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語文課堂不僅是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陣地,更是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協作探索的重要舞臺。在此背景下,高職語文課堂互動模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提升教學效果,還能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當前,高職語文課堂互動模式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和教材互動、線上線下混合互動四種。這幾種課堂互動模式可以顯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習深化。
高職語文課堂互動模式
一是師生互動模式。師生互動模式的顯著特征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進行知識的傳遞。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如課堂提問、課堂互動等,對學生的需求和愛好進行了解,根據反饋結果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二是生生互動模式。生生互動模式的核心是學生之間通過互相交流探討,并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商討解決,彼此交流激發(fā)學習熱情,進而進發(fā)出新思想和新思路。三是學生和教材互動模式。學生和教材互動模式的核心為強調學生自己通過反復研讀教材內容,自主進行知識體系構建,并通過思考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四是線上線下混合互動模式。在這一模式下,線上互動中,師生之間可以靈活交流反饋課上所學知識、課下思考成果等;線下互動模式中,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與教師深入討論交流,進一步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
高職語文課堂互動模式設計策略
問題導向式互動。處于高職階段的學生群體在文化知識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積累,但考慮到高職學生群體的職業(yè)導向性十分明顯,所以建議高職語文課堂采取問題導向式互動模式。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提升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教授《論語》這一內容時,教師除了傳授文化知識,還要在課堂互動中設計一系列問題,如“大家覺得《論語》中孔子的仁義思想是怎么在職業(yè)道德中進行體現的”。這樣的問題導向型互動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又能讓學生主動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對語文知識蘊含的實踐價值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小組合作式互動。在高職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式互動不僅能讓學生在探討、共享和協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了解,還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具有顯著的作用。因此,建議在高職語文課堂互動中加入小組合作式互動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式互動模式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同步提高語言溝通表達、協作批判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為日后步入職業(yè)生涯提供有力支持。
角色扮演式互動。角色扮演式互動模式關鍵在于情景模擬。教師在高職語文授課過程中設置與所學知識、未來就業(yè)及實際生活相關的場景,學生置身情景之中,通過角色扮演學習知識,鍛煉應變思維及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這對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適應未來職業(yè)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驅動式互動。項目驅動式互動的核心是基于預先設定好的與所學語文知識或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課題項目,學生自行成組,經過梳理問題、查閱資料、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等系列活動,達成項目課題預先設置好的目標。在項目課題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所學語文知識不是運用在某一環(huán)節(jié),而是需要運用在項自課題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要求更高,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如創(chuàng)新素養(yǎng)提升的效果也最顯著。
高職語文課堂不僅要傳授語文文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因此建議教師在高職語文課堂中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多元的課堂互動模式,以問題為導向,以小組合作為基礎,以角色扮演為載體,以項目為驅動,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加強思考與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