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5)09-0057-03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1]。新質生產力的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于“生產力”。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所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優化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2]
1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角色轉變
在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正經歷系統性、深層次的職能轉型。傳統環境中,高校圖書館主要是作為資源和信息的中心為師生提供文獻資源和學術支持,核心功能是促進知識傳播與學術創新[3]。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高校圖書館賦予了新的使命,其角色正從傳統的資源供給者向知識創造者和數據素養教育者深度轉變。這一轉變不僅需要高校圖書館在技術層面持續革新,更要求其在教育職能上實現拓展與深化,圖書館的功能不應僅局限于資源存儲與提供,而應通過整合學術資源與研究成果,構建知識服務體系,實現知識的系統化整合與高效傳播,從而為師生提供更加精準、深入的服務,同時應積極承擔數據素養教育職能,通過專業化培訓與資源支持,助力師生提升數據獲取、分析及應用能力,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需求。
2高校圖書館開展數據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2.1 培養創新型人才
創新是驅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4]。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數據素養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數據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數據在問題解決和價值創造中的關鍵作用。數據思維是指運用數據邏輯進行問題分析和決策制定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對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數據分析能力則能幫助大學生處理復雜的數據信息,提取有效內容,形成創新觀點和解決方案。通過系統提升這些關鍵能力,高校圖書館為高校培養兼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2.2 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是推動知識創新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科研過程中,數據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是不可或缺的環節,高校圖書館通過提供數據素養教育,能夠幫助科研人員掌握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和方法,從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數據資源開展科學研究和探索,提高科研效率和質量。同時,數據素養教育還能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思維,促使他們在科研工作中提出新的理論和方法,提升科研項目的創新性和競爭力。
2.3促進信息素養教育
信息素養是指個體在信息社會中獲取、評估、使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5]。數據素養作為信息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中的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數據素養教育,不僅豐富了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還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如在線課程、工作坊、研討會等。這些教育活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數據敏感性和信息處理能力,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利用資源,提升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良好的數據素養還能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辨別信息的真偽,避免受到誤導,從而為其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3.1 機遇
3.1.1數字資源的豐富性和易獲取性。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數字資源的豐富性和易獲取性為高校圖書館開展數據素養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發展,海量數據資源變得觸手可及,如開放獲取期刊、在線數據庫、數字圖書館等,這些資源包含了大量文本信息,以及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素材。數字資源的跨時空特性還打破了地理限制,學生可隨時隨地訪問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和研究。這種便利性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研究能力,同時也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優化了服務模式。
3.1.2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為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帶來了新機遇。AI技術能夠助力高校圖書館實現數據資源的自動化管理與智能化服務,提升服務效率。常見的數據分析工具包括統計軟件、數據可視化工具及數據挖掘工具等,能幫助學生和研究人員高效處理數據、挖掘潛在規律與趨勢,顯著提升分析效率和結果準確性。
3.1.3在線教育平臺與遠程學習的普及。在線教育平臺與遠程學習的普及拓展了高校圖書館開展數據素養教育的途徑。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室、在線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的線上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學習內容。在線教育平臺通常具有強大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功能,可實時追蹤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為教學提供反饋和改進的依據。同時,平臺本身也構成了數據素養教育的實踐場域,學生能夠直接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數據資源利用、數據分析與數據驅動決策等核心能力。
3.2挑戰
3.2.1技術快速發展與資源更新的挑戰。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導致信息資源種類更加豐富,數量也呈指數級增長。高校圖書館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源更新壓力,其只有不斷更新和整合這些資源,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但是,技術的快速更新使圖書館難以及時應對,致使館藏資源更新不足、信息服務滯后等問題日益凸顯。同時,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新的工具和平臺,如數據分析軟件、可視化工具等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許多圖書館員因缺乏必要的培訓和知識,難以熟練運用這些工具。可見,技術的快速迭代對圖書館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圖書館亟須加大館員培訓力度,提升其新技術應用能力。
3.2.2用戶需求多樣化與個性化服務的挑戰。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學生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同時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對數據素養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如何提供針對性教育服務成為圖書館面臨的重大挑戰。高校圖書館亟須探索更加靈活、個性化的服務方式,針對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設計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數據素養教育課程。同時,學生對圖書館服務的即時性和便捷性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構建在線學習資源平臺并提供實時支持服務,確保他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和幫助。
3.2.3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挑戰。隨著數據收集和分析技術的普及,用戶面臨的隱私風險日益增多。在開展數據素養教育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既要重視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又要切實做好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工作。近年來,個人數據泄露事件頻發,高校圖書館應當加快制定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切實保障用戶數據安全,同時在教育內容中融人數據倫理知識,引導學生在使用數據時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3.2.4跨學科整合與合作的挑戰。新質生產力發展強調跨學科整合與合作,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科間的數據整合面臨諸多挑戰。不同學科采用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分析方法存在明顯差異,極大增加了跨學科數據共享與合作的復雜性。為有效應對這些挑戰,高校圖書館應發揮以下關鍵作用:一是搭建學科交流平臺,促進不同領域研究者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二是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共享協議,確保數據格式的兼容性。三是開展跨學科數據素養教育和培訓,幫助師生充分認識數據素養的價值,并掌握核心技能。四是組建跨學科協作團隊,整合多方資源,持續推進數據素養教育的創新發展。
4新質生產力視域下高校圖書館加強數據素養教育的策略
4.1 優化課程設置
高校圖書館的數據素養教育課程設置只有與時俱進,緊跟技術發展趨勢,才能滿足師生在數據處理和分析方面的需求。數據素養教育課程內容應當全面涵蓋數據意識、數據獲取、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以及數據倫理等核心領域,同時要突出實踐教學特色,可通過案例研究、項目驅動和實驗室實踐等多元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此外,課程還應包含跨學科的內容,鼓勵學生從不同學科角度理解和應用數據。
4.2 提高師資水平
師資水平是高校圖書館提高數據素養教育質量的關鍵。師資隊伍是提升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質量的核心要素。高校圖書館可通過以下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通過系統化培訓和學術交流提升館員的數據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二是積極引進數據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復合型人才。三是建立“教學一科研”聯動機制,鼓勵圖書館員參與相關科研項目,通過實踐研究促進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四是設立教學創新專項基金,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探索更有效的數據素養教育方法和模式。
4.3構建多元化數據素養教育實踐體系
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依托多維度教育載體,構建覆蓋理論傳授、技能實訓與場景應用的多元化數據素養教育實踐體系,以擴大教育覆蓋面,提升教育效能。高校圖書館可借助跨學科研討會搭建不同領域數據應用經驗的交流平臺,并開設模塊化技能工作坊提升師生的實操能力;充分發揮在線教育平臺的技術賦能作用,開發輕量化微課程與交互式學習資源庫,滿足師生的個性化與碎片化學習需求;強化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與科研機構、行業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共建數據素養實踐基地,設計梯度化實踐項目,如數據驅動的科研課題、真實行業任務實訓等,幫助學生掌握數據獲取、清洗、建模及解讀等核心技能,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從而提升數據素養教育的實效性。
4.4強化技術支持
構建技術支持體系是高校圖書館數據素養教育高質量實施的核心保障。高校圖書館應以智慧化、集成化、個性化原則為指導,打造涵蓋數據存儲、管理、分析、可視化及安全保障的全鏈條技術平臺,具體措施包括:整合云計算、大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技術,構建一站式數據服務平臺,滿足師生多樣化需求;建立專業化技術支持團隊,提供“線上 + 線下\"聯動的咨詢服務,如工具使用指導、技術難題解決等,助力師生跨越技術障礙;建立長期技術更新機制,持續優化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此外,技術支持還應與數據倫理教育緊密結合,高校圖書館應在學習平臺中嵌入數據隱私保護和合規使用的警示功能,引導師生樹立數據安全意識與倫理責任,確保技術應用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強調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EB/OL].[2025-02-25].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09/09/c_1129854063.htm.
[2] 張林,蒲清平.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理論創新與價值意蘊[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6):137-148.
[3] 郭燕.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運行機制分析[J].圖書情報導刊,2018(5):11-15.
[4] 郭鳳嬌,劉聰,梁琪奇.單篇學術論文創新性測度研究:以圖書情報領域為例[J].圖書情報導刊,2024(8) :54-61.
[5] 習萬球.關于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職能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02(5):44-45.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