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本文著重探討怎樣增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借助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閱讀資源等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全方位提升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體系里占據著關鍵地位,是培育學生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審美意趣的核心途徑。然而,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手段單一等,制約了閱讀教學的成效。所以,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已然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一、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一)問題引導法?
教師緊扣課文內容,設計一系列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深入思考,以此培養其思維與閱讀理解的能力。以《將相和》一課為例,教師提問“藺相如為何敢帶和氏璧赴秦?”學生為找尋答案,會研讀文中藺相如的語言、動作等細節,領會其非凡智慧、過人膽識及以國為重的品質。“廉頗為何向藺相如負荊請罪”這一問題,促使學生剖析兩人矛盾的產生、發展與化解過程,理解藺相如的顧全大局與廉頗的知錯能改,以及二人關系的轉變,進而把握課文“以和為貴”“國家利益至上”的主題,實現知識收獲與能力提升。
(二)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師合理分組,讓學生圍繞課文關鍵問題或任務合作學習。在學習教材內容《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拋出“如何保護地球”的問題,小組成員分工協作,查閱科普資料、分析課文、搜索環保案例,各抒己見。有人從節約資源談節水節電,有人關注環保倡議植樹減污,還有人強調加強環保宣傳。討論后小組代表發言,分享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協作、表達能力得以鍛煉,從多元視角理解課文,深化“保護地球,人人有責”的認知,將課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
(三)角色扮演法?
對于情節豐富、角色鮮明的課文,教師組織學生角色扮演,助其融入課文情境,加深理解。如在《陶罐和鐵罐》教學中,學生分別扮演陶罐和鐵罐,準備時揣摩二者語言、神態特點。扮演陶罐者用溫和語氣展現其謙遜,扮演鐵罐者以傲慢語氣、夸張動作演繹其驕傲。表演時,學生親身體驗角色性格差異,領悟“人應謙虛,不可驕傲”的道理,相比教師講解,理解更深刻,記憶更牢固,同時提升表演與語言表達能力,活躍課堂氛圍。[1]?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制訂閱讀計劃?
教師指導學生依自身閱讀能力、興趣愛好和時間安排,制訂可行的閱讀計劃。鼓勵學生每日安排30分鐘課外閱讀,可閱讀新教材推薦的書籍,也可按興趣自選讀物。每周確定閱讀主題,如童話主題,學生一周內集中閱讀多篇童話,對比情節、角色與情感;科普主題,則讓學生探索科學讀物,了解科學原理與前沿動態。通過主題閱讀,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提高閱讀效率,養成定期、系統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生活常態。?
(二)學會做讀書筆記?
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做筆記的方法,助力知識積累與理解深化。以四年級上冊神話單元為例,學生閱讀神話故事時,摘抄精彩語句,如描寫哪吒外貌“腳踩風火輪,身披混天綾,手持乾坤圈,威風凜凜”,記錄神話人物神奇本領的句子,像“孫悟空一個筋斗云能翻十萬八千里”。同時,寫下對神奇情節的感受,如讀嫦娥奔月時,抒發對嫦娥的同情與對月亮的向往。做筆記的過程,既積累語言素材利于寫作,又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加深對文本理解,培養良好閱讀思維習慣,提升閱讀質量。?
三、拓展閱讀資源?
(一)推薦課外書籍?
教師憑借對新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學生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的精準把握,精心為學生篩選并推薦各類課外書籍。在新教材五年級下冊的民間故事單元教學時,教師巧妙把握這一契機,向學生推薦《中國民間故事》。書中所收錄的《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經典故事,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傳統價值觀,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深入探尋本土文化的根源,感受其獨特魅力。同時,為了讓學生領略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教師推薦《歐洲民間故事》,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展現了歐洲民間智慧與冒險精神。通過閱讀不同地區的民間故事,學生仿佛踏上了一場跨越文化邊界的奇妙之旅,拓寬了閱讀視野,能夠對比不同文化背景下故事的差異,深切感受文化的多元性,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從多個維度理解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與傳承路徑,為語文學習增添豐富的養分,全方位提升文學素養與文化鑒賞能力。
(二)利用網絡資源?
信息時代,網絡為閱讀提供豐富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電子書籍,因為其攜帶方便、存儲量大,打破時空限制;倡導在線聽書,方便文字理解困難或時間緊張的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學習。但網絡資源繁雜,教師需指導篩選,推薦“當當云閱讀”“喜馬拉雅兒童版”等正規平臺,教導學生辨別信息真偽,確保學生安全、高效地開展網絡閱讀,拓展知識邊界,提升閱讀能力。[2]?
四、結語?
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通過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以及拓展閱讀資源等策略,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新教材的特點,不斷探索和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虞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魅力中國.2022(9).
[2]戴宇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的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