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教育家都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樂教愛生、甘于奉獻,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情懷。教育情懷促使教師走進教育、走近學生的良藥,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情感源。懷揣教育情懷的我就這樣滿懷希冀地走進了學校,成為了一線教師。教育過程中我碰到各種各樣的教育困境、各種有個性的學生,但我始終以教育家為榜樣,懷仁愛之心,用智慧之力,走近學生、成就學生。這不,剛接手的一屆學生里又來了一只個性張揚的“小馬駒”…
初過招:轉眼消失的身影
“嗚嗚嗚,曾老師,我的書包
丟了!我要去找!”“曾老師,小張又不見了,沒
跟隊伍放學!”“曾老師,小張在校道亂跑!”
一年級新學期開學第一周,身為年級組長的我就被這樣一句句“問候”吵得頭昏腦脹。一年級小娃的威力太強大了!
這天輪到我的數學課了,一進教室,師生互相問好之后,我往每個座位掃了一眼,發現小張同學不在班上。詢問后才知道他跑去樓梯間去了,不要回來上課了…面對這一情況,只能通知搭班老師帶他回來,然而蔡老師竟然回復“拉不動小張,他不愿意回來!”之后只能把他拜托給搭班老師了。課后,我循循善誘地跟他聊天,感覺他思維很清晰,是個聰明的孩子。對于我提出的“上課不能亂跑,要坐在教室上課”這一要求,他滿嘴答應,還給我留下了一個燦爛的笑臉。結果,第二天我走進教室,發現他又開始跑動,一眨眼又不見影了…后來搭班老師跟我說跑去操場才把他找回。
又一天,搭班蔡老師在班級門口哄著拉著小張回教室。不用問,肯定小張又跑出來不愿意回班上了…搭班新老師蔡老師這周為了小張的亂跑正苦惱著。這時我這個密切關注情況的年級組長該上線了。
經過一周的觀察,我可以確定這學年碰到了一匹有個性的“野馬”。教育路上總會遇見幾個個性鮮明的學生。面對“野馬”,積累多年經驗的我自有辦法。懷著愛生之心的我,不禁思考:到底這孩子為什么老愛到處跑呢?我要怎樣做才能讓他回巢呢?
交手中:絞盡腦汁,用心破局
為了打破“不見人影,到處找人”的僵局,我主動出擊!與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接下來我對他進行了一輪糖衣炮彈的攻擊。抓住一切機會,讓他感受到我對他的喜愛,對他及時表揚。比如小張早上按時回校,我會大力表揚他的守時??匆娝季S活躍積極回答問題時,我又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他的積極回答,體育課聽說小張跑得飛快,我又表揚他…捕捉所有“表揚”的教育時機,慢慢地小張開始信任我了,但是脫韁野馬還是會亂竄,回巢還是有難度。
這天蔡老師在兇他,說他又亂跑。我對蔡老師使了個眼色,“好人”上線:“蔡老師,你別兇小張啦,他答應老師不亂跑了,這次你叫他別跑,他真的只留在教室走廊上,不跑了!有進步了!要表揚啦!”我心想:以前都是跑沒影的?!皝?,老師要特別獎你一個棒棒糖!”小張讓我這甜甜的表揚給甜迷糊了。他驚愕的表情似乎在說“不跑那么遠是有獎品的呀”。將跑的距離縮短,把他的身影放得離老師越來越近的地方,當然值得表揚。讓他在我的糖衣炮彈中,繼續甜迷糊但是只能繼續賦予他“小跑”的特權,循序漸進,下個目標一一讓他將跑的范圍縮短到教室!
安全教育主題班會來助力。為了野馬回巢,我特意在他們班進行了校園安全教育班會。我先設計了觀看校園意外事故警示視頻,讓學生討論,討論時小張很積極,證明有趣課堂是吸引他的。請君入甕,先吸引,再深入,角色扮演的環節,我還特意讓小張承擔私自去玩在樓梯轉角摔傷爬不起來、又遲遲沒碰見人幫忙的角色。他演得很樂意,表演也很生動,收獲到雷鳴般的掌聲。但是后來他悄悄地跟我說:“總覺得那個受傷的小朋友會是他……”我就順勢表揚他的表演,并肯定他的反思,跟他說“上課私自離開教室,有事老師和同學都幫不了你…。就這樣,結合糖衣炮彈和深入交流后,他覺悟了,一次比一次少跑出教室了,但是排隊放學不跟隊伍走、跑沒影的情況還是總有發生!
家校共育助學生告別“馳騁校園”。雖然小張不斷在進步,糖衣炮彈作用于他排隊放學跑沒影的事情上也收效甚微,脫韁情況還沒完全改善。這時,我主動聯系多次電話溝通的小張父母到學校進行了三次深入的交流,分析了當前小張的各種表現及教育難點,表達了教師對小張的期待,溝通了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引導家長從家庭品德修養、處事方式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對孩子進行正向教育。有了家長和各科教師的協同教育,小張上課變得認真了,上課期間再也沒有私自跑出去了,排隊也能跟隊伍了。終于小馬駒回巢了!
高潮:內驅力爆發,好學小子上線
之后,我們相處融洽。他在我的課堂上能積極回答問題,非常認真。有時還因為我沒叫到他而落寞。此外,他做計算的準確度和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平時的學習里,有同學遇到不會做的題,小張還主動做起小老師。期末摸底練習,他還拿了優秀,收獲了老師大大的獎狀…看著小張的改變和進步,真切地感受到這就是教師擔當引路人的意義。
當然,根據他是低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大力表揚之風我還繼續大吹,時刻進行賞析教育,踐行教育家精神。以心換心,學生真的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傾注初心,就這樣他完全信任我了。這學期總能在學校后門看見小張等待我上班的身影。每次等到我,他就拉上我的手,開心地回班上了。雖然跟他說了“不要等老師”,他笑笑,下次還在。一—大概,這就是他愛老師的表現吧!每次看到不斷進步的他,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真諦,更加堅定信念爭做黨和國家的好教師、大先生,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回顧教師生涯,這樣有個性的學生還有不少,這種跟學生共同成長的故事也不計其數。我愿繼續和學生“過招”“比武”,收獲學生的每一次進步。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就應該以教育家精神浸潤人心,以教育家為榜樣,懷仁愛之心,勤修煉“內功”,善于將班級里各種日?,嵤罗D化為育人的土壤,為國家培育新時代人才。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