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設計策略,旨在通過科學、系統的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本文從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出發,以建立整本書閱讀書庫為起始點,提出具體的設計策略,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建立整本書閱讀書庫
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要依據學生年齡、興趣和認知水平差異篩選經典文學作品,構建涵蓋多種類型的閱讀書庫。書庫的建立依據有以下三點:
一是以“快樂讀書吧”為主陣地。“快樂讀書吧”涵蓋了一至六年級與教材課文相匹配的主要圖書,是我們開展整本書閱讀的主陣地。教師在組織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統一版本、統一閱讀進度,以便從整體上開展教學。二是以教材課文為延伸。由教材中一篇課文的學習,可以延伸為整本書閱讀;從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入手,可以打開這位作者的文學大門;以一類文章為把手,可以觸摸到這一類文章敘述方式的特點。三是以“資料袋”和“閱讀鏈接”為拓展。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將“閱讀鏈接”與課文進行比較,發現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從而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多種表達方式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文學特點。
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上好“三課\"保質量。導讀課、推進課、交流課是整本書閱讀任務群開展實施的三種基本課型。教師應提前規劃好每種課型的課時數、間隔時間,確保有計劃、有策略、有梯度地開展。
一是導讀以激趣。導讀課主要通過出示圖書的封面、目錄介紹圖書;展示具體的章節、片段,與學生一起欣賞文字;提供與圖書相關的信息,如書評、推薦語、插圖等,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說出自己的閱讀期待。教師布置閱讀任務時可以結合圖書內容,從大情境的角度出發設計,讓學生真正投人到圖書的故事情節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二是推進以蓄力。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閱讀狀態,幫助學生整理閱讀感受和收獲,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分析,以獲得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推進課的開展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情節進行分享或分析預測故事走向和結局,讓學生充分感受書中的情節發展。三是交流以內化。在整本書閱讀完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交流課。學生圍繞閱讀后的感受分享收獲或交流閱讀困惑。在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書中的閱讀成果與現實相聯結,將閱讀成果可視化、可感化、可利用。
設計創意閱讀單。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應幫助他們用恰當的方法閱讀,積極關注閱讀重點并及時進行成果歸納。此時,設計創意閱讀單就顯得格外重要。教師可根據圖書從宏觀上劃分章節,制訂閱讀計劃,每階段的閱讀任務都設計對應的閱讀“加油站”,讓學生完成針對本階段內容的基礎閱讀題目,搭建支架幫助學生構建閱讀體系。
善用閱讀策略。在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讀的是內容,獲得的是感受,養成的是閱讀習慣。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單元閱讀策略應用到實踐中,學會多樣閱讀,援疑質理,提高思辨能力和綜合素養。
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實施需要從整體上推進和深化,需要一線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想讀書、會讀書、愛讀書,從而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開展整本書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方法探究,探索跟進評價方式方法,開啟一段新的探索之路。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效果評價研究\"的成果。課題批準號:2024YB0758)(責編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