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時強調,“教師要當好大先生,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知識文化素養,更要上好思政課\"。1高校思政課教師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之一,其勝任力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政工作效果。新時代的高校思政課教師應當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此,對照教育家精神的六個方面,本文構建高校思政課教師勝任力模型如下:
政治素質維度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和“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從為事上闡述了教育家的工作方向和目標取向,這也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政治素質提出了要求。
第一,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聚焦教育的根本任務。意味著必須心懷“國之大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堅定高站位,堅持政治方向,強化理論認同,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意味著忠誠于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堅持國家至上、人民至上,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定“為中華民族而教”的信念。
第二,胸懷天下、以文化人,聚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目標。意味著必須正確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立足兩個“大局”,清醒意識到自身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服務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意味著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自覺用好“兩個結合”,牢牢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動,鑄牢精神之基,培育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要”要求,其中“政治要強”是首要要求,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勝任力的魂與源,這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目標所決定的。從實踐來看,這就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強化政治素質上下功夫,堅定理想、主動擔當。據此,構建政治素質維度勝任力指標(如表1所示):
表1政治素質維度勝任力指標

職業素養維度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和“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從為人上闡述了教育家的價值態度和職業境界,這也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素養提出了要求。
第一,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聚焦的是教育的本質。意味著必須要以德立德、以心育心,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生命啟迪生命、以修養涵養學生、以行動樹立榜樣、以風骨營造風氣;意味著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模范的德行和言行引領、影響、帶動學生,做“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
第二,樂教愛生、甘于奉獻,聚焦的是育人的基礎。意味著愛所學、愛所教、愛所授之法,更要關心、理解、尊重、愛護、寬容、信任學生,以悅納豐富自我、以仁愛永葆熱情、以赤誠境界追求職業本真;意味著以教書育人為執著信念,植根三尺講臺,矢志不渝投身到建設教育強國之中,甘當人梯、腳踏實地,以紅燭之我熔鑄青春中國棟梁之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2],正是因為愛是思政課教師秉承育人初心的動力所在。以身示范、學做結合、甘當表率,是師者為師之本。愛與示范的外顯落腳點是言行與德行,而本質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勝任力的根與本,教師上好思政課,涵養職業素養至關重要。提升職業素養,尤其要關注知行合一、為人師表。據此,構建職業素養維度勝任力指標(如表2所示):
表2職業素養維度勝任力指標

專業水平維度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和“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從為學上闡述了教育家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這也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要求。
第一,啟智潤心、因材施教,聚焦的是師者的能力標準。意味著教師立身從教、育才造士必須能夠啟發學生的思想動力、觸動內心深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學生得以頓悟、主動成長;意味著在尊重差異性的基礎上強化教育的有效性,做到分層分類分段有的放矢,實現不同學生在成長發展維度的共生和思想認識上的共同性。
第二,勤學篤行、求是創新,聚焦的是師者育人的前提。意味著教師必須堅定追求真理、深稽博考、潛心治學、身體力行、自信自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意味著教師必須功底過硬、獨立思考、作風嚴謹、求新求變、自我突破,站在知識前沿,解決實際問題,保持改革創新的無限熱忱,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懈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3高校思政課要想落地見效、行穩致遠,教師必須既要把思政教育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結合起來,實現學生思想提升、本領豐滿、價值塑造;又要終身學習、躬身實踐、勤于反思、創新創造,增長育人智慧和能力水平。這意味著必須做到篤教精進、博學勵行,擁有與把握規律化育新人、窮理開疆掌握未來相匹配的專業水平,這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勝任力的核心與基本。據此,構建專業水平維度勝任力指標(如表3所示):
表3專業水平維度勝任力指標

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鮮明指出,推動教育強國建設,“要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強化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4]。新時代弘揚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恪守教育志業特質,獻身教育強國建設實踐。
為此,必須緊緊圍繞教育家精神構建勝任力模型。針對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從政治素質、職業素養、專業水平三個維度著手,分層分類細化指標:強化政治素質就是要在為事上聚焦使命擔當,有“定盤星”;涵養職業素養就是要在為人上聚焦價值追求,有“大境界”;提升專業水平就是要在為學上聚焦實踐質量,有“真本領”。從以上三個維度構建勝任力模型,有助于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以教育家精神打造堅強陣地、培育棟梁之材,提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堅定性、提升服務育人主責主業的純粹性、提升服務青年學生成長的有效性,釋放鑄魂育人強勁動能,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努力。
本文系202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項目“高校思政課教師勝任力優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2VSZ06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強調堅持改革創新求真務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N].人民日報,2024-03-22(1).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求是,2020(17):4-16.
[3]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1).
[4]教育部.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EB/OL].(2024-01-11) [2025-06-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0e_1485/202401/t20240111_1099814.html.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王秀彥系學校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翟迪;見習編輯:張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