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傍晚,山西省長治市八一廣場的櫻花樹下,一個不太尋常的地攤就擺起來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訓練機、心肺復蘇模擬人、40厘米長的塑膠娃娃、海姆立克急救馬甲等整齊排列,吸引了不少過往行人的注意。
“你們好,我講急救知識,愿意聽一下嗎?”看到有路人停下腳步,范潞霞馬上抓住機會,“黃金4分鐘是特別緊急的,一定要學會急救,不能眼睜睜看著生命流失掉!”
范潞霞是山西省長治市人民醫院體檢中心的一名護士。從2011年開始,她堅持在業余時間走上街頭,為路人講解急救知識。
范潞霞說,選擇以擺地攤的形式普及急救知識,是因為面對面的現場教學比視頻更直觀、更有效。“希望你們能夠利用今天學的知識爭取‘黃金4分鐘’,給生命多一次機會!”在講解急救知識的過程中,范潞霞一遍遍地重復著這句話。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受范潞霞的影響和帶動,越來越多的隊友一起攜手奔赴公益之路。如今,在急救知識普及的這條公益路上,隊伍越來越壯大,長治市人民醫院因此成立了“雪芳巾幗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為更多的群眾提供服務。
(摘編自“新華網”)
【話題提煉】
堅持、公益、志愿服務、無私奉獻、大愛、學以致用……
【觀點提要】
①一件事堅持十幾年,這相當不容易,可范潞霞自己卻覺得不算什么,“只要喜歡就不會覺得累,這是能給我帶來快樂的事”;②范潞霞以自己的點滴能量,生動詮釋了醫務志愿者心懷大愛的動人模樣;③讓急救知識成為每一個人的“標配”,在危難之際,為每一個生命鑄就堅固防線,讓社會洋溢著更多愛與希望。
【速寫引領】
范潞霞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做公益,不圖任何物質回報,她的這一行動,不僅展現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業操守和大愛情懷,更為廣大市民樹立了一個積極榜樣。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范潞霞“急救地攤”的感染下,開始關注急救知識,并主動參與其中,成為傳遞生命希望的一員。當這種力量不斷匯聚、壯大,我們的社會將會形成一張無形卻堅實的生命守護網。從宏觀角度來看,“急救地攤”是社會醫療文明進步的一個寫照。它反映出公眾對生命的尊重與珍視,以及在面對公共健康問題時的積極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