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9436(2025)16-0046-02
1專業設計公司
馬來西亞平面設計行業與廣告及數碼印刷領域聯系緊密,為各行業提供創意視覺解決方案。隨著企業和組織對品牌推廣、宣傳材料的需求增長,平面設計行業迅速發展。客戶通常通過廣告公司尋求合作,由設計師策劃既能吸引注意力又能引發目標受眾共鳴的廣告。數碼印刷技術的興起為設計師提供了新的可能,使高質量宣傳材料的制作更高效且經濟。從標志設計、廣告牌制作到宣傳冊與包裝開發,平面設計與廣告及印刷結合推動品牌建設,并影響消費者決策。隨著傳統與數字平臺對一致且有影響力的視覺表達的需求不斷增長,平面設計行業在馬來西亞創意經濟中保持核心地位。目前活躍的跨國廣告公司包括李奧貝納馬來西亞、VML馬來西亞、麥肯廣告馬來西亞、NagaDDBTribal、Mamp;C Saatchi馬來西亞等[1]。
除了跨國廣告公司之外,馬來西亞也涌現出本土廣告公司,其中首家具有顯著聲譽的是林國榮于1975年創立的WingsCreativeConsultants。當時,廣告行業主要由跨國公司與外籍人士主導,年僅29歲的林國榮創立本土廣告公司,旨在為本地創意人才創造機會,打破外資壟斷格局。盡管激烈競爭,他仍迅速帶領公司站穩腳跟,向業界證明了本地人才的卓越實力。WingsCreativeConsultants成立僅三年,即躋身馬來西亞十大領先廣告機構之列,彰顯了本土企業在高度競爭行業中的潛力與影響力[2]。這不僅成為馬來西亞廣告業里程碑式的事件,也為后來的本地從業者在行業立足奠定了基礎。
公司成立13年后,于1988年獲得國際關注,當時全球知名廣告公司BBDO主動尋求合作。這一合作顯著推動了業務擴展,1989年公司營業額達2600萬令吉;到1992年,銷售額進一步增長至近4000萬令吉,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重要地位。隨后,林國榮將重心轉向創辦創意大學,從廣告業邁向教育領域,致力于培養本地創意人才并推動更大規模的創新[2]。
另一家值得關注的本土設計公司是WilliamHarald-Wongamp;Associates,其在塑造馬來西亞的視覺與空間設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憑借30余年的經驗,其公司已成為設計行業的領導者之一,提供既創新又具有文化底蘊的設計解決方案。業務涵蓋導視系統、標志設計、環境圖形與場所營造,以及品牌標志、戰略和文化研究,服務領域廣泛,跨越多個行業。其設計實踐不僅提升了城市空間的審美性與功能性,還通過現代設計應用保護和現代化馬來西亞豐富的文化遺產。通過將創意與戰略思維相結合,公司持續引領馬來西亞設計行業發展,并為本地和區域設計實踐樹立了標準[3]。
在王利欣的領導下,公司形成了獨特的設計方法,深刻反映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遺產。受本地多樣的傳統、語言與藝術表達的啟發,設計作品融合了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及原住民文化等元素。王利欣在品牌、城市設計和文化研究方面的經驗,使團隊逐漸形成了一種將現代設計手法與馬來西亞及東南亞文化敘事結合的哲學。該路徑確保作品既具全球相關性,又與在地身份緊密相連,在擁抱創新與技術的同時延續文化脈絡[3]。
圖1金河廣場(SungeiWangPlaza)文化街(CultureStreet)Logo與主入口設計

公司主導的金河廣場品牌重塑項目便體現了這一理念(見圖1)。其不僅延續商場原有的懷舊情感,還融入吸引新一代消費者的元素。全新的品牌形象保留了熟悉的美元符號4 L ”,并巧妙結合象征繁榮的金色與代表探索和多元文化的雙問號圖形。整體視覺系統將復古與現代風格相結合,通過多語種傳播凸顯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特性。在空間改造方面,廣場翻新了主入口結構,并設立文化街,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購物體驗融合,賦予商場新的活力。自1977年開業以來,金河廣場一直是吉隆坡的重要商業地標。本次重塑不僅回應了市場競爭和消費者代際變化的挑戰,也在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之間找到了平衡,使其煥發出更具時代感與文化深度的新形象[3]。
此外,公司通過與城市設計、用戶體驗及國際品牌領域的專家合作,將項目拓展至東南亞以外的市場,包括沙特阿拉伯及其他全球城市。作為亞洲設計聯盟的活躍成員,公司積極參與跨文化設計交流與區域創新討論[3]。這些合作不僅確保公司在當代設計語境中保持前沿地位,也拓展了馬來西亞設計行業的邊界。
其作品集進一步展現了多功能性和對有意義設計的承諾。從改善快速發展城市的導視系統,到提高企業可見度的品牌標志,案例均體現了美學與功能的結合。此外,文化研究計劃也為記錄和重釋馬來西亞設計遺產作出了貢獻,使傳統圖案和歷史敘事在現代應用中獲得新的相關性。憑借對創新、敘事與文化保護的堅持,公司持續塑造馬來西亞的設計景觀,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架起橋梁,同時鞏固國家在全球創意產業中的地位。
2企業內部設計部門
在馬來西亞,企業無論規模大小,普遍設有專門的內部設計部門,其在塑造和維護品牌形象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內部設計部門負責開發各類視覺資產,如標志設計、包裝、營銷材料和數字內容,確保品牌形象統一且有力[4]。通過內部管理設計流程,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控制視覺傳播策略,實現官方網站、社交媒體、印刷品和廣告等各渠道的一致性。內部設計師通常與市場營銷、產品開發及公關部門緊密協作,使視覺信息與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并靈活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偏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內部設計團隊還能精準整合不同文化元素,增強品牌的本地認同感和競爭力。
3自由設計師
在馬來西亞平面設計行業中,自由設計師也構成了重要勞動力。他們以獨立形式運作,或通過項目制與客戶合作,提供網頁設計、插畫、品牌推廣、動態圖形設計、用戶界面與用戶體驗設計等服務。相比企業內部設計師,自由設計師能靈活服務不同行業客戶,從而豐富作品集并形成獨特創作風格。隨著數字工具和遠程工作機會的普及,自由設計師逐漸依賴線上平臺、社交媒體及專業交流活動獲取客戶、展示作品和拓展市場。盡管這種工作模式存在工作量波動和自我營銷等挑戰,但也為設計師提供了探索多樣化項目、掌控時間安排并塑造獨特設計身份的機會,從而促進馬來西亞設計行業多元化發展[5]。
Rtist是馬來西亞知名的線上創意平臺,由蔡豐榮與蔡麗儀兄妹于2018年創立。兩名創始人均具備設計專業背景,蔡豐榮是工業設計師,蔡麗儀則是平面設計師。他們所搭建的線上平臺旨在幫助企業快速找到符合設計、品牌建設及營銷需求的專業人才,為創意從業者提供更多就業和項目合作機會[6。企業可根據項目需求,通過本地人才目錄篩選設計師、插畫師、攝影師等專業人才,并在平臺上直接發布職位信息、瀏覽作品集,與創意人才進行線上溝通和個性化報價,從而形成高效便捷的合作生態。平臺不僅推動了馬來西亞創意產業的發展,還為創意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更多的合作機遇。
Rtist的發展經歷了從平臺初步搭建到多輪融資與功能優化的過程。2016年完成初步建設;2018年在圓夢工場創業大賽躋身前十,并進入雪蘭莪加速器計劃前五及MaGIC全球加速器計劃前30強;2019年獲得CradleCIP300計劃的30萬令吉資助;2020年通過股權眾籌平臺Mystartr的融資,成功集得100萬令吉,進一步優化產品與服務。到2021年,本地創意人才用戶數量增長至6000名,并獲得馬來西亞數碼廣告協會頒發的最佳平臺開發獎銅獎。平臺陸續推出報價系統和托管支付系統,提高了交易的安全度和透明度。除了線上服務,Rtist還積極建設線下社區,發起了創意招聘項目,并與32所大專院校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了學界與產業界的人才合作,提高了年輕創意人才的就業能力。2023年,平臺總部遷至吉隆坡GMBB文創社區商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本地創意生態中的樞紐地位。平臺還于2024年獲得馬來西亞數碼經濟機構“Malaysia Digital Status”的認證[6]。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能夠突破職業與地理區位的限制,更自由和靈活地工作,而像Rtist這樣的平臺,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項目機會。平臺不僅幫助設計專業的學生和新銳設計師獲取實戰經驗、豐富作品集,還提供與行業專業人士直接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其得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備商業價值與文化內涵的創作成果,在品牌設計、數字媒體、插畫及用戶體驗等領域展現獨特見解。借助日益發展的科技與設計工具,他們也成為探索互動媒體、人工智能設計、沉浸式體驗及視覺敘事等前沿領域的中堅力量。學生和新銳設計師的加入,不僅優化了本地設計行業的人才結構,也為行業持續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結語
馬來西亞平面設計行業充滿多樣性與活力,由專業設計公司、企業內部設計團隊、自由設計師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這一生態系統不僅推動商業與文化融合發展,也使設計成為連接傳統與創新、地方與全球的橋梁。依托數字技術、跨文化交流與創意教育,行業不斷增強品牌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成為國家創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創意產業中的獨特地位。
參考文獻:
[1]Advertising.my.Malaysia Advertising Agency List[EB/OL]. Advertising.my,[2024-04-14].https://www.advertising. com.my/malaysia-advertising-agency-list.
[2]Limkokwing.Profile[EB/OL].Limkokwing,[2024-O4-16]. https://www.limkokwing.com/page/profile.
[3]William Harald-Wongamp; Associates.Home[EB/OL]. WilliamHarald-Wongamp;Associates,[2024-04-19].https:// www.whwdesign.org/.
[4]Yap D.In House Designer vs Agency: Top 4 Differences for DesignWork[EB/OL].Zensite,[2024-04-20].https:// zensite.co/blog/in-house-vs-agency.
[5]Khoo M.Freelance Vs.In-House Graphic Design (In Malaysia):WhichCareerPathIsRightForYou?[EB/OL]. Hiredly,[2025-03-15].https:/my.hiredly.com/advice/ freelance-vs-inhouse-graphic-design-malaysia.
[6]Rtist.About Us[EB/OL].Rtist,[2024-06-22].https:/ www.rtist.co/abou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