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 群
明明的媽媽是醫院里的營養師,最近從一本營養學的專著中讀到:“大腦功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早餐吃什么。”她頗受啟迪,決定改革早餐。明明日常的早餐包括一只面包或饅頭、幾片醬肉或肉松、一杯牛奶、一只雞蛋。在此基礎上,明明的媽媽又給添加了一盤水果,如一只香蕉、一只橘子或一只獼猴桃等,不斷變換著時令佳果。
剛開始,明明還不習慣早餐吃水果。明明的爸爸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風趣地問:“營養大師從哪里學來這一套的?,,明明媽嫣然一笑說:“營養與大腦智力發育休戚相關,人的大腦由億萬個腦細胞構成,對信息的吸納、傳輸、處理、儲存,須臾離不開氧氣與葡萄糖。只有供給高能量的食物。才能給腦細胞‘充電。腦營養學家提倡早餐吃點水果是頗有道理的。因為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維生素、有機酸及鉀元素。孩子早上起床后血糖水平大都偏低,米面等淀粉類食物需經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方能經腸黏膜吸收入血。這樣,餐后一個半小時左右血糖水平才開始升高。水果中富含的天然葡萄糖能較快被吸收,迅速升高血糖水平,及時滿足大腦的需要。水果中所富含的鉀元素通常會使人情緒安寧、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此外,水果中富含的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能防止乳酸的產生,使人精力充沛,不易疲勞。”
明明與爸爸聽了營養師一席精彩的高論,連聲叫好!這以后,明明一家人就養成了早餐吃點水果的好習慣。半年過去了,明明的學習成績逐漸提高,在班上名列前茅。媽媽笑著對明明說:“這興許與早餐吃水果有關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