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欣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渠川琰教授《新生命,新圍產》的前半部分,談到了該從何時開始圍產保健好,什么是關鍵致畸期,該怎樣對待先兆流產以及超聲波對胎兒的影響等問題。本期將繼續介紹后面的一些問題。
一般的計算方法如下:
身長:5個月以前的胎兒,平均身長約為月份的平方。如:2個月是4厘米,3個月是9厘米,4個月是16厘米,5個月是25厘米。
5個月以后的胎兒,按月份×5厘米計。例如21~24周是6個月了,就是6×5約30厘米,7個月35厘米,8個月40厘米,9個月45厘米,10個月即足月兒約長50厘米。
體重:0~8個星期身長小于4厘米,體重小于10克,說明這兩個月長得非常慢,這只是從體重上講。因為這個階段
主要是忙于分化。胚胎要從一團細胞變成一個有頭有腦、有皮膚、有頭發、有骨頭……的小胎兒,所以他的個子不大。
從懷孕的3個月到4個月,胎兒的體重增長逐漸加快。胎兒在第4個月長100多克,第5個月長200多克,第6個月長300多克,到后三個月時,一個月甚至可以長700克。

父母必讀:孕期的營養應注意哪些問題?
渠教授:懷孕前3個月應特別注意營養的質。此時孕婦容易偏食、挑食,要想辦法使吃的東西保持平衡,要注意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攝入,什都應有,但都不用多。4個月以后就要開始增加量,營養又是第一胎,加之產婦年齡較大,胎兒肥胖者較多等因素,因而,剖宮產率有所提高。是否采取剖宮產,要根據大人、孩子的具體情況決定。
母親剖宮產后的并發癥比較多,小孩的手術創傷問題也不少。而胎兒經過產道,能使肺里的水被擠壓出來;同時,胎兒從產道出來,有一個慢慢適應環境的過程。這樣,孩子出生后就容易適應。因此,一般說,還是回歸自然分娩為好。
現在有些醫院有專業陪產人員。她們都經過專業培訓,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伺候產婦,安慰產婦,幫助產婦按摩子宮,教產婦使勁等。這樣做之后,剖宮產率降低了,自然分娩增加了。這也是現在常說的產科服務模式的轉變。
父母必讀:母嬰出院后就萬事大吉了嗎?
渠教授:一般來說,產褥期是42天,即產后6周,其保健都屬于圍產保健范疇。產褥期的媽媽和孩子都很重要,一般產后保健是歸街道初級保健部門管。產婦要注意體溫、血壓、大小便的情況,剖宮產還要注意傷口的愈合等;子宮的復舊,惡露是否正常,顏色怎么樣,有沒有味,是否及時停止,乳房乳汁怎么樣等,都需要檢查。尤其是新生兒期的問題,若不及時發現,可以造成小兒傷殘。另外,還有用藥的指導。有些哺乳的母親睡不著覺就吃安眠藥,結果小孩睡不醒;母親吃了瀉藥小孩就拉稀。另外,母乳喂養的指導,營養的指導,避孕的指導,體形恢復等,都是新媽媽特別需要的。
現在母乳喂養的新生兒黃疸較多,生理黃疸和病理黃疸如何鑒別是很重要的。一旦病理黃疸忽視了,可能發生核黃疸而致孩子弱智。我們追隨調查了140多個腦癱和弱智兒,發現其中18.9%是產時造成的;14.4%是新生兒期造成的;剩下的有50%~60%是先天問題,遺傳病或出生缺陷等問題;還有百分之幾是出生后一兩歲得病,如腦炎等病造成的。國際上也有報告:15%~20%的腦癱和弱智兒是產時造成的。例如,有一個新生兒產后一周時,家庭訪視發現新生兒明顯黃疸,就讓家長給他喝點葡萄糖水。第二次訪視是產后兩周,發現新生兒還黃,送醫院為時已晚,該小兒后來發現為弱智。病理黃疸超過一星期未治療,就可能造成嚴重后遺癥。所以,新生兒期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體溫不升或體溫增高,吮乳異常,體重增長不良,皮膚、臍帶感染,低血糖和驚厥等,如果分辨不清,就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最后造成新生兒傷殘。因此,應該強調:圍產保健不要忘了產褥期。
父母必讀:坐月子醫院是一種怎樣的產褥期服務?
渠教授:坐月子醫院,是澳大利亞的一位華裔教授從臺灣帶進來的一種新型的坐月子方式。1997年,我們做了100例妊娠晚期產婦的調查,看看產褥期是誰在護理她們。結果發現,產婦多半是由丈夫或家里的老人護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保姆護理。這些人大多缺少護理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而且產婦本人和家人都感到身體疲勞,精神緊張。現在北京好多月子醫院建立起來了。這里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幫助照顧孩子、照顧大人,提供營養指導和健身康復等,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把母子護理得都非常好。因此現在很多人都愿意到月子醫院坐月子。
月子醫院提供了產褥期服務,加強了產褥期保健。
總之,從受精卵到孩子出生后42天,每一個階段都與優生有關,做好這個階段的保健,是優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