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全面加強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行動方案》,對全面推進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提出明確要求。Z世代大學生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的變化,對高校輔導員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素養、強化新質思政引領力供給提出新的挑戰。作為科研、教學、管理之外的“第四支隊伍”,輔導員如何立足“三全定位”,在高效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和高質量提升思政引領力中找準行動路徑,對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提升的行動邏輯
1.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植心間,旗幟鮮明做學生思想的引領者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輔導員的根本價值追求。新質生產力變革讓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更豐富、信息來源更廣泛,也更容易受到外部錯誤思潮的蠱惑侵蝕,這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和先鋒隊,在工作中既要“求變”,又要“不變”一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因時而進“以變應變”,不斷適應時代的新要求、適應學生的新需求;同時,也要明確認識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始終不變。輔導員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讓學生既擁有高尚的品格、完善的人格,又掌握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備知識和技能。
2.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錘煉過硬的政治本領
輔導員的核心職責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這份工作必須有強大的武器。高校輔導員應深刻領悟新思想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既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又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善于以真理的力量破解學生工作實踐中的難點癥結問題。
3.堅持走近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生中去
“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調查顯示:“把握不準學生思想、價值引領很難入腦入心”“大學生思想行為隱匿性、變異性增強”是高校輔導員工作中最大的困惑之一。坐在辦公室里,全是問題;俯下身去,自有答案。輔導員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通過創新宿舍走訪、參加學生活動、浸潤深度輔導等方式,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行為引導、困難解決,能夠以心近心,贏得學生信賴。
4.養成科研實踐與日常工作相長的習慣,走內涵式職業發展道路
自2017年教育部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施行,到同年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輔導員隊伍迎來快速發展新階段。作為科研、教學、管理之外的“第四支隊伍”,針對如何基于群體畫像開展精準思政、如何擁抱數智時代賦能思想引領、如何面對“亞文化”沖擊開啟文化守正創新、如何應對大學生“社恐”塑造人際交往新范式、如何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圍等現實問題,都需要輔導員拿出“釘釘子”精神,在實踐中探索、在研究中深思,把實際思政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作為科研課題開展系統攻關,再把研究成果應用到工作實際中去驗證,形成科研實踐與思政日常雙融雙促的有效循環。
新質生產力下輔導員核心素養提升行動路徑
1.堅持問題導向,向調研和改革要動力
當前,高校學生日常思政工作面臨諸多內外部挑戰:學生工作中一部分體制機制和工作流程存在老套路、老做法等問題;輔導員還沒有真正從大量的日常事務中脫離出來,還未能真正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真實想法、引領學生成長的真招實招不夠多。“奔著問題去,跟著問題走\",高校輔導員應該與學校相關部門和學院一同堅持走出辦公室,在學生社區、實驗室、運動場等一線場域與學生密切接觸,發現問題并提出新理念,再深入學生開展多輪調研,根據他們的反饋和實際需求提出設計方案并分步落地。這樣才能夠找準問題并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工作也才能有正確的方向和目標。
2.尊重首創精神,向實踐探索要答案
創新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良性互動。學生思政工作作為高校中最具活力、形式豐富的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輔導員拿出敢為人先的精氣神,結合各級部門要求設計符合自身特點、有利于提高活力的工作體系。例如:適應現階段學生特點的帶班方式和工作分工改革、引入多種兼職力量參與學生工作等;或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耕讀教育等研究方向上開拓新賽道。
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播種下的一塊塊“試驗田”,在精耕細作后極有可能產生更多體制機制創新成果,為學生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3.注重系統集成,向深度融合要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需求”。系統集成是在前期整體設計、中期全面推進后,將創新和改革成果相互聯系和耦合的關鍵一招,從而實現改革方案協同、改革落實協同、改革效果協同。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在學生日常思政工作中如何堅持全局謀劃、統籌兼顧,如何主動融入高校事業發展核心,如何與科研、教學、管理三支隊伍聯動形成育人合力并釋放更大效能,應該成為其終身學習的重要課題。如此,才能讓每名輔導員在提升思政引領力行動中“有事做、能成事”,才能讓高校學生工作實現“制度機制增效、隊伍素養提升、人才培養提質”的有效發展閉環。
本文系北京林業大學“沁心對話”深度輔導輔導員工作室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彭鵑,劉愛國.學習型大國建設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轉型與調適[J].北京教育(德育),2025(2):90-96.
[2]王申.新時代提升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4(11):66-67.
[3]張天成,王瑩.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政治引領力提升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4(4):74-77.
[4]唐知然.高校輔導員數字勝任力的價值意蘊與提升方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3(12):100-105.
[5]沙軍.論高校輔導員核心素養的生成邏輯[J].中國高等教育,2022(21):29-31.
[6]何冬冬,譚鑫,何菲菲.基于“雙螺旋”模型的輔導員談心談話勝任力模型建構[J].高校輔導員,2025(1):85-90.
(作者單位:王子安,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胡慶,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卜珺;見習編輯:張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