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內向的大衛·尼西爾非常害怕在人群中說話。他說:“讓我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話,這相當于把鯊魚、牙醫、蜘蛛和惡毒的繼母等所有事物疊加在一起,恐怖至極。”可偏偏這個男生在十幾歲時迷上了表演脫口秀——他很想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這個想法剛冒出來,大衛就打了退堂鼓。他深知,這需要膽量,需要幽默感,需要掌握各種演講技巧。
父親看穿了大衛的心思,對他說:“慢慢來,孩子,我們一項一項去攻克。你可以先演講給我聽,以此練膽。至于培養幽默感、掌握演講技巧,你可以購買幾本專業書籍去閱讀。”大衛覺得父親的建議可行,就一一照做了。
一段時間過去了,大衛的“每日脫口秀”卻沒什么進展。他的膽子雖然不似從前那么小了,但是依然不敢在人多的地方發表言論。他買了10多本關于幽默感、演講技巧的書籍,每天都在閱讀,可學到的東西并不多。有一天,大衛一臉沮喪地對父親說:“我是不是不適合做脫口秀演員?書上教了我那么多技巧,可我總學不到要領。”
父親摸摸大衛的頭,說:“孩子,我給你看一組數據吧。”隨后,他翻出一張舊報紙,折出其中一個邊角。大衛看到,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一個人想要以脫口秀表演為生,至少需要練習7年。他們平均每天花4個小時,每年用在磨煉技術上的時間大約是1 460小時,7年的時間總和超過10 000小時。折算下來,一名脫口秀演員需要為每分鐘的臺上表演投入22小時的準備。
那天晚上,大衛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腦子里一直想著“1分鐘”“22小時”等字眼。第二天,父親看到大衛很早就端坐在書桌旁,一邊看書,一邊不停地做筆記。上午9點多,大衛穿戴一新,拿著一沓演講稿出門了。“今天我想到公園里試一試,給那里的孩子做一個演講。”臨出門時,大衛對父親這樣說,“不是那些書沒用,也不是我的天分不夠,而是我還沒下足功夫。所以我決定,我要死磕到底!”父親聽了,欣慰地笑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衛的膽子越練越大,人也變得越來越幽默。成年后,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深受觀眾喜愛。他還將自己多年的經驗整理出來,出版成書,名叫《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書中分享了7個在演講中保持有趣的原則和80個演講小技巧。
大衛說:“我的父親和我的經驗告訴我,演講的捷徑只有一個,那就是反復練習。那些想成為脫口秀演員卻處于彷徨中的人,不妨問問自己:我死磕過嗎?我為每分鐘表演做夠22小時的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