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短視頻作為政務新媒體重要的信息傳播載體,因其生動直觀、時效性強等特點,在提升政務信息傳播效率、增強政務信息透明度與豐富傳播形式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本文分析了短視頻在政務傳播中的應用價值、具體表現形式,以及在內容制作、傳播效果和技術發展等方面面臨的挑戰。結合應用實例可知,在利用短視頻進行政務傳播時,需重視內容質量,精準受眾定位,優化傳播策略,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技術保障,在持續提升傳播效果的同時,讓短視頻在傳遞政府聲音、更好服務受眾、凝聚社會共識、搭建對話渠道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
【關鍵詞】短視頻;政務新媒體;傳播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政務新媒體逐漸成為政府與公眾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在這個過程中,短視頻以其呈現內容短平快、接收終端移動化、傳播過程互動強等特點迅速成為政務信息的重要傳播方式之一。短視頻不僅能夠迅速傳遞政務信息,還能通過生動的視覺表達拉近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增強信息傳播的效果和政府的公信力。當然,短視頻在政務傳播中的應用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包括內容制作的復雜性、傳播效果的多樣性以及技術發展的不斷演進等。本文圍繞這些問題,探討短視頻在政務新媒體中的應用價值、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以期為更有效地利用短視頻進行政務信息傳播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短視頻在政務傳播中的應用價值
(一)提升政務信息的傳播效率
短視頻在政務傳播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信息傳輸的速度和效率。與傳統的文字和圖文形式相比,短視頻以其簡潔、直觀、生動等特點,使政務信息更容易被傳播和接收。當下,越來越多的受眾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和上班族,更傾向于通過短視頻平臺獲取信息。短視頻形式新穎,內容緊湊,可以快速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增強傳播內容的吸引力和關注度。[1]將重要的政務信息濃縮成易于理解的短視頻內容,有助于實現政務信息的有效傳播,讓公眾及時了解最新的時事政策。
(二)提升政務信息透明度
短視頻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政務信息的透明度。比如,一些政府部門通過短視頻直觀地展示工作過程,向公眾展示政府運作的各個方面,從而提高信息透明度。[2]這使公眾傳統印象中抽象而復雜的政府工作變得形象易懂。政務信息的可視化和可感知性在短視頻中得到了體現,使政府決策過程更加透明。公眾可以通過短視頻直觀地看到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過程,更清楚地了解決策背后的各種考量因素,從而增強對政府工作的信任度,也提高了參與感。這種更加透明的傳播方式進一步縮小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距離。通過短視頻,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信息互動變得更加頻繁和有效。可以說,政務短視頻有效搭建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推動政府與群眾溝通交流的良性循環。
(三)豐富政務傳播內容和形式
短視頻的引入極大地豐富了政務溝通的內容和形式,為政務信息傳播開辟了新的渠道,通過政策解讀、民生服務和應急管理等多樣化的短視頻內容,將枯燥的文本信息轉化為生動直觀的視覺內容。復雜的政策規定可以通過短視頻分解為簡潔易懂的關鍵要點,民生服務信息也能夠以與公共生活密切相關的方式呈現。短視頻可以通過快速直觀的傳播方式,讓公眾快速了解突發情況的最新動態以及相關部門在應急管理中及時采取的相應措施。
短視頻也為政務信息的創新表達提供了媒介,政務新媒體可以利用故事化、場景化的手法將政務信息融入可視化的具體情境中,使信息傳播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互動性。通過這種形式,政務溝通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更易引發受眾共鳴。
動態展示也是短視頻的一大優勢。通過持續的短視頻內容更新,可以及時呈現政府工作進展、政策實施效果等,確保信息傳遞的連續性。
(四)塑造政府形象與提高公信力
短視頻在塑造政府形象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短視頻更好地展示其平易近人的形象和真誠熱情的服務態度。通過展示政府官員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場景,短視頻可以有效拉近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增強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感和信任感。短視頻也是危機管理的重要工具,在處理突發事件或化解危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及時發布短視頻向公眾傳遞權威信息,遏制謠言的傳播,消除謠言的負面影響,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短視頻以其直觀生動的呈現形式,使政務信息傳播更具說服力。及時有效的回應,也增強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這種即時透明的溝通方式不僅有助于化解信任危機,而且展現了真誠服務態度和應急處理能力,進而有效提高了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日常工作中,政府部門通過持續發布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短視頻內容,可以更好地服務受眾,提升政務服務形象和口碑,促進政務傳播的積極發展。
二、政務短視頻的表現形式
(一)政務新聞短視頻
作為政務新媒體的重要形式,政務新聞短視頻通過及時報道政府動態和新聞,使公眾能夠快速了解最新的政務信息。[3]
中國政府網通過其官方賬號發布大量關于重要會議召開、重大政策發布等方面的短視頻,使信息能夠迅速傳遞給公眾。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中國政府網及時發布了政府工作報告的短視頻摘要,使公眾能夠快速獲取關鍵信息。
同樣,新華社利用其豐富的媒體資源和專業的新聞采編團隊,也發布了大量關于國家政策、國際事務和重要會議的短視頻報道。這些內容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擴大了新聞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受眾。在地方層面,安徽省人民政府網站積極采用短視頻形式報道政務要聞動態,比如發布了《安徽經濟年報》系列短視頻等。通過專家訪談和動態演示,政務信息被及時、直觀和高效地傳遞給公眾,也間接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參與感。
(二)政策解讀短視頻
政策解讀短視頻在政務新媒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將復雜的政策條文視覺化,使得公眾更容易理解政策內容。以新華社為例,在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發布后,新華社新媒體平臺制作了多期短視頻,對政策內容進行詳細解讀,并通過具體案例展示政策對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影響。這些短視頻采用動畫、圖表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將政策條文轉化為生動直觀的視覺內容,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政策內涵與實施效果。
安徽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也注重通過短視頻形式做好地方政策解讀工作,更好服務百姓。比如在安徽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在線訪談”欄目,邀請相關廳局負責人做客直播間,解讀相關文件政策,并將直播精華內容做成短視頻,讓網民能快速讀懂文件政策重點內容,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也提升了政策透明度與政府公信力。
(三)政務宣傳短視頻
政務宣傳短視頻在展示政府重點工作和成果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通過生動的敘事技巧、直觀的呈現方式,吸引公眾對政府重點工作的關注。中國政府網“脫貧攻堅”系列短視頻通過記錄一線扶貧干部的工作場景和貧困家庭的生活變化,展示了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方面的努力和成就。[4]這些短視頻通過真實故事和感人場景展現了各級政府尤其是一線脫貧攻堅人員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最終交出的亮麗成績單、取得的豐碩成果,增強了公眾對政府的信任。
新華社通過一系列短視頻展示了中國在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長江保護”系列短視頻展示了長江流域的生態修復工作,突出了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堅定決心和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短視頻不僅生動直觀,而且加強了政府與公眾的互動,有效地提升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三、政務短視頻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一)內容質量與技術設備保障
短視頻在政務傳播應用中雖然具備顯著優勢,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短視頻制作過程中,首先要確保政務信息的準確性與權威性。在制作政策解讀短視頻時,不僅要確保信息的準確,還要將復雜的內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解讀,這要求制作團隊具備深厚的政策理解能力與優秀的編輯能力。同時,高質量的短視頻內容需要較高的制作成本和技術支持,尤其是在制作涉及復雜政策解讀或重大事件報道的短視頻時,必須投入專業的制作團隊與先進的技術設備。這對于許多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單位來說構成一定的財務和技術壓力。[5]
面對這些挑戰,應采取多項策略保障和提升短視頻內容質量。在確保內容的準確性與權威性方面,要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度,確保每一個短視頻在發布前都經過嚴格規范的審核流程,以避免錯誤信息或誤導性內容的傳播。政務新媒體團隊可以定期組織培訓,提升團隊成員的理論水平、業務技能,確保團隊成員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責任感。同時,還應制定明確的內容創作規范,在制度上確保團隊在內容創作過程中嚴格遵循法律法規與道德規范。
在應對資金投入和技術保障壓力等方面,可以申請專項資金,或通過與專業媒體機構、視頻制作公司合作共享資源,降低成本并提高制作水平。
(二)傳播過程中的信息失真
政務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雖然短視頻能夠覆蓋廣泛的受眾群體,但不同年齡層次、文化背景的受眾對內容的接受度有所不同,這會影響傳播的實際效果,需要制定精準的傳播策略。此外,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失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短視頻具有簡潔性的特點,但也因此可能會在信息傳遞過程中“丟失”部分細節,引發受眾的誤解與部分自媒體誤讀,特別是在涉及重要政策解讀或突發事件時,信息失真可能導致出現負面輿情。因此要切實加強對政務短視頻內容的審核與監管,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并及時應對和引導輿情。
為應對受眾接受度差異帶來的影響,應根據不同年齡層次和文化背景的受眾特點,精準進行內容投放。可以借助大數據分析,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偏好,調整短視頻的內容和呈現方式,以提高受眾的接受度和參與度。在短視頻發布前由多個部門進行聯審,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涉及重大政策解讀或突發事件報道時,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測短視頻傳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誤讀,并迅速采取措施進行糾正。相關部門應設立專門的輿情監測團隊,實時追蹤短視頻發布后的公眾反饋,并及時作出回應。當負面輿情出現時,應迅速發布澄清信息,并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正面引導,防止不實信息擴散。
(三)技術發展與隱私安全問題
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不斷進步,政務短視頻的內容呈現方式與技術應用手段需持續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傳播環境。短視頻平臺的技術更新往往比政務新媒體更為迅速,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在使用短視頻平臺時,需及時調整傳播策略,確保與平臺技術的協調。[6]隨著5G、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普及,高畫質視頻的傳播已成為現實,這為政務短視頻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但同時也要求制作方具備相應的技術儲備和制作能力。技術更新還帶來了隱私與安全問題,在利用短視頻進行政務信息傳播時,必須確保公眾個人信息安全,防止隱私泄露或數據濫用。
相關部門應建立專門的技術團隊密切關注短視頻平臺的技術更新動態,并根據平臺的技術特性,及時調整傳播策略。當平臺推出新功能或新算法時,技術團隊應迅速評估其對傳播效果的潛在影響,并提出優化方案。同時,應加大對視頻制作團隊的技術培訓力度和設備更新投入,提升制作高質量視頻的能力。這不僅可以提升政務短視頻的視覺效果,還能提升信息的傳播效果和受眾的觀看體驗。針對技術更新可能帶來的隱私侵犯與信息安全風險,應制定嚴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短視頻制作和傳播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涉及公眾個人信息的數據使用,確保信息的安全存儲。要定期進行安全審查和漏洞修復,防范隱私泄露或數據濫用的風險,可以引入網絡信息安全防護設備或加強與網絡安全團隊的合作,提升信息安全防護水平,確保公眾個人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結語
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政務信息傳播形式,展現了較高的傳播效率和影響力,豐富了政務傳播的內容呈現方式,并在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公眾參與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傳播環境的快速變化,短視頻在內容制作、傳播效果及技術應用等方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需要通過持續提升內容質量和制作水平、完善傳播策略、做好技術與安全保障等,提高政務短視頻傳播效果,在密切政府與群眾聯系、建設服務型政府等方面,更好地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
注釋:
[1]張雅娟,梁剛.引爆點視角下“三農”短視頻走紅成因與提升策略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3(01):53-55.
[2]賈哲敏,何婧琪.政務短視頻發展現狀及在政府傳播中的作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53-58.
[3]李芷靖.政務短視頻發展現狀及其在政府宣傳中的作用[J].記者觀察,2023(14):106-108.
[4]李敏之,陳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公眾參與政務短視頻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抖音用戶訪談數據的扎根分析[J].東南傳播,2021(01):35-39.
[5]李帥.融媒體時代下短視頻的傳播特點及策略[J].記者觀察,2019(20):28-29.
[6]張曉娟.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短視頻內容制作特點及優化途徑[J].西部廣播電視,2024(07):29-32.
(作者單位:安徽新媒體集團)
責編:項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