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體系中,資金的價格亦即利率始終是一個最重要的變量。在我國,目前存在不同的資金價格,即存款貨幣平均成本利率、與此相對應的資金運用利率、短期資金利率和中長期資金利率。各類資金價格形成與浮動的基礎是央行確定的基準利率。就郵政儲蓄而言,央行應根據一定時期的基礎貨幣緊缺狀況和社會資金利率的基準水平,合理確定和適時調整郵政儲蓄的轉存利率;如果資金價格的確定過于高企,超出郵政儲蓄的實際成本、市場價格或同業平均水準,必然將刺激其擴張業務,可能導致其產生畸形膨脹的套利行為。
----從對郵政儲蓄繳存或轉存的定價思路來看,郵政儲蓄資金的合理價格即轉存利率的計價基礎應為成本價格,其構成包括實際對儲戶支付利率和場地、設備、工資、稅金,以及其他費用平均分攤到單位金額的手續費率。與其他金融機構不同的是,郵政儲蓄完全轉存人民銀行,因此不必考慮資產風險的分擔與預提。具體參照價格水平如下:(1)金融同業的平均付息率和綜合成本折算手續費率;(2)同業拆借資金的市場價格;(3)國債發行價格;(4)央行資金運用價格(再貸款利率);(5)郵政部門的兌超資金價格。
----目前,郵儲的轉存款利率已與央行再貸款利率形成倒掛:郵政儲蓄名義轉存款利率4.6008%(實際收益率4.6808%),與央行資金運用的最高利率3.78%倒掛0.9006個百分點;換言之,中央銀行自己確定的價格是:即使將吸收的3816億元(2000年年初數)郵政儲蓄資金全部以最高利率水平貸出,到年末央行倒貼利息也要高達34.37億元,實際上支出更多。而現行政策規定對郵政匯兌兌超部分(即郵政部門占用的央行資金),央行僅按對金融機構貸款的最低檔次利率(20天以內再貸款)3.24%計收利息,低于轉存款利率1.362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