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別山南麓的紅城新縣,總有一種精神在校園里流淌,總有一群身影在講臺上堅守。自2021年起,新縣教育體育局(以下簡稱“新縣教體局\")以“樹師德、正師風、鑄師魂”為核心,連續5年舉辦師德主題巡回報告活動,構建起“選樹典型一培育打磨—輻射帶動一全域提升”的師德建設閉環。目前,這一活動已累計覆蓋全縣59所中小學、公辦幼兒園,舉辦報告300余場次,萬余名師生在聆聽中感受教育初心的力量,書寫新時代師德建設的生動篇章。
主題領航:讓師德建設成為永恒的精神燈塔
府所在是皖蘇區刻認識到,師德師風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標準,必須以常態化、品牌化活動筑牢教師的精神根基。每年暑期的師德主題巡回報告,成為全縣教育系統的“精神盛宴”,5年5個主題,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2021年,在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新縣教體局以“禮贊建黨百年,矢志為黨育人”為主題,引導教師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育人力量;2022年,面對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征程,新縣教體局提出“當好引路人,一起向未來”,號召教師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2023年,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新縣教體局以“奮進新征程,志做大先生”為指引,激勵教師追求“經師”與“人師”的統一;2024年,新縣教體局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弘揚教育家精神\"號召,將師德建設提升到更高維度;2025年,新縣教體局立足“鑄魂強師,奮進有我”,聚焦新時代教師的責任擔當。
這些主題的背后,是新縣教體局對師德建設的深度思考。如何讓抽象的師德要求轉化為教師可感可觸的精神坐標?如何讓紅色基因與現代教育理念有機融合?答案藏在每一位教師的講述中。
層層選拔:讓平凡堅守成為榜樣的力量源泉
師德榜樣就在身邊。新縣教體局構建“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評選、師德主題演講比賽、巡回報告團選拔“三位一體\"的典型培育機制,讓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教師都有機會走上舞臺。
每年3月,“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動拉開序幕。全縣中小學教師積極響應,用文字記錄三尺講臺上的酸甜苦辣。新縣教師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匿名評審,遴選出10篇左右事跡突出、情感真摯的優秀作品。每年5月中旬,師德主題演講比賽成為征文獲獎者的“練兵場”。50余名參賽教師帶著教育故事走上講臺,優秀教師脫穎而出,與征文獲獎教師共同成為巡回報告團的候選講師。
這些候選人中,有教齡30年的老教師,有扎根鄉村10年的80后,也有剛入職5年的新生代。他們雖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學科,卻共同擁有對教育的赤誠之心。正如一位參與評選的校長所說:“我們不是在選拔‘完美教師’,而是在尋找‘真實教師’一那些在平凡崗位上用心育人的教師,本身就是最好的師德教材。”
精心打磨:讓教育故事成為精神的傳承載體
好的故事需要精心雕琢。新縣教師發展中心組建專業打磨團隊,由資深教研員、優秀校長、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組成,對20名左右教師的演講內容進行“一對一\"指導。
“初稿太像工作總結,缺乏具體事例”“這里可以加入一個師生互動的細節,讓故事更立體”“情感遞進需要更自然,避免生硬拔高”在打磨會上,指導團隊直擊痛點,幫助教師從“講工作\"轉向“講故事”,從“說成績\"轉向“談初心”。
一位關注留守兒童教育的教師經過團隊指導后,在講述中加入了一個細節:“下雨天,我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學生身上。沒想到第二天,孩子從家里帶來一把舊傘,說‘老師,你打傘,我穿雨衣'—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教育是雙向奔赴的內涵。”這不僅讓故事瞬間鮮活,還讓聽眾感受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厚情感。
巡回傳播:讓師德之光照亮每一座校園
每年6月下旬,新縣的校園里總會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由16名優秀教師組成的師德報告團,分成4個小組,奔赴全縣各校開展巡回報告。他們帶著打磨后的故事,走進山區學校的禮堂、鄉鎮幼兒園的活動室,讓師德之聲傳遍老區的每一個角落。
在沙窩鎮中心學校,一位扎根山區28年的教師講述自己如何利用周末時間走訪學生家庭,為貧困孩子墊付學費,聽眾中傳來此起彼伏的啜泣聲。在縣城關一小,一位班主任分享每天放學后花半小時記錄學生成長,累計書寫30萬字“班級日記”的故事,讓年輕教師深受觸動。在特殊教育學校,一位教師講述如何通過上千次重復,教會聾啞兒童發出第一個音節,無聲的感動在空氣中流淌。
每場報告后,各校都會組織教師開展討論:“我從榜樣身上學到了什么?”“如何將師德要求落實到日常教學中?”許多學校還結合實際開展特色活動,如組織“師德承諾簽名”,開展“結對幫扶”,設立“師德標兵崗\"等。
5年堅守,成效斐然。師德主題巡回報告活動不僅樹立了一批可親可敬可學的榜樣,更在全縣教育系統形成了“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良好風尚。數據顯示,活動開展以來,全縣教師參與志愿服務的比例提升 35% ,主動申請到鄉村學校任教的教師增加 20% ,師生滿意度連續4年保持在 95% 以上。在長效機制建設方面,新縣教體局將師德巡回報告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內容,建立“優秀講師資源庫”,實現典型資源的動態更新;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讓“有德者有位”。各學校也積極創新形式,讓師德教育從教師層面延伸到學生層面,形成雙向互動。
在新縣的校園里,師德主題巡回報告活動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一種文化傳承。新縣教體局將繼續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以榜樣力量為引領,讓師德師風建設成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老區力量。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