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是國家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柘城縣自承擔“國培計劃”送教下鄉精準培訓項目以來,在送教過程中不斷創新,促進校本研修常態化,推動鄉村學校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好評。
堅持問題導向,溯源課堂癥結所在
問題導向,即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少做與問題關聯不大或者不做與問題無關的無用功。教師培訓關注問題的解決,問題解決的過程即學習的過程。如何發現并聚焦教師課堂中的實際問題呢?送教下鄉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問題診斷”,送培團隊通過學員的原生態課堂發現問題,并通過研修活動幫助其解決問題。
問題診斷階段,是基于培訓主題診斷學員的課堂存在哪些問題,基于研修主題診斷學校的校本研修中存在哪些不足。課堂教學和校本研修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碎片化的,送培專家要以本學科的送教主題為基點,找出參訓教師在課堂教學或校本研修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只有找到了共性問題,才能更好、更有效地進行問題研判,對癥下藥,為接下來的示范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清平樂·村居》展現了五口之家的生活之美、情趣之美,教師如果采用單一的講授方法,就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送培專家建議教師通過圖文、視頻、活動等形式的呈現,讓學生感受家庭和樂之美,明白古詩詞教學重在讀和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感悟與成長。
針對診斷課出現的共性問題,送培專家通過示范課的形式,給教師呈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簡而言之,示范課就是以問題為導向的課型,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聚焦問題、解決問題。
堅持目標導向,在校本研修中強師能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是設計培訓內容、制訂培訓方案的基礎。沒有目標的培訓,等于沒有方向的航行。有了培訓目標賴以遵循的尺度,就有了行動的綱領和指南,有了具體的路徑和方案。
送教下鄉有培訓目標,課堂教學有教學目標,校本研修也應有研修目標。然而,很多學校的校本研修缺少明晰的目標,研修不聚焦,只是為活動而活動。這樣的研修活動把教師召集起來,很多教師一臉茫然,不知道為什么要開展活動、這些活動要達成哪些目標,校本研修成了例行公事。一節課講完,大家互相評析,授課者沒有得到提升,聽課者也沒有多少借鑒。
那么,校本研修應如何提煉研修主題、設計研修目標呢?筆者在參與遠襄鎮中心學校的校本研修中發現,綜合組的校本研修活動因為目標不明確而流于膚淺。筆者建議可以根據研修主題設計研修目標,先將研修主題的結構要素進行拆分,然后將其提煉成一個個小目標,圍繞目標進行研修,實現解決問題的深度研修。
堅持成果導向,創新提煉成果
成果導向是強調實際成果與目標達成的工作方法。堅持成果導向,必須關注送教過程的精細化、創新性。盡管在以往的送教活動中,柘城縣教師發展中心形成了穩定的路徑和模式,但隨著新成員的加入,以及近幾年新課標的實施,面對問題診斷環節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送培專家不能簡單地重復以往的故事,而應立足培訓主體、培訓目標,創新性地運用新理論解決新問題。
送教下鄉不僅要提升教師教研能力,更要推動優秀成果的產出。這些成果既是培訓實效的集中體現,又是推動項目創新發展的重要資源。為激勵成果創新,今年我們特別設立了優秀成果獎勵機制。
“國培計劃\"送教下鄉精準培訓項目,不僅為中西部教育城鄉均衡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平臺,還是實現教師專業引領、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紐帶。在送培專家的指導下,通過集體備課、研課磨課、示范教學等各種研修活動,參訓教師不僅能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教學方法,還可以在教學實踐中融合新課標理念,以成果要求為導向,將課例、成長感悟等過程性資源凝結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