防開支呈現結構性擴張,國防與安全支出350億歐元,重點投向海陸裝備和新興技術領域。國防支出通過發債融資,增加財政風險溢價,進一步推高了國債收益率。
下半年展望
國債收益率曲線繼續呈陡峭化趨勢
2025年上半年,短期德國國債作為歐元區的核心避險資產,被大量資金涌入購買,收益率下降。最近隨著歐元區成員國擴張性財政政策逐步落地,作為歐元區核心國代表,德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或將隨之上行,德國國債的收益率曲線繼續陡峭化。對于債務壓力較大的非核心國,意大利公共債務占GDP比重較高,債務再融資壓力較大。貿易摩擦拖累意大利經濟增長,政府債務的可持續風險增加,資金將對長期國債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意大利長期國債利率或將繼續上行,國債收益率繼續保持陡峭化趨勢。
金融風險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
國債收益率曲線反映金融市場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期。隨著中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政府債務的融資成本增加,引發市場對債務違約的擔憂。歐洲銀行體系的風險敞口擴天,金融穩定風險上升,尤其是歐元區債務負擔較重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可能會因違約風險溢價而進一步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
日本國債市場的主要特征和走勢
基本特征
國債收益率整體抬升
日本經濟長期處于低增長、低通脹狀態,國債收益率多年維持低位。2024年春天,隨著日本經濟恢復,日本央行進人加息通道,日本國債收益率開始上行。截至2025年6月30日,日本1年期國債收益率 0.581% ,10年期國債收益率 1.462% ,30年期國債收益率 2.803% ,40年期國債收益率3.093% ,分別比2024年末上升15、35、55和54個基點。其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一度達到 1.58% ,30年國債收益率一度達到 2.99% ,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

資料來源:Wind。
圖4 2025年以來日本國債收益率的變動情況
國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
2025年以來,長期國債收益率上行幅度持續高于短期國債。截至6月30日,10年期與1年期國債的利差為0.88% ,比2024年末擴天19個基點;30年期與1年期國債的利差為 12.22% ,比2024年末擴大40個基點。
國債收益率波動擴大
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后,市場在恐慌情緒下紛紛調整資產配置,大量資金涌入日本國債市場,造成日本國債收益率劇烈波動。4月9日,日本1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37個基點,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上行16個基點和16.4個基點。
主要原因
貨幣政策進入加息周期
與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調整方向相反,自2024年下半年開始,日本央行進人加息周期。2024年日本央行兩次上調央行基準利率,2025年1月日本央行再次加息,推高了國債收益率中樞。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日本央行分階段減少債券購買量,購買債券規模從2024年7月的5.7萬億日元,以每季度減少4000億日元的速度直到2026年3月的2.9萬億日元。日本政府購買國債規模下降,減少了對日本國債的市場需求,推高國債收益率曲線。
經濟放緩、物價上行推升長期國債收益率
2024年以來,隨著消費需求擴張,投資需求回暖,日本經濟恢復較快。2024年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增長2.8% ,經濟實現連續三個季度正增長。但是,進人2025年之后,經濟增幅明顯放緩。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GDP再次出現負增長,環比下降 0.2%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居高不下,2025年5月,日本核心CPI上漲 3.7% ,連續44個月高于 2% 的央行目標。2025年上半年,日本較低的經濟增長率與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共同推高了長期國債收益率。
下半年展望
國債收益率波動增大
2025年4月,美國將日本汽車進口關稅提高至 27.5% ,嚴重打擊了日本經濟復蘇。同時,下半年日本央行是否繼續加息,以什么樣的節奏和力度加息,也將對日本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但目前日本央行仍對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整呈觀望和謹慎態度,日美貿易的不確定性疊加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造成下半年日本國債市場的較大波動。
國債收益率曲線繼續呈陡峭化
一是短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動力有限。受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全球避險情緒上漲,日本國債作為避險資產,短期需求大于供給。
二是供給推動長期國債收益率延續升勢。日本的政府債務水平較高。截至2024年末,日本政府債務總額達到8.38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占GDP的 216% 。債務到期的剛性再融資需求使得日本國債供給量較大。
三是風險溢價可能進一步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日本通過發行日元結算的國債,天量投資海外,以投資收益回流日本抵補利息支出,形成資金閉環。隨著國債收益率上升,日本政府利息支出增加,債務負擔加重。日元投資收益無法支持利息支出,將暴露主權債務風險,引發市場對政府債務違約的擔憂,風險溢價可能推動長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上行。
(王宇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原研究員,李達為中國經濟交流中心區域和產業經濟研究部經濟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健全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研究》(20AZD034)的階段性成果。責任編輯/周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