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寫為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1]。2025年是人工智能元年,市面上各類人工智能大模型App層出不窮,Deepseek、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是大眾最喜愛的幾款AI助手。AI大模型的強大能力,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也促使教師需及時改變教學方式,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方式的改變。
一、AI環境激發興趣,創設樂學情境
興趣是學習動機最具體、最現實的心理反映,濃厚的興趣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強大動力。語文新課標指出,作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表達。在AI技術輔助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技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寫作思維過程緊密相連,促使學生樂于思考,主動收集寫作素材,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
1.虛擬沉浸情境
統編版語文教科書在習作編排上注重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實際。在AI技術的輔助下,我們可以將情境創設得更加生動、真實。運用VR/AR技術復現拔河比賽、星空觀測等場景,解決“虛構作文空洞化”痛點。例如,在教學習作《記一次游戲》時,我根據
AI環境的實用性和互動性原則,精心選擇了拔河比賽、跳繩比賽、捉迷藏等一系列游戲的虛擬實境或智能模擬片段。通過AI技術,學生重溫了校園中的游戲時光,感受到了當時的歡樂和緊張。這種體驗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為他們創設了一個樂學的情境。
2.過程可視化
AI技術還可以提供豐富的多媒體素材,如圖片、視頻、音頻等,幫助學生更好地回憶和再現生活場景。比如,在教學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時,我可以展示實驗過程的視頻,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靈感。
3.個性化支持
此外,AI技術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寫作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寫作素材和資源。比如,對于喜歡動物的學生,AI技術可以展示各種動物的圖片、視頻和相關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描述動物;對于對科技感興趣的學生,AI環境可以提供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未來趨勢,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個性化的寫作素材和資源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還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
二、AI技術指導觀察,提升學生觀察能力
觀察是寫作的基礎,也是獲取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新課標強調,作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然而,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往往缺乏目的性和系統性,難以抓住事物的特點和本質。為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我們可以借助AI技術的智能技術來指導他們進行觀察。
統編版語文教科書在習作編排上注重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生活。在AI技術的輔助下,我們可以將觀察活動變得更加有趣、生動。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描寫一處最喜歡的自然景觀”時,我充分利用了AI技術的指導性功能。我先通過AI技術展示了搜集到的四季景色動態圖片或虛擬實境,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角度進行觀察。比如看到秋天景色時,我就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秋天樹葉的顏色變化、成熟糧食的金黃色調以及果實豐收的景象。同時,還能模擬秋天的天氣特點,如涼爽的微風、飄落的樹葉等,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秋天的世界中。這種身臨其境的觀察體驗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感官刺激,還提高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此外,AI技術還可以結合統編版語文教科書的習作要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觀察任務和挑戰。比如,對于喜歡植物的學生,我可以給他們布置觀察植物生長過程的任務,并要求他們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形態特征等;對于對天文感興趣的學生,我可以引導他們觀察星空的變化和天文現象,如月亮的陰晴圓缺、星星的閃爍等,并要求他們描述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思考。這種個性化的觀察任務和挑戰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和熱情,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習慣和觀察力。
三、AI技術突破作文教學難點,引導真情實感
小學作文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往往過于注重寫作技巧和方法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情感的培養和表達。這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常常感到空洞無物、缺乏情感。語文新課標強調,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鼓勵他們表達真情實感。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們可以借助AI智能技術來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在AI技術的輔助下,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素材。比如,在教學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時,為了引導學生在習作中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我先用語言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深刻的瞬間,然后播放預先準備好的幾個AI模擬片段:第一個片段是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學會騎自行車的情景,體現了成長的喜悅和自信;第二個片段是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并克服的情景,展現了成長的堅韌和勇氣;第三個片段是孩子在幫助他人時感受到的快樂和滿足,彰顯了成長的善良和責任感。這些AI模擬片段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變化和內心感受,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情感。
四、AI技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與差異化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2022版語文新課標強調,作文教學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AI技術的融入則為作文教學的個性化與差異化提供了可能。
AI技術還可以利用其自然語言處理和情感分析技術,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智能批改和評價,了解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傳統的作文批改往往依賴于教師的主觀判斷和經驗,難以做到客觀、準確和全面。而AI技術的智能批改和評價則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文內容和情感表達,給出更加客觀、準確和全面的評價和建議。這種智能批改和評價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還提高了批改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AI技術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文內容和情感表達,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寫作提升建議和訓練計劃。例如:有的學生在寫文章時,文字比較簡單,缺少一些修飾,根據AI提出的建議,我們會讓AI搜集一些優秀的例句,提供給學生參考學習;有的學生文章結構比較混亂,可以讓AI根據文章大意重新整合一份作文提綱,讓學生根據提綱重構作文內容;AI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角度,讓學生重新用新的視角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獨特之處。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