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88-5368(2025)07-0093-04
Exploration of the Livestream E - commerce Model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AO Juanjuan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Zhaoqing,Guangdong526ooo,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livestream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an emerging marketing model has effctively expanded sales channels,boosted the vitalityof the rural economy,and enhanced the brand awar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However,this model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in its development,includinghomogenized content,qualityand safety risks,a shortage of qualified personnel,and an underdeveloped logistics system.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current status, impact,and challeng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ivestream e- commerce,propos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enhancing content innovation and brand communication,establishing aquality traceabilitysystem,cultivating profesional livestreaming talent,and improving logistics systems. The goal i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ivestream e -commerce model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Agricultural products;Livestream e-commerce;Marketing model
引言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成為重要議題。近年來,直播帶貨作為一種兼具娛樂性和互動性的創新營銷模式,迅速在農村地區崛起,為農產品銷售賦能,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直播帶貨不僅幫助農民直接對接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且通過生動的展示和互動提升了消費者的參與感,吸引了廣泛的年輕群體。與此同時,農村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及政策支持,為農產品直播帶貨的進一步普及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隨著直播帶貨的蓬勃發展,內容同質化、產品質量安全、人才短缺和物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逐漸顯現,制約了其進一步推廣和可持續發展。本文聚焦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意義、現狀、發展瓶頸及優化策略,旨在探索如何通過創新和優化推動該模式的持續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參考。
1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意義
1.1 促進農產品銷售渠道多元化,提高農民收入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產品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興的銷售模式,極大地促進了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多元化。傳統的農產品銷售往往依賴于線下市場和中間商,導致農民收人受到限制[1]。而通過直播帶貨,農民可以直接與消費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提升了利潤空間。直播平臺不僅為農民提供了展示自家產品的舞臺,還通過互動性和即時性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與此同時,直播帶貨的形式多樣,結合了娛樂性和信息性,使得農產品的推廣更加生動有趣,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這種新模式不僅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提升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從而實現收人的顯著增長。通過這種方式,農民不僅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回報,還能增強對市場的敏感度,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2增強農村經濟活力,推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農產品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極大地增強了農村經濟的活力。通過直播平臺,農民不僅能夠直接與消費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還能迅速獲取市場反饋,從而調整生產策略。這種互動性使得農民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促進產品的多樣化和品質提升,進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直播帶貨為農村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吸引了年輕人回鄉創業,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合理配置。隨著直播技術的普及,農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現代營銷技能,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農村電商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如物流、包裝和品牌建設等,形成了良性的經濟生態。農產品直播帶貨不僅為農村經濟注人了新的活力,也為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一模式的成功實施,必將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2」
1.3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
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品牌化能夠有效區分不同農產品,幫助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快速識別優質產品。通過直播帶貨,農民和電商平臺可以借助生動的展示和互動,講述品牌故事,傳遞產品的獨特性和文化內涵,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透明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口碑能夠有效消除消費者的顧慮。借助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農產品品牌可以實現更廣泛的傳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進而推動銷售增長。品牌的持續建設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結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反饋,調整產品定位和營銷策略,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3]。通過這些措施,農產品不僅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還能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人新的活力。
2農產品直播帶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2.1直播帶貨模式的興起與發展歷程
直播帶貨模式的興起可以追溯到2016年,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社交媒體的普及,使直播平臺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方式。最初,直播主要用于娛樂和社交,但隨著電商的融合,商家開始利用直播進行產品推廣,形成了“邊看邊買”的消費體驗,這種消費模式迅速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2019年,在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的影響下,直播帶貨迅速走紅,成為品牌營銷的重要手段[4]。
在這一過程中,許多知名主播憑借其個人魅力和專業知識,吸引了大量粉絲,推動了產品的銷售。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線下購物受限,直播帶貨成為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橋梁,進一步加速了這一模式的發展。如今,直播帶貨不僅涵蓋了服裝、美妝等傳統品類,農產品也逐漸成為直播的熱門選擇。通過直播,農民能夠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縮短了銷售鏈條,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直播帶貨模式也在不斷演化,未來將更加注重內容的多樣性和互動性,為鄉村振興和農產品銷售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2.2農村電商平臺的崛起與市場潛力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農村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這些平臺打破了傳統農產品銷售的地域限制,農村電商平臺的多樣化和日益專業化的發展,使得各類農產品能夠在更廣泛的市場中找到合適的買家,滿足消費者對新鮮、優質農產品的需求[5]
市場潛力方面,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人實施,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人涌向農村電商領域,推動了其快速發展。年輕一代農民的崛起,他們對新技術的接受度高,愿意嘗試新的銷售模式,為農村電商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2023年,我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逐年遞增見圖1。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直播帶貨在促進農產品銷售方面的巨大潛力。充分挖掘農村電商平臺的潛力,將為農產品直播帶貨提供堅實的基礎。
圖12018-2023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

2.3消費者對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接受度與偏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消費者對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接受度逐漸提高,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直播購物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方式。研究表明,消費者對直播帶貨的偏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直播形式生動直觀,能夠通過實時互動增強購物體驗,消費者可以在觀看過程中即時提問,獲得更詳細的產品信息。主播的個人魅力和專業知識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有顯著影響,優秀的主播能夠通過生動的講解和真實的使用體驗,提升產品的吸引力。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愈發關注,直播帶貨中展示的真實場景和生產過程能夠有效增強他們的信任感。直播帶貨通常伴隨限時優惠和互動活動,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形成了“看即買”的消費習慣[??傮w而言,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消費者對其內容的認同、主播的影響力以及產品本身的質量保障。
3農產品直播帶貨面臨的問題
3.1 直播內容同質化,缺乏創新與吸引力
在當前農產品直播帶貨的市場中,內容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許多主播在直播過程中往往采用相似的宣傳手法和話術,缺乏獨特的創意和個性化的表達[7]。這種情況導致觀眾在觀看直播時產生審美疲勞,難以被吸引,進而影響了產品的銷售效果。許多主播僅僅依靠低價促銷或簡單的產品介紹來吸引消費者,而忽視了內容的深度和趣味性。同時,缺乏創新的直播內容也使得品牌故事和農產品的獨特性難以傳達,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停留在表面,無法形成深層次的情感連接。提升直播內容的創新性和吸引力,成為了農產品直播帶貨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引入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如互動游戲、現場制作、農田體驗等,能夠有效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興趣,從而提升直播的整體效果,推動農產品的銷售增長。
3.2農產品質量監管難,易引發消費信任危機
在農產品直播帶貨的過程中,質量安全隱患成為制約消費者信任的重要因素。由于直播帶貨的即時性和互動性,消費者往往在缺乏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做出購買決策。部分農產品在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可能存在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產品的安全性,也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與此直播平臺上部分主播為了追求銷量,可能會夸大產品效果或隱瞞質量問題,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的疑慮。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建立在對產品質量的認知之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便會導致信任危機,影響品牌形象和銷售業績。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建立透明的質量追溯體系,成為提升消費者信任的關鍵。只有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真實的信息傳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推動農產品直播帶貨的可持續發展。
3.3直播帶貨人才短缺,專業素養亟待提升
在農產品直播帶貨的蓬勃發展中,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該領域持續擴張與升級的關鍵因素。據統計,目前農產品直播帶貨的主播群體中,僅有約30% 接受過相關培訓或具備直播經驗,而剩余70% 則多為跨界嘗試的普通農民或其他行業轉型者。這一人才構成現狀導致直播內容的專業度、吸引力以及營銷策略的運用均存在明顯不足。
許多主播在產品知識、市場營銷策略、消費者行為分析等方面的專業素養亟待加強,他們往往難以精準把握農產品的特色賣點,也無法有效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此外,直播過程中對高效互動、流暢表達及靈活應變能力的嚴苛要求,對于缺乏專業指導和實戰經驗的普通農民而言,構成了不小的挑戰,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短缺的問題。因此,建立完善的直播帶貨人才培訓體系顯得尤為迫切。
3.4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影響用戶體驗
在農產品直播帶貨的過程中,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用戶的購物體驗。當前,許多農村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配送網絡不夠健全,導致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延誤、損壞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對產品的新鮮度和質量的感知,還可能導致客戶的不滿和退貨率的上升。部分直播帶貨平臺在物流環節的管理上協調不足,導致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在下單后難以獲得及時的配送進度反饋,增加了購物的不確定性。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必須加強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優化運輸路線,提升配送效率。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務機制,確保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獲得幫助和解決方案。
4優化農產品直播帶貨營銷模式的策略
4.1加強內容創作與品牌故事傳播,提升用戶黏性
加強內容創作與品牌故事傳播是提升用戶黏性的關鍵,優質的內容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述,農產品不僅僅是商品,更成為與消費者情感連接的橋梁。講述農民的種植經歷、土地的獨特性以及產品的制作過程,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背后的情感與價值,從而增強對產品的認同感。品牌故事的傳播能夠有效提升品牌形象,使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更容易記住并信任某一品牌。通過直播平臺,品牌可以與消費者進行實時互動,分享產品的使用場景、食用方法以及健康益處,從而增強用戶的參與度和歸屬感[8]。結合節日、季節等主題進行內容創作,能夠使直播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4.2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增強消費者信任
如今,消費者在選擇農產品時,越來越關注其來源和安全性,構建一個完善的質量追溯系統是提升消費者信任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追溯體系,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等環節信息可以被透明化,消費者能夠輕松獲取產品的詳細信息,包括種植地點、生產日期、檢測報告等。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可信度,還能有效防止假冒偽劣產品的流入。追溯體系的建立還能夠促進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增強品牌忠誠度。當消費者能夠追溯到產品的源頭,了解農民的種植過程和用心,便會對產品產生更深的情感認同,從而愿意為優質農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政府、企業和農民應共同努力,推動追溯體系的建設,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4.3培養專業的直播人才,提升帶貨效果
在農產品直播帶貨領域,專業的直播人才是提升帶貨效果和品牌影響力的關鍵[9]。針對當前直播帶貨人才短缺且專業素養參差不齊的現狀,首先應著重建立一個系統化的培訓體系。這包括設計涵蓋產品知識、營銷策略、直播技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學等核心模塊的課程體系,確保培訓內容全面深入。同時,設立模擬直播間進行實戰演練,提升主播的實戰能力。此外,邀請行業資深主播或營銷專家作為導師,通過一對一指導加速新主播的成長。
其次,與電商平臺、農產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主播提供實習、見習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選品、策劃直播內容、與觀眾互動等關鍵技能。同時,建立觀眾反饋機制,定期收集并分析觀眾評價,作為主播改進和提升的重要依據,形成良性循環。
另外,針對農民群體,設計專屬培訓項目,幫助農民掌握直播基本技能,鼓勵他們成為農產品直播帶貨的主力軍。
最后,與主流直播平臺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主播提供流量支持、推廣資源等。并通過跨界合作,促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教育等領域的融合,提升直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4完善物流體系,提升配送效率與服務質量
在農產品直播帶貨的過程中,完善物流體系是提升配送效率與服務質量的關鍵環節[10]。建立高效的物流網絡,整合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運輸資源,可以有效縮短配送時間,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其對鄉村地理環境的熟悉,能夠實現更精準的配送服務。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和物聯網,實時監控物流狀態,優化運輸路線,確保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和安全性。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務體系,及時處理消費者的反饋與投訴,能夠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和滿意度。鼓勵農民合作社與電商平臺共同探索“倉儲 + 配送”的一體化模式,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5結論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產品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興的營銷模式,展現出巨大的潛力與發展空間。通過分析其現狀與面臨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盡管直播帶貨為農產品銷售提供了新的渠道,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仍存在內容同質化、質量安全隱患、人才短缺及物流配送不完善等挑戰。優化農產品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需加強內容創作與品牌故事的傳播,以提升用戶的參與感和忠誠度;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培養專業的直播人才,提高帶貨效果也是關鍵;完善物流體系,提升配送效率與服務質量,將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農產品直播帶貨的成功不僅依賴于技術與平臺的支持,更需要全方位的策略優化與創新實踐,以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雁.直播帶貨助農模式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4,37(1):169-170+173
[2] 李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內在機理與政策創新[J].經濟體制改革,2022(3):77-83.
[3] 馬華敏.直播帶貨助推農產品營銷模式升級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1(15):81-84.
[4] 靳雯捷.基于鄉村振興視域的直播帶貨現狀和對策探究[J].商訊,2023(15):1-4.
[5] 陳元書.直播帶貨助推貴州鄉村經濟振興的路徑探究[J].廣東蠶業,2022,56(9):112-114.
[6] 丁慧鴿.農村直播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5):166-169.
[7] 劉宗義.“互聯網 + ”背景下農產品直播帶貨發展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22(8):138-140.
[8] 胡會姿,卿雪華.語言服務視域下直播帶貨話語策略探究——以“東方甄選”董宇輝為例[J].漢字文化,2024(3): 35-36+45
[9] 郭紅東,曲江.直播帶貨助農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人民論壇,2020(20):74-76.
[10] 詹德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產品直播營銷模式的優化路徑分析[J].冶金管理,2021(2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