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化趨勢加劇,英語作為工具性語言的地位凸顯,閱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項目化學習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真實情境和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為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改進提供了可能。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作為參與者被動接受知識。閱讀材料局限于教材內容,缺乏拓展性,內容相對單一。讀后評價方式主要以考試成績為主,注重對學生閱讀知識的考查,忽視了對閱讀能力的全面評價。初中英語學科新教材中已將項目化學習納入每一單元的內容。項目化學習讓學生在項目中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項目化學習概述及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策略
項目化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基于項目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參與一系列復雜的、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具有真實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點。
首先是項目設計。1.確定項目主題。項目主題要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興趣點。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體育精神”主題,讓學生閱讀與體育相關的時事新聞或運動員故事。2.規劃項目任務。以“體育精神”主題為例,任務可以包括收集國內外著名體育明星或運動員的名人趣事和成長經歷,分析他們成才背后的成因,小組討論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以英語海報或演講的形式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這一活動也同時融合了“未來暢想”主題相關的內容,實現了話題融合,學生可以在組內預演、組外展示成果。3.設定項目時間。教師合理安排項目的時間跨度,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各項任務。一般來說,一個初中英語閱讀項目可以安排2~3周的時間。
其次是項目實施。項目實施分為項目啟動、資料收集與閱讀、小組合作與討論及成果展示。教師向學生介紹項目的主題、任務、時間安排和評價方式等,學生分組收集與項目主題相關的英語閱讀資料。小組成員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閱讀分析,討論其中的關鍵內容,如詞匯、語法、文章結構等。各小組以不同的形式展示項目成果,如英語演講、海報制作、短劇表演等。
最后是項目評價。在項目化學習進行后的評價環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以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結合。除了教師評價,還需有學生自評和互評,內容包括學生的閱讀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英語表達能力等。
項目化學習應用于閱讀課的意義與價值
項目化學習具有真實性、自主性等特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不同的任務和角色,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通過項目化學習,學生在資料收集、閱讀分析、討論展示等過程中,不斷提高閱讀理解、分析、推理和評價等綜合閱讀能力。同時,在項目成果展示中,學生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展示獨特的成果,培養創新能力。項目式學習的任務設置將是教師面臨的新議題,團隊合作完成任務清單及評價標準的設計至關重要。
項目化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任務清單設計、有效的項目實施和全面的項目評價,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仍需不斷探索和創新,充分發揮項目化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優勢,推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5年度一般課題“項目式學習在初中英語差異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成果。課題批準號:2025YB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