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1980年創刊,雙月刊,本刊著重報道抗生素藥物的科研、生產和臨床應用等方面的學科進展,內容包括抗生素類藥物的篩選、合成工藝、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臨床應用、生產情況、新藥介紹及新技術新設備介紹等方面。報道形式以綜述、臨床報告、綜合信息等為主。
1投稿步驟
(1)作者需先登錄雜志網站(http://www.worldnotes.cn)進行網上注冊。
(2)查看投稿須知(文件見本刊官網下載中心)
(3)填寫稿件信息、作者信息
(4)投稿論文,經單位審查,不涉及國家秘密和本單位的商業秘密內容,可以公開發表
(5)論文創作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需符合“《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編輯部關于規范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聲明”相關要求(文件見本刊官網下載中心)
(6)上傳稿件和附件,完成投稿。
注:編輯部收到稿件后即進行分類編號,并給回執。凡投至本刊稿件,1月內向作者反饋處理意見,未收到處理意見者可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詢問。經審閱后需修改的稿件退回作者修改。
2投稿要求
(1)文稿內容應與藥學、抗生素、細菌等研究內容方面相關聯,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先進性,并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文稿內容按順序一般包括:題目、作者、工作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題目、作者、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相應的英文翻譯、正文、參考文獻。
(3)文章全部字數一般不宜超過8000字。
(4)綜述:需選題新穎,層次清晰,應結合文獻扼要評述國內外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不要泛泛羅列文獻;文章要述評結合,不可只述不評;述要有深度和廣度,既要全面,又要有側重點;評論既要客觀公正,又要有獨到見解。
(5)臨床報告:圍繞抗生素應用,密切結合臨床,反映藥物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提供預防和解決方法,可包括特定藥物、疾病和藥學服務模式等。可以是研究報告、特殊個案報道等,個案報道也可以以一個藥或一類藥積累較多例數后作深入探討。
注: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編輯部可對來稿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請作者考慮;來稿刊出后酌致稿酬。
3稿件撰寫要求
文稿應盡量減少層次,最多不宜超過3層,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字不加標點符號,如“1”,“1.1”,“1.1.1”等。文題、層次標題、表題、圖題及參考文獻、致謝等,一律頂格書寫。
3.1題目
題名應簡明、切題,論文、綜述和研究簡報應同時提供中、英文題名,文題中不宜出現化學式及不為人們熟悉的縮寫。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字。
3.2作者
文稿的作者應是參與來稿專題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員,應對全文的內容負責,并能回答文中的問題,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參加者對論文工作的貢獻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須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見,包括排列順序。全部作者姓名,姓名之間以“,”分隔;作者單位:應寫正式全稱,后加省(區)城市名,郵政編碼。多個單位的情況下,單位之間以“;”分隔。
3.3摘要
為適應讀者了解論文全面內容的需要,并便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均采用中、英文摘要。包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方面內容,字數要求300字以內,綜述采用敘述式摘要。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擁有與文獻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盡量避免使用特殊符號、公式,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
英文摘要(Englishabstract)寫在中文摘要之下,其間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題名、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均應與中文一致,英文標題中除第一個詞的首寫字母及專用名詞應大寫以外,其余一律小寫,第一個詞不用冠詞。作者姓名之間以“,”分隔,應按漢語拼音寫法,姓前名后,均不縮寫。姓的首字母大寫,名的第一字母大寫,其余小寫。單位的英文應寫正式全稱,城市名稱和郵政編碼。Abstract內容可比中文摘要詳細些,尤其方法要詳細,具體,可獨立存在。英文摘要應明確列出四個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結果)、Conclusion(結論)等。力求用詞、語法、拼寫、含意和邏輯正確。其中縮略語應加以說明,英文關鍵詞其內容、數量和順序,均與中文關鍵詞對應。除專有名詞第一字母應大寫以外一律小寫,名字為兩個字者中間用半聯符“-”相連。關鍵詞之間用“;”分隔。縮略語應在摘要中出現過全稱再寫簡稱。成文后最好請有關專家修改潤色。
3.4關鍵詞
為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和便于讀者尋找文獻,選擇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通用性較強的術語3~6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排列應一致;英文的關鍵詞除縮寫和固定用法外,一般單詞和單詞的首字母均小寫。
3.5中圖分類號
應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查找。
3.6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創新性。
3.7藥物、試劑、動物、植物和主要儀器
應說明來源及規格。藥學有關名詞以《中國藥典》(2010年版)、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藥學名詞》、《化學名詞》(科學出版社)為準。藥名采用“國際非專利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INN)”,以《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國家藥典委員會編)為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新藥,則用批準的藥名。藥名較長時,可用縮寫,但需在首次出現時注明,例如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藥名寫在劑量前面。不常見的藥名,特別是新近上市的新藥名,首次出現時,注上英文名。藥物不良反應的個案報道要寫明藥品生產廠名和批號,住院號、尸檢號、門診號可省略。
3.8方法
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如是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以便他人重復。
3.9計量單位及符號
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以國際單位制單位為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請參閱《量和單位》(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量名稱和量符號應規范使用和書寫。量名稱有全稱與簡稱之分(如“物質的量濃度”多簡稱“濃度”或“物質濃度”等),二者可等效使用,且多使用簡稱。某些常用量及其符號,如比重(sp gr,sg)、原子量(AW,aw)、分子量(MW,mw)等,因其不符合有關規定或易與有關符號產生混淆或誤解宜停用,應改用“相對密度”(d)、相對原子質量(Ar)、相對分子質量(Mr)等。單位名稱也有簡稱與全稱之分,兩者可等效使用,數字后帶單位者,均用單位符號表示。單位符號前的數字避免使用分數。當數值過大或過小時,應改用適當詞頭符號如M,p或以 10n ! 10-n 的形式表示,但應遵守有效數字及數字修約規則。單位、詞頭符號及阿拉伯數字一律采用正體。組合單位中的斜線不能多于一條,更不宜將斜線、負指數冪或漢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單位為“ mg/(kg?d)′ ”,不能再表示為“ mg/kg/d′′ , *mg?kg-1/d′′ ,“每日mg/kg”或“每千克mg/d”等。藥物、試劑濃度及各類生化指標使用法定單位的基本原則是:(1)習以 % ,
,比例數( ?□ed11:1 000 等相對數表示結果者可繼續使用;但當表示變動范圍時,范圍號 (~) 前后兩數值中的 % , ‰ 或 10n , 10-n 均應同時寫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寫后者,如 13.0%~5.0% (不能寫成 3~5% ,9 (4.0~5.5)×1012/L ”(不能寫成 4.5~5.5×1012?L-1) 等。(2)克分子濃度及其單位M, mM , μM ;以及表示微量物質含量的ppm,pphm,ppb等均應停用。年齡和體重均須用實際測得的平均數 ± 標準差 (±s) 表示,按體重計算的藥物劑量應以*g(mg)/(kg?d)′ 。
3.10其他符號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號均應用正體且首字母大寫。核子數應標在元素符號的左上角(不能再標于右上角),如14CO2 ,131Ialbumin等,當有必要標明受激態時,可將受激態符號標在其右上角,如NO*表示電子受激態,而 110Ag* 或110Agm 則表示核受激態等。元素、離子或基團的化合價應標在右上角,且應數字在前,表示正負化合價或陰陽離子的“ + ”或“一”在后,如 Mg2+ (不用 Mg++ , Mg+2, 等。上下角標、冪指數等均應使用較主符號小一號的字母,手寫時與主符號位于同一格內。
3.11國際代號與縮寫
文中盡可能采用國際代號與縮寫,例如1秒寫為1s,2分鐘為2min,3小時為 3h ,4天為4d,雌性,雄性δ,國際單位(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國際單位用U;表示藥物含量的單位用u),概率P(不是p),紫外UV。靜脈注射可用iv,肌內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腦室內注射icv,動脈注射ia,口服po,灌胃ig。國際代號不用于無數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寫每d,但每天8mg可寫 8mg/d
3.12數字
作為量詞(包括比率、時間等數字)均用阿拉伯數字;序詞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星期幾一律用漢字,如星期六;夏歷和中國清代前歷史紀年用漢字,如正月初五、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詞一律用漢字,如任何一個患者、3d為一個療程等。數字的增加可用倍數表示;數字的減少只能用分數或%表示,如增加1倍,減少四分之一或減少 25% 。年份應寫出全數不得省略,例如:“1998年”不寫成“98”年。1990—1997年不能寫作1990年 ~97 年。避免使用因時間推移而易被誤解的詞,例如:“今年”、“上月”等,而應采用具體日期(月、日宜采用兩位數)。
3.13表和圖
凡用文字已能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和圖。如用表和圖,則文中不需重復其數據,只需強調或摘述其主要發現,不要同時用表和圖重復同一數據。圖片應清晰,化學結構式應用專業軟件chemdraw繪制,表為三線表,圖表要設計合理,達到自明,即使只看圖表就能大體了解實驗內容(圖注和表注均用中文適當簡述實驗內容),圖表的位置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后見圖表。圖表中量和單位應是量的符號在前,單位符號在后,其間加一斜線方式表示,如/nm即表示以nm為法定單位的波長。圖表要有序號,只有1個時,仍用“表1”或“圖1”表示。圖表中如采用縮寫時,第一次出現時請用全稱,以后再用縮寫。
3.14討論
應討論本實驗(試驗)的新發現及得出的結論和觀點。應該交代本實驗(試驗)的不足之處,尤其是某些實驗(試驗)條件難以或未能控制之處。對不作為本實驗(試驗)的內容不必寫出。不要重復在結果一項中已敘述過的內容。討論中應聯系實驗(試驗)的目的與結論,應聯系實驗(試驗)結果與其他結果。避免推想太遠,避免不成熟的論斷,避免因資料不足得出的結論,避免將本應納入引言(前言)的內容放在討論中。
3.15致謝
對論文僅作過某種幫助,或協助作了某項工作,則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文末以致謝的方式對他們的工作表示謝意。致謝只寫協助工作或提供資料、材料者,對文稿幫助審閱修改者不列。
3.16參考文獻
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文獻為限,力求精選。文獻類型和標志代碼:期刊[J]、專著[M]、標準[S]、專利[P]、學位論文[D]、報告[R]、會議錄[C]、匯編[G]、報紙[N]、數據庫[DB]、計算機程序[CP]、電子公告[EB],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可采用單字母“Z”。載體類型標志: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機網絡OL。如[DB/OL]聯機網上數據庫,[DB/MT]磁帶數據庫,[M/CD]光盤圖書,[CP/DK]磁盤軟件,[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幾類常用著錄具體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
作者名[3人以下全列,3人以上列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etal(英文)、H即(俄文)、他(日本)].題名[J].雜志名(縮寫,斜體,不加點),年,卷(期):起止頁碼.若作者名拼寫為英文,應遵守姓前名后的原則,其中姓為全拼,名縮寫為首字母大寫。
例1:LinksFA,DupouyV,ToutainPL,etal. Influence of inoculum size on the selection of resistant mutantsofEscherichia coli in relation to 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s of marbofloxacin[J].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07,51(11):4163-4166.
例2:夏守慧,周蕓,沈娟,等.燒傷科與骨科住院患者創面感染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藥性比較分析[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17,38(2):62-66.
[專著]作者.書名[M].卷,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頁碼.
例1:NorrisJR,RibbonsDW.Methods in Microbiology [M].New York:Academicpress,1971:1.
例2:張致平.微生物藥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318-325.
[專利]
專利所有者名.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批準日期(年月-日)
例:Parang K, Sardari S.Azole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WO,2005/006860A2[P].2005-01-27.
[標準]
編委會名.標準名[S].(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頁碼
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2005年版二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附錄VII-IP.
[電子文獻]在上述文獻的基礎上,標出載體類型,聯機網絡需注明[日期].網址.
例:Christine M.Plant physiology: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 Science,1998,281:331-332.[1999-09-23]. http://www.seieneemag.org/cgi/colleetion/anatmorp.
[電子公告]作者名.題名[文獻類型/載體].(公告日期)查詢日期網址
例:蕭鈕.出版業信息化邁人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4編輯部聯系方式
《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編輯部,網址:Www.worldnotes.cn,電話(傳真):028-84618974,E-mail:kssfc @ vip.163.com,地址:成都市成華區龍潭都市工業集中發展區華冠路168號(郵編:6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