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P399;G122;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16-0169-03
1數字技術對文旅融合的促進作用
數字技術為文旅產業帶來了全方位的變革。在旅游體驗方面,借助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技術,游客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場景的再現,或獲取更為豐富的景點信息。例如,在博物館,通過AR導覽,游客用手機掃描文物,就能看到文物背后的故事、相關歷史場景動畫展示等,極大地豐富游覽體驗。從文旅產業運營來看,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旅游景區精準掌握游客來源、年齡分布、興趣偏好等信息,以此合理規劃景區設施布局、優化旅游產品設計、制定精準營銷策略。智能票務系統、刷臉入園等數字化手段可以提高景區運營效率,提升游客通行的便利性。在文化傳播上,數字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數字化的文化資源,如線上展覽、數字圖書館等,讓全球各地的人們能隨時隨地欣賞不同地區的文化遺產和藝術作品,擴大了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1]。
2數字技術驅動下文旅融合的增效機制
2.1技術創新驅動機制
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是文旅融合增效的核心驅動力。當今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為文旅產業帶來了全方位的變革。
首先,大數據技術能夠收集和分析海量的文旅市場數據,包括游客的來源、偏好、消費習慣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挖掘,文旅企業可以精準地了解市場需求,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產品和營銷策略。例如,景區可以根據游客流量數據合理安排運營時間和人員配置,避免游客過度集中,從而提升游客體驗。其次,人工智能在文旅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智能客服系統能夠隨時解答游客的咨詢,提供個性化的旅游建議;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對文化遺產進行修復和保護,通過分析文物的歷史信息和現存狀態,模擬出最佳的修復方案。VR、AR技術能為游客創造沉浸式的文旅體驗。在旅游景區,游客可以通過佩戴VR設備,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場景;AR技術則可以將虛擬信息與現實場景結合,使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視覺和交互體驗。例如在博物館,利用AR技術掃描文物展品,就能彈出詳細的文字介紹、語音講解以及相關的歷史故事動畫,極大地豐富游客的參觀體驗。最后,區塊鏈技術能為文旅產業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交易環境。在文旅產品預訂、支付、版權保護等方面,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能確保交易的公正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區塊鏈技術可以記錄藝術品的真偽信息和流轉過程,保障交易雙方的權益。
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不僅能提升文旅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還能優化文旅產業的運營管理,推動文旅融合向更高層次發展。
2.2市場需求拉動機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對文旅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好滿足了這一市場需求。
消費者越來越追求獨特、沉浸式的文旅體驗,數字技術打造的虛擬現實旅游、數字文化展覽等產品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例如,一些年輕人喜歡通過線上虛擬旅游的方式提前了解目的地的風土人情,規劃旅行路線,這種新的旅游方式受到廣泛歡迎。社交媒體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獲取旅游信息和分享旅游體驗的方式。游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和照片、視頻等,能夠引發更多人對旅游的興趣和向往。文旅企業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和營銷,能夠快速觸達目標客戶群體,激發市場需求。同時,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的反饋能為文旅企業改進產品和服務提供重要依據,促使企業不斷創新和優化。此外,親子游、研學游等細分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數字技術在這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開發寓教于樂的數字文旅產品,如互動式的歷史文化課程、科普游戲等,能滿足家長和學生對教育與娛樂相結合的需求,推動文旅產業在這些細分市場不斷發展[2]。
市場需求的拉動促使文旅產業不斷借助數字技術進行創新和升級,以滿足游客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推動文旅融合朝著更加高效、優質的方向發展。
2.3產業協同發展機制
文旅融合涉及文化產業、旅游產業以及多個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數字技術為產業之間的協同提供了有力支撐,打破了傳統產業之間的邊界,促進了資源整合與共享。
在文旅產業內部,文化和旅游資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文化場館與旅游景區合作,通過數字技術將文化展覽、演藝活動等與旅游線路相結合。例如,博物館可以與周邊的旅游景區聯合推出“文化 + 旅游”特色線路,游客在參觀景區的同時,能夠走進博物館深入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這種協同發展能夠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資源的傳播和利用效率。文旅產業還可與科技、教育、金融等其他產業深度融合。與科技產業融合,可為文旅產業帶來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與教育產業合作,開展研學旅行等項目,將文化知識與旅游體驗結合,能滿足學生群體對素質教育和實踐體驗的需求;與金融產業協同,能為文旅項目的開發和運營提供資金支持,通過數字金融手段,如在線支付、旅游消費信貸等,促進文旅消費便利化。此外,數字技術搭建的信息平臺能為產業協同提供便利。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文旅產業各環節信息實時共享和流通。旅游企業可以及時了解文化資源的動態信息,文化機構也能掌握旅游市場的需求變化,從而更好地進行產業協同規劃與合作[3]。
產業協同發展機制通過數字技術的賦能,能整合各方資源,實現文旅產業與相關產業的優勢互補,形成產業發展合力,推動文旅融合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2.4政策支持保障機制
政策支持是數字技術賦能文旅融合增效的重要保障。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和推動數字技術在文旅領域應用和發展。
在產業政策方面,政府出臺鼓勵政策,支持文旅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對采用先進數字技術進行產品創新、服務升級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加大對文旅領域數字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景區、文化場館等場所的5G網絡覆蓋,建設數字化文旅服務平臺,完善智能導覽、在線預訂、信息查詢等功能。良好的數字基礎設施能為數字技術在文旅產業的應用提供堅實的基礎。在人才培養政策上,政府鼓勵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與數字文旅相關的專業和課程,培養既懂文化旅游又掌握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開展針對文旅從業人員的數字技術培訓,提升現有人員的數字素養和技能水平。此外,政策還注重規范數字文旅市場秩序。加強對數字文旅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監管,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數字文化資源的版權和數據安全[4]。
政策支持保障機制可從多個方面為數字技術賦能文旅融合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確保文旅融合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健康、有序、高效地發展。
3數字技術驅動下文旅融合的實踐路徑
3.1開發數字化文旅資源
(1)文化遺產數字化。利用三維重建、高清影像、虛擬現實等技術,對歷史建筑、文物古跡等進行數字化采集和存檔,生成高精度的數字模型。例如,敦煌研究院通過數字化手段,全方位記錄莫高窟的精美壁畫和彩塑,不僅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重要數據,也能讓游客通過線上平臺身臨其境地感受莫高窟的魅力。另外,還可以開發數字化互動體驗項目,游客可借助手機應用或現場互動設備,深入了解文化遺產背后的故事和歷史文化價值。
(2)旅游資源數字化整合。打造統一的文旅資源數據庫,整合區域內的自然景觀、人文景點、民俗風情等各類旅游信息,實現旅游資源的數字化管理和可視化展示。游客可以通過在線平臺直觀了解各景點的特色、開放時間、門票價格等信息,規劃個性化的旅游行程。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開發智能旅游地圖,不僅標注景點位置,還能提供周邊配套設施如酒店、餐廳、停車場等信息,方便游客出行。
3.2創新文旅體驗形式
(1)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體驗。在景區內設置VR體驗點,讓游客戴上VR設備,穿越時空回到歷史場景,與虛擬人物互動,深度體驗當地的歷史文化。例如,在西安兵馬俑景區,游客可以通過VR技術看到兵馬俑軍團栩栩如生的原貌以及古代工匠制作兵馬俑的過程。利用AR技術,游客通過手機攝像頭掃描景區內的特定標識或景點,就能獲取豐富的虛擬信息,如歷史人物的虛擬形象講解、景點演變的動態展示等,為現實游覽增添趣味性和知識性。
(2)沉浸式文旅演藝。借助數字多媒體技術,如投影、燈光特效、音效等,打造沉浸式的文旅演藝項目。例如,《長恨歌》實景演出以驪山為背景,通過燈光、特效等數字手段,生動再現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給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另外,開發一些行進式、交互式演藝,游客不再是傳統的觀眾,而是可以在演藝過程中自由選擇劇情發展方向,深度參與其中,增強體驗感和沉浸感[5]。
3.3加強智慧文旅服務建設
(1)智能導覽服務。開發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智能導覽系統,根據游客的興趣偏好、游覽時間等因素,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導覽路線和講解服務。智能導覽可以通過語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形式呈現,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利用室內定位技術,在大型博物館、主題公園等場所實現精準定位導航,幫助游客快速找到目標景點,解決游客在復雜環境中的迷路問題。
(2)旅游服務數字化平臺。搭建集預訂、支付、評價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服務平臺,游客可以在平臺上輕松預訂門票、酒店、交通等服務,實現一站式便捷出行。同時,平臺可根據游客的歷史消費和瀏覽記錄,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服務。另外,建立旅游投訴和應急響應數字化機制,游客遇到問題時可通過平臺實時反饋,相關部門能夠及時受理并快速響應,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安全感。
3.4開展數字化營銷推廣
(1)社交媒體與短視頻營銷。文旅部門和企業積極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精美的圖片、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展示當地的文旅特色和魅力,吸引用戶關注和分享。例如,各地文旅局局長紛紛在短視頻平臺出鏡,以獨特的方式宣傳本地旅游資源,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另外,還可以與社交媒體上的旅游達人、網紅合作,邀請他們體驗當地的文旅產品,并通過他們的賬號進行宣傳推廣,借助他們的粉絲基礎和影響力提升文旅品牌的知名度,擴大傳播范圍。
(2)大數據精準營銷。通過收集和分析游客的來源地、年齡、性別、消費習慣等多維度數據,深入了解目標客戶群體的特征和需求,制定精準的營銷策略。例如,針對年輕游客群體,推出具有時尚感和創新性的文旅產品與活動,并通過合適的渠道推廣。利用大數據細分市場,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推出個性化的旅游產品和宣傳內容,提升營銷效果和轉化率。
4結語
本文研究表明,數字技術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為文旅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與變革機遇,形成了多維度的增效機制,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另外,通過積極探索實踐路徑,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能夠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廖菲菲,陳功.數智技術賦能數字文旅融合的實踐路徑[J」.傳播與版權,2025(14):72-75.
[2]江娟麗,梁玉,張陳.數字賦能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邏輯機理[J].改革,2025(7):141-151.
[3」張誠.新媒體時代農文旅融合創新報道的模式與路徑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5,16(14):105-108.
[4]曹原.文旅融合視角下非遺音樂的數字化轉型與發展路徑探析[J].當代音樂,2025(7):187-189.
[5」胡優玄.數字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機理和實現路徑[J」:創新,2025,19(4):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