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想回到“過去”:數字時代青年群體的媒介懷舊

2025-11-13 00:00:00趙紅勛許唯一
新聞愛好者 2025年11期

【摘要】在數字時代,短視頻已成為媒介懷舊的重要載體,尤其是以課文朗讀為主題的短視頻更是激活了當代青年的懷舊情愫。立足數字時代語境,以青年群體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考察其媒介懷舊問題。研究發現:青年群體短視頻實踐的媒介懷舊借由媒介化編碼、數字擬像和儀式遷移等方式,建構了可供消費與認同的“想象的過去”;青年群體媒介懷舊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社交焦慮下的情感代償、平臺邏輯下的生產消費;青年媒介化懷舊的“標準化溫情”背后潛隱的流量邏輯和商業資本問題,需予以警惕。

【關鍵詞】青年群體;媒介懷舊;短視頻;媒介記憶;數字化

一、問題的提出

在短視頻的敘事生態中,以課文朗讀為主題的內容席卷抖音、B站等社交平臺,其中《匆匆》單視頻點贊破百萬,“30萬+”二創內容借濾鏡再現課堂情境;《秋天的懷念》彈幕區“小時候看不懂的悲傷”與“今夕是何年”交織成互文狂歡;《小橘燈》《荷塘月色》等嵌入的老式上課鈴BGM精準觸發集體肌肉記憶。這些以經典課文為敘事內容,借由朗讀的方式構建的短視頻形態,不僅讓用戶重溫了語言知識內容,而且激活了人們的懷舊情愫。尤其對青年群體而言,其通過課文朗讀類短視頻的視聽實踐與文本互動,不僅完成了一次個體情感的懷舊之旅,而且塑造了一種社會化的媒介懷舊文化景觀[1]。

懷舊作為一種以記憶為基礎的情感化和想象性的審美活動[2],其原初的意義中隱喻著疼痛/苦痛,被視為一種生理疾病的鄉愁[3]。20世紀后半葉,社會學家弗雷德·戴維斯(FredDavis)揭示了懷舊在建構個體身份連續性與群體文化合法性方面的重要功能[4],從社會學角度賦予了懷舊更深層次的意涵,由此懷舊逐漸脫離了病理學框架,開始與社會、情感等內容發生意義關聯。而在媒介化時代,媒介與懷舊的互動關系越發緊密。媒介不僅是懷舊敘事的載體,其本身即可成為懷舊投射的空間、觸發因素乃至癥狀[5],媒介懷舊表現為人們對過去的媒介文化與媒介技術的渴望[6]。在技術劇烈變革的當下,媒介懷舊被視為一種對抗加速現代性的抵抗性實踐,成為青年群體參與數字交往的關鍵路徑。尤其是在數字技術的不斷裹挾之下,傳統記憶的時空邊界被打破,懷舊不再僅是個體追憶或集體共識的產物,而是生成于人與技術、數據、平臺的持續連接中[7]。這種根本性變革促使青年的媒介懷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公共性與生產性。

目前關于青年群體的媒介懷舊研究,主要聚焦于數字平臺記憶[8]、情感結構表達[9]、攝影技術懷舊[10]、心理健康影響[11],而對青年群體的短視頻媒介懷舊現象關注較少,尤其對課文朗讀類短視頻的媒介懷舊研究更是匱乏。課本作為喚起記憶的重要傳播載體,既是中介化懷舊的體現,又蘊含著物質性懷舊的維度。不同于既往研究聚焦的物質遺存、影視文本或特定技術,語文課本作為標準化國家教育文本,其權威性、普及性為青年懷舊提供了深厚的社會根基。那么,青年群體的媒介懷舊如何表現?其背后的生成動力又是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本文立足于數字時代語境,以青年群體為研究對象,通過網絡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考察其在課文朗讀類短視頻實踐中的媒介懷舊問題,既為深入理解媒介懷舊社會現象提供生動樣本,又對探察當代中國青年的媒介文化實踐提供新的思考路徑。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網絡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通過沉浸式調研,在課文朗讀類短視頻社群的數字田野中展開深度探索。

首先,網絡參與式觀察。在2025年2月至5月,筆者對抖音、嗶哩嗶哩(B站)這兩個關于“課文”話題交流較為活躍的社交平臺進行了參與式觀察。基于抖音側重碎片化傳播,B站傾向深度社群互動的差異化特征,二者形成觀察矩陣的互補性。觀察聚焦兩方面內容:一是分享“課文朗讀”視頻的個人主頁,集中在抖音粉絲量10萬+的課文朗讀博主、B站開設專屬收藏夾的UP主;二是用戶關于課文朗誦、課文懷舊的交流討論,主要見于抖音相關話題下的評論以及B站的視頻彈幕,參與方式包括關注、點贊、留言等,從而挖掘和揭示用戶的懷舊實踐行為。

其次,深度訪談。通過在社交媒體發帖、私信的方式,選取了20位對“課文朗讀”類短視頻有深刻認知的青年用戶(18—35歲),包括90后4位,00后16位;其中,女性12人、男性8人。職業分布包括教師、學生、自由職業者、公務員等(基本情況詳見表1)。在訪談過程中,對每位受訪者進行了不少于2小時的半結構式訪談。根據受訪者的偏好,采用了微信語音(17人)與面對面(3人)兩種訪談方式。訪談結束,研究者將受訪者錄音轉錄為文字稿,進行分析后提取核心觀點,形成本文的研究與發現。

三、被建構的過去:青年媒介懷舊的表征形式

對于個體來說,與記憶中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經歷或感受重建情感連接的過程就是懷舊[12]。在當下的數字懷舊實踐中,媒介物是重要的記憶載體。短視頻作為課文文本的記憶載體,通過喚醒青年群體潛藏的懷舊情感,對其進行文化轉譯與符號化表達,最終在用戶參與中匯聚、升華為儀式化的集體情感共振。這一從喚醒、轉譯到共振的遞進過程,不僅復現了過往的課文文本,而且主動建構了一個可供青年群體沉浸式體驗與情感投射的“想象的過去”。

(一)記憶喚醒:懷舊符號的媒介化編碼

與其他記憶形式不同的是,懷舊既強調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又突出對回歸過去的渴望[13]。當受訪者在描述關注課文朗讀類視頻的契機時,其描述幾乎都是與“喚起回憶”“想起當時”相關聯。但深入了解后發現,受訪者“過去的記憶”往往離不開短視頻中“磨損的田字格”“教室的白噪聲”等技術符號的建構。

我刷到《送東陽馬生序》視頻的時候,里面從“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句話突然開始雙聲道朗讀,想起來當年是我舅舅教我這一課。那時候是夏天,我在教室里上課有點打瞌睡,他路過我身邊時突然非常大聲地讀,讀的就是這句話,這個場景一直在我腦海里。(受訪者M7)

看到《陶罐和鐵罐》視頻里會說話的陶罐子和鐵罐子,想起來當年這節課語文老師請假了,小學校長給我們代的這節課,他一人分飾兩個角色,在那里對話,記記猶新,當時只覺得特別搞笑,只記得全班人都在笑,笑得很大聲,(現在看到)仿佛那笑聲現在又在耳邊響起了,忽近忽遠。(受訪者F13)

可見,課文朗讀類短視頻通過數字化技術對教材插圖、朗讀音軌等符號的重構,使青年群體的集體記憶不再單純指向實體教科書,而是轉化為可復制、可編輯、可傳播的數字記憶模塊。

首先,聽覺符號的建構喚醒懷舊情感。一方面,大多數課文朗讀類短視頻由AI配音完成,而AI平穩的悲愴語調所帶來的“情感失焦”反而成為激活懷舊的觸發器。當AI試圖完美復制人類情感時,揭示出其中的不可能性,這種缺失讓用戶意識到真實人類聲音的不可替代性,從而產生對過去的懷念。

《匆匆》視頻里AI讀的“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那個機械冰冷的語調和抒情的音樂一起,真的有一種讓我覺得往日不可追的感覺。(受訪者F10)

另一方面,技術將課文朗讀轉化為聲音蒙太奇。《荷塘月色》的流水聲、《狼牙山五壯士》的沖鋒號音效,以及課文翻頁時的沙沙聲、粉筆板書的摩擦聲,這些高頻出現的聽覺符號構成記憶檢索的索引系統,通過聲場疊加制造通感記憶。當朗誦視頻中突然插入下課鈴聲時,85%的受訪者都表示會產生一種“恍如隔世”感。此外,一些課文朗讀類短視頻中加入方言語調,如用天津話讀《再別康橋》、以山東口音演繹《濟南的冬天》,使標準化課文聲音符號系統分化出地域記憶分支,形成“聲音方言志”的數字存檔,激活青年的鄉愁記憶。

其次,視覺符號的塑造觸發懷舊情感。在點贊量超過10萬的爆款視頻中,幾乎都強化了褪色、噪點、劃痕的膠片數字濾鏡,“做舊”成為課文朗讀類短視頻制作的關鍵要素。課文中的靜態插圖經由數字技術被解構為可交互元素,AI生成的動畫與實景交叉剪輯呈現文章中的意象?!肚锾斓膽涯睢分小氨焙5木栈ā薄ⅰ冻悄吓f事》中“垂落的夾竹桃”,技術將二維記憶轉化為三維可穿越空間,建構一個虛實交織的懷舊場域,不斷突破“課本”的物理時空與固有邊界。

(二)數字擬像:純真年代的媒介化轉譯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曾指出:“記憶是媒介的建構,是當下需求對過去的剪輯?!盵14]媒介不僅扮演著“記憶搬運”的角色,而且通過技術擬像與符號互動深度介入記憶生產,引導著對“過去”的懷念。課文朗讀類短視頻并非對過去的單一復刻,而是經由平臺算法、用戶偏好、內容創作者視角等多重篩選、編輯和重構。這種媒介實踐主動塑造了關于“過去”的特定圖景,這是一種集體記憶資源的“轉譯”過程。

在課文朗讀類短視頻的符號生態中,一種特殊的聲學現象正成為青年集體記憶的激活器,其中,部分博主具有歷史質感的音色特質,因高度契合20世紀80年代廣播美學的聲學特征而收獲百萬點贊。這類聲音往往呈現為飽滿的中頻共振、略帶金屬質感的硬朗咬字以及克制的胸腔共鳴,恰似老式收音機里傳出的播音腔調。這種聲音符號的懷舊,根植于特定歷史時期塑造的嗓音美學,80年代標準化播音體系所強調的莊重感與權威性,將聲波轉化為身體記憶的銘刻工具,成為揚·阿斯曼(JanAssmann)所說的“記憶的象征性替代物”[15]。

這些被追捧的“80年代聲音”,是經由當下審美與技術精心打造出的、符合當代青年對“過去”集體想象的“擬像”。技術擬像創造的并非簡單的歷史復現,而是經過數字濾鏡處理的“黃金年代幻象”。視頻中的“80年代聲音”剝離了具體的歷史語境和個體經驗,被提煉、放大甚至美化為一種象征“純真年代”或“權威經典”的符號化聲音景觀。這種被建構的聲音本質上是一種“超真實”——它比真實的80年代廣播更符合當下懷舊受眾對“過去”的理想化期待,成為一個獨立運行的、自我指涉的符號系統。需要注意的是,當記憶被轉化為擬像的數字符號,真實記憶與媒介記憶的界限模糊,集體記憶也被技術框架所重構。受訪者中95%的00后都認為,即使從未經歷過90年代的語文課堂,但仍舊會對短視頻中90年代的裝置影像產生懷舊心理。

那種視頻里帶“牡丹花”或者“大鯉魚”的老式搪瓷臉盆,我一直以為是我小時候的記憶,但那天問我媽才知道從我出生就用的是塑料盆,不知道為什么感覺好像自己用過一樣。(受訪者F18)

此時,技術擬像已跨越物理時空的限制,創造出可供不同代際共同棲居的數字懷舊空間,過去不再是線性流逝的時光,而是可以隨時調取、重組和共同體驗的數字集體記憶。

(三)儀式交互:課堂平臺的媒介化遷移

傳統課堂空間本身即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場域——固定的上下課鈴聲、師生問好、集體起立朗讀等等,這些儀式內化了對知識、權威乃至特定時代精神的共同想象。在課文朗讀類視頻中,平臺通過其特有的交互機制,將傳統課堂的儀式感進行解構、轉譯與數字化重構,在虛擬空間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參與式的“課堂”儀式場域,從而推動了“群體性懷舊”現象的產生。

一方面,集體朗讀儀式的數字化復現引發情感共振。傳統課堂的集體朗讀依賴于物理空間的同步性,短視頻則通過“合拍”功能、評論區“文字接龍”朗讀等形式,將集體朗讀異步化和碎片化。《背影》視頻中密集出現“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的評論;《荷塘月色》視頻中紛紛彈出“我背過這個”“DNA動了”等彈幕以及《出師表》視頻里集體補全的課文接龍,集體記憶以視覺拼貼方式實現了跨時空重組,青年通過符號的互動與他人共享記憶,實現朗讀儀式的數字化再現。此外,青年用戶無須暴露真實的自我或進行深度社交,就能在評論區或共同觀看的“儀式”中,感受到與陌生人因共享記憶而產生的瞬時共鳴與自我歸屬感。

有時候晚上點進這種課文朗讀的直播間,看見很多人在里面發“打卡”“報到”“正在陪孩子一起聽”“想起了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這些評論,尤其是看見直播間顯示“xx人正在看”時,會突然覺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受訪者F13)

另一方面,平臺的儀式化生產引發懷舊情感的“集體狂歡”。短視頻的碎片化傳播、個性化推薦等算法機制提升了儀式時間的參與感,增強了懷舊情感的凝聚力。儀式時間是將某些固定時刻從日常生活時間中抽離出來,通過反復的程式演練塑造神圣和令人敬畏的氣氛,傳遞某種符號象征意義的過程[16]。平臺基于用戶停留、點贊數據,持續將特定課文朗讀視頻推送給懷舊標簽用戶,構建了新的敘事機制,決定哪些“課文”和“聲音”能成為集體懷舊的焦點。此外,虛擬社群中的點贊、分享等每一次互動都強化了“我們擁有共同過去”的群體歸屬感,使懷舊本身成為一種可參與、可感知的數字化儀式實踐。在這個虛擬場域中,青年用戶通過對共同文本的象征性互動,不僅重溫了個體記憶,而且在數字空間里完成了對集體青春經驗的儀式性確認與情感共同體的建構,實現了懷舊情感在媒介化時代的集體宣泄與意義生產。

四、情感代償與生產消費:青年媒介懷舊的生成動因

(一)解壓訴求:社會焦慮下的情感代償

為了具象化分析青年用戶在互動過程中抒發的懷舊情緒與課文朗讀類視頻內容之間的內在關聯,本文選取嗶哩嗶哩(B站)平臺上粉絲量“10萬+”的課文朗讀類博主作為核心研究對象,并從該博主發布的視頻合集中,篩選出單條播放量“30萬+”次的5個高熱度視頻作為具體研究樣本。之所以選擇B站平臺及彈幕數據作為分析基礎,主要是考慮到其用戶群體高度年輕化,且其獨特的彈幕文化相較于抖音等平臺的評論區,更能即時、密集、真實地反映青年用戶在觀看過程中的集體情感共鳴與即時反饋,具有更高的研究參考價值。本文運用Python編程技術對選定視頻的彈幕文本進行抓取與詞頻統計處理,除去一些無意義、與本主題無關的文本后,得到2767條文本,重點聚焦5個視頻中頻數最高的前15條彈幕文本。通過對這些高頻彈幕內容的剖析,揭示用戶在與“課文朗讀”內容互動時其背后折射的心理行為特征。

通過文本分析,發現彈幕文本中充斥著大量時間性對比的強烈表達。例如,“當時完全沒感覺”“當年讀不懂”與“如今才明白”“長大后意難平”這類句式高頻、密集地并列出現。這種跨越時空的自我對話,直觀地揭示了用戶在青少年學習期的認知局限與成年后回顧期的深刻理解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認知時差”,生動印證了網友評論所揭示的“在最不懂事的年紀遇到了最美的課文”這一核心痛點。青年用戶在“課文朗讀”視頻中爆發的懷舊情緒,其核心驅動力并非簡單的童年記憶回溯,而是個體在成年后認知成熟、閱歷增長的基礎上,對青少年時期因心智未成熟而未能充分消化吸收的經典文本內涵,進行的一次深刻的情感與認知上的滯后性領悟。

首先,現實負重下的精神避風港。數字時代的青年身處高度競爭、加速內卷的社會環境中,普遍面臨學業、就業、婚戀、房價等多重現實壓力以及未來不確定性帶來的普遍性焦慮。在這種高壓心理狀態下,青年反而對簡單、純粹以及確定性的事物充滿了渴望。課文朗讀類短視頻所喚起的是相對單純、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記憶,那些承載著正面、理想化價值觀念的經典課文,其內容本身和課堂學習情境所特有的結構清晰、意義明確、情感真摯的特質,成為“純真年代”的符號。重溫這些經典的內容,可以讓青年找到一片純凈的精神綠洲??梢哉f,對純粹性的渴求,是青年群體進行媒介懷舊情感的一種動因。

現在社會多卷啊,到處都在比。聽到“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就會想起以前坐在教室里,心思特別單純的時候。那時候煩惱可能就是考試沒考好,不像現在,一堆現實壓力壓得人透不過氣。聽這些朗讀,好像一下子把我拉回那個更簡單、更無憂無慮的時候了。(受訪者F3)

鮑曼在《懷舊的烏托邦》一書中提出“子宮式懷舊”。他認為,該懷舊方式否認人類社會的復雜性,拒絕承擔成人世界的責任與風險,是對安全、母體般環境和“無憂無慮的童年狀態”回歸的渴望[17]。課文朗讀類短視頻通過數字技術構建無菌化的舒適繭房,使青年沉浸于被高度美化的過往片段,能夠暫時性地屏蔽現實煩惱,在心理上“重返”壓力更小、確定性更高的時空之中,成為該群體在高壓現實中尋求自我療愈的“精神避風港”。

其次,原子化生存的情感補位。通過對該博主的5個瀏覽量最高的視頻進行分析發現,短視頻中的課文更加偏向于描述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壓力、失去感等,如《背影》中的父愛、《秋天的懷念》中的人生無常以及《匆匆》中對時間流逝的惋惜等,這些使處于成長過程中的青年找到了情感的出口和共鳴點,懷舊成為其一種修復過往情感缺失的方式。這種跨越時空的、與經典文本的“遲來的對話”,凸顯了青年個體成長軌跡與教育深層價值在特定媒介場景下的碰撞與確認?,F代性社會中,社會結構的復雜不斷催化了個體的原子化困境。正如涂爾干所言:“社會關系——確切地說是社會內部關系——變得越來越多了,它們超出了原來的界限,擴展到了各個方面。”[18]以血緣和地緣為核心的穩定結構,逐漸轉變為現代社會由多種關系交織而成的復雜網絡,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整體之間的聯系,也日益變得疏離和松散[19]。數字懷舊作為一種適應社會變革的方式借助集體記憶的鏈接回應身份斷裂,實現自我連續性的維系。在課文朗讀類短視頻的懷舊實踐中,語文文本的集體記憶特質,使其承載了文化基因功能,進而重塑青年的身份認同。此外,課文內容本身承載著特定時代背景下被編碼的親情、友情、家國情懷等普世性情感。短視頻平臺通過對這些文本的儀式化展演,建構了一個臨時的、以共同文化記憶為基礎的“想象的情感共同體”。身處其中的青年暫時擺脫了原子化的孤獨,獲得了“我們”的集體身份認同和情感慰藉。

最后,媒介化社會中的心靈凈化劑。作為伴隨互聯網爆炸式成長的一代,青年長期浸泡在高強度、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引發認知疲勞、信息焦慮乃至虛無感。青年急需通過一種新方式來“重置”感官,以緩解信息洪流帶來的壓力。而課文朗讀類短視頻則成為青年抵抗信息洪流的一種方式。因為其核心邏輯是一種純粹、集中的聽覺體驗,提供了一種近乎“原始”的感知模式。同時,它剝離了繁雜的視覺特效、快速剪輯和互動要求,回歸到人類最古老、最本真的信息接收方式之一:傾聽。這種單一感官的深度沉浸,與數字環境中多任務處理、快速切換的常態形成鮮明對比,用戶通過聆聽,在想象中復現了與實體書本、特定空間互動的身體記憶和儀式感,滿足了在高度數字化、去身體化的媒介環境中對具身性、物質性媒介體驗的心理補償需求。

某天隨手點開了一篇朗讀,感覺像回到上學時候老師在臺上講課,耳機一直沒關,想著想著就睡著了。高考都過去五六年了,這種帶教室的白噪音還是最催眠的。(受訪者F5)

每天躺床上刷手機越刷越精神,后來發現點開《背影》那種朗讀視頻,聽著聽著眼皮就打架了。特別是那種慢悠悠的語調,像小時候我媽給我讀故事似的。(受訪者F20)

熟悉的課文聲音、穩定的敘事節奏以及對童年學習場景的積極聯想,這些共同構筑了一個可預測、低焦慮的心理空間,為青年提供了一種即時、便捷且低成本的“心靈凈化”空間。

(二)平臺邏輯:懷舊情感的生產消費

在現代社會的生產消費邏輯中,“過剩”已成為一種突出現象,由此削弱了人們對擁有特定產品的快樂感和滿足感。為了重溫過去那種快樂和消費品的厚重意義,一些消費者便開始熱衷懷舊消費[20]。由此,懷舊成為商品生產的工具,作為一種文化風格與產品宣傳點吸引人們消費。在數字媒介生態中,懷舊日益超越純粹的個人情感,成為一種被規模化生產和高效消費的文化商品。

以“課文朗讀”為代表的懷舊類短視頻的興起與盛行,并非青年群體的情感自發,而是其背后平臺、機構、內容創作者等共同構成了一套復雜的生產消費鏈條,從而將青年的懷舊記憶轉化為可流通的“情感勞動”[21]。在這一過程中,承載著集體記憶和個體情感的課文被剝離出原有的文化教育屬性,被平臺資本和內容生產者重新編碼為一種具有巨大商業開發潛力的“情感符號”和“流量密碼”。

其一,“懷舊IP”的工業化生產。當內容創作者捕捉到平臺流量傾斜和用戶情感需求后,批量化、專業化地生產“課文朗讀”短視頻。創作者依托具有年代感的聲音或形象打造青年集體記憶中的形象,如“國民語文老師”“記憶中的同桌”“課本里的朗讀者”等,通過持續輸出高質量、高情感濃度的課文朗讀內容,積累粉絲情感依賴,形成具有商業價值的“懷舊IP”。同時,瞄準最大公約數的集體記憶篇目,運用泛黃濾鏡、老式課桌等特定的視聽符號精準觸發用戶的感官記憶和情感按鈕,最大化觸動用戶情感。

其二,“懷舊流量池”的構建。算法不斷識別和聚合具有懷舊標簽的用戶群體,形成一個龐大的“懷舊流量池”。一旦某個“課文朗讀”視頻獲得初始流量并觸發用戶強烈的情感共鳴,算法便會將其推送給更廣泛的、標簽匹配的用戶,從而放大懷舊熱點,將潛在的、分散的懷舊情緒匯聚成可觀的流量洪流。

其三,“懷舊經濟”的產業鏈形成。擁有大量懷舊粉絲基礎的創作者,通過推廣付費的朗誦課程、寫作課程、經典文學解讀課程等,將用戶對課文的懷舊興趣轉化為對知識和能力提升的付費意愿。同時,課文延伸出的與“童年記憶”“復古風潮”相關的商品,如懷舊零食大禮包、復古文具等銷售量也實現飆升。此類懷舊物品作為“道具”,凝聚著易引發人們產生懷念情感的故事,喚醒個體的情感記憶,并與其進行有效聯結,成為一種動態的社會實踐[22]。

五、余論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薄冻悄吓f事》中林海音筆下“垂落的夾竹桃”哀而不傷、含而不露,曾觸動了無數人對童年消逝的悵惘。這一穿透時光的意象,在數字時代借由媒介的觸發與重塑,得以從模糊的文本記憶升華為懷舊情感的儀式性符號。在數字媒介的技術賦權下,短視頻平臺已然成為一個龐大且可隨時訪問的“數字化記憶庫”,它既是通往過去的“橋梁”,也是塑造“過去”形象的“濾鏡”。過去分散、模糊的童年課堂記憶,在此被集中、清晰且類型化地呈現出來,將懷舊實踐分化為兩種具有顯著社會功能的情感模式——“療愈型懷舊”與“賦值型懷舊”[23],二者共同構成青年群體應對現代性困境的情感策略系統,其運作機制深刻嵌入媒介社會的邏輯之中。

一方面,情感代償的“療愈型懷舊”。以“課文朗讀”短視頻為代表的媒介化懷舊實踐,通過高度標準化的視聽符號,實現高效的情感喚起與即時性觸達。這種技術賦能的情感快捷方式,為面臨身份懸浮感與價值迷茫的青年群體提供了可隨時訪問的“精神解壓閥”。它并非真正回歸過去,而是通過對“教育黃金年代”這一集體記憶符號的儀式性消費,制造短暫的情感安全區。用戶沉浸于被媒介凈化了的童年圖景中,獲得象征性的身份確認,以此對沖現實中的認知失調與存在性焦慮。在此意義上,“療愈型懷舊”本質是一種應對系統壓力的情感代償工具,其功效建立在對“過去”的選擇性浪漫化敘事之上。

另一方面,文化重現的“賦值型懷舊”。懷舊和懷舊消費可以讓人們對遺產(傳統建筑、藝術、手工藝品)進行賦值,從而對源于現代化進程中的集體前視偏好所造成的對遺產價值的輕視傾向進行制衡[24]?!百x值型懷舊”通過媒介傳播,將遺產轉化為承載集體記憶與身份認同的“情感貨幣”,促使社會重新發現其歷史意義、美學價值與精神凝聚力。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課文常被視為知識傳遞與考試提分的工具化文本。而短視頻創作者通過剝離考試語境,聚焦文本的文學美感與人性哲思,使課本從“教育工具”升格為承載民族語言美學與集體精神基因的文化遺產?!侗秤啊贰多l愁》等經典課文在算法推送中演變為“情感密碼”,用戶通過評論“這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形成跨越代際的文化身份確認。

然而,經由“療愈”與“賦值”所形成的媒介懷舊也潛藏著情感規訓的風險。當懷舊被算法和資本高度模式化,它是否可能窄化青年對過去的多元化理解?過度依賴這種“標準化的溫情”來應對現實,是否會削弱青年直面當下、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尋求現實解決方案的能力?當懷舊從一種自發的情感轉變為一種被規?;a的文化商品時,其背后隱匿的流量邏輯和商業資本問題值得警惕。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少年的短視頻沉迷與治理研究”(23BXW09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趙靜蓉.懷舊文化事件的社會學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5(3):182-195.

[2]黃順銘,劉欣庭.制造“夢境”:技術懷舊視角下的中式夢核實踐[J].新聞記者,2024(9):21-39.

[3]王潤.媒介與懷舊:媒介記憶研究的新方向與實踐進路[J].新聞與寫作,2022(2):25-35.

[4]許海濱,吳玉娜.“懷舊”何以成為“新風潮”:媒介懷舊行為探析[J].中國新聞傳播研究,2024(6):128-141.

[5]趙靜蓉.懷舊:永恒的文化鄉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2.

[6]吳志遠,馬一琨.數字懷舊:互聯網記憶展演背后的社會心態研究[J].新聞記者,2024(2):77-96.

[7]李紅濤.連接轉向之后怎樣?——數字記憶的嵌入、匯流與激蕩[J].文化研究,2022(3):15-43.

[8]張媛,任騰越.數字懷舊:Z世代廠區子弟集體記憶的媒介化生產[J].傳媒觀察,2024(9):67-77.

[9]姜楠.差異的認同:青年數字懷舊空間中的情感結構與自我張力[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4(11):148-156.

[10]黃順銘,李文斌,張夢潔.“不只是定格”:數字時代下拍立得相紙的社會生命[J].新聞與寫作,2023(11):81-96.

[11]杜璇,劉于思.念往昔以慰孤獨:媒介技術懷舊對青年心理健康的影響[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2(5):51-60.

[12]焦寶,胡奇茵,江靜潔.重拾消失的附近:個體懷舊記憶的空間化——基于百度實景地圖“時光機”的研究[J].新聞愛好者,2025(6):42-48.

[13]陳彥寧.我們的老手機:懷舊消費中的代際媒介記憶[J].新聞記者,2024(9):40-55.

[14]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0.

[15]揚·阿斯曼.文化記憶[M].金壽福,黃曉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50-60.

[16]趙紅勛,宋文凱.時間的媒介化:短視頻對時間話語的重塑[J].新聞愛好者,2024(11):35-38.

[17]齊格蒙特·鮑曼.懷舊的烏托邦[M].姚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180-230.

[18]埃米爾·涂爾干.社會分工論[M].渠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214.

[19]樊小玲,陳祉睿,鄧顏.斷裂與重構:現代性背景下青年的自我指稱與身份認同[J].中國青年研究,2023(7):34-40.

[20]王寧.消費生活中的懷舊消費探析[J].人民論壇,2024(20):107-109.

[21]霍克希爾德.心靈的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M].成伯清,譯.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120-150.

[22]紀莉,夏雨晴.數字時代懷舊情感的媒介建構與群體互動[J].新聞與傳播研究,2025,32(03):100-110+128.

[23]王寧.懷舊及懷舊消費的社會學透視[J].甘肅社會科學,2024(4):83-91.

[24]王寧.懷舊及懷舊消費的社會學透視[J].甘肅社會科學,2024(4):83-91.

作者簡介:趙紅勛,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河南大學影視藝術研究所所長(鄭州 450046);許唯一,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鄭州 450046)。

編校:鄭 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片网址|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欧美激情第一区|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无套av在线| 久久黄色视频影| 美女免费黄网站|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国产成人1024精品|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1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成人在线天堂|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最新地址| 免费无遮挡AV|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激情网站|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91精品视频播放|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超碰免费91| 色综合天天综合|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777|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欧美一级片在线| 成年A级毛片|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毛片免费在线| 黄色成年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91视频国产高清|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欧美高清国产|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视频二| 欧美精品另类|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