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管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建立優良和忠誠的客戶群,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信貸風險管理水平。
一、建立優良和忠誠的基礎客戶群
對于增強銀行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來說,選擇、爭奪和鞏固優良客戶群是極其重要的。為了建立優良和忠誠的客戶群,我們應該進行以下工作:
1.銀行必須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市場定位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目標市場的范圍應該是窄的和集中的。
(2)在目標市場能夠取得合適的利潤,承受的風險位于銀行風險承受能力以內。
(3)與目標市場內已有和潛在的競爭者相比較,銀行具有較強的相對競爭優勢。
2.在目標市場內選擇優良客戶。銀行可以根據財務狀況、市場份額、市場聲望,以及企業在同業中的位置或者綜合排名,選擇優良客戶。
3.了解目標客戶群的金融業務需求。
4.為目標客戶群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提高銀行的品牌或者知名度。
二、信貸風險管理
(一)銀行風險的來源
銀行面臨的各種風險主要有兩方面來源:來自銀行內部的風險和外部風險。
來自銀行內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
1.由于職工的職業道德、素質和經驗方面的問題,給銀行造成損失;
2.職工的違規行為;
3.內外勾結欺詐等犯罪行為。
為了控制和防范內部風險,銀行必須建立并且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系統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各項管理政策和詳細的工作程序;
2.分散職能和授權;
3.業務檢查和業務報告;
4.保留業務記錄;
5.培訓在職人員;
6.安全措施;
7.計算機系統。
銀行面臨來自外部的風險可以分成3類:
1.市場風險或者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例如,債券價格波動、匯率波動等等;
2.信用風險或者債務人的違約風險;
3.流動性風險或者現金短缺的風險。
(二)信用風險的測量
目前,我國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信用風險。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信用風險,我們必須能夠測量信用風險。
我們可以從兩個層次測量信用風險:一是單一借款客戶的信用風險;二是信貸資產組合風險。
為了測量單一借款客戶的信用風險,我們需要先進行3種測量:信用風險暴露頭寸、違約概率(EDF)和違約資產回收率。其中測量違約概率(EDF) 是測量信用風險的重要因素。
借款客戶的信用等級及其信用等級的變動,以及宏觀經濟周期等等因素對違約概率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999年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表的《信貸風險管理原則》提出:為了比較全面、正確地評估借款客戶的真實風險,銀行至少要分析以下因素:
(1)信貸目的和還款來源;
(2)借款客戶的道德和聲望;
(3)借款客戶的現有綜合風險以及借款客戶對宏觀經濟和市場發展的敏感性;
(4)在歷史財務趨勢分析和現金流量預測的基礎上,分析借款客戶的還款記錄和現實償還能力;
(5)根據借款客戶財務經營狀況、宏觀經濟和市場發展的各種假設條件,對借款客戶的未來償還能力進行預測分析;
(6)借款客戶承擔債務的法律能力;
(7)借款企業的業務能力、借款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借款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
(8)根據各種宏觀經濟和市場發展假設條件,分析抵押品和擔保人。
測量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重點在于測量信用風險的集中程度和信貸資產違約的相關程度。
目前國外大銀行已經使用信用風險模型進行信用風險的測量和管理。1999年4月,國際清算銀行(BIS)在 對10個國家20家大銀行使用信用風險模型的調查研究報告中,對信貸風險模型作出以下評論:“從銀行監管的角度來說,模型方法加強了信用風險測量的剛性和一致性,銀行監管者可以用這些風險管理的改進來評價銀行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從銀行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模型方法使資本需求與資產的潛在風險更加接近于一致,模型的信用風險估算更好地反映了每家銀行資產組合的結構。”
這份調研報告還提出與市場風險模型相比,信貸風險模型有兩個主要障礙:
1.數據限制。缺乏大量的歷史數據是設計和運行信用風險模型的一個關鍵障礙。
2.模型校準。信用風險模型的校準比市場風險模型的后檢驗更難。一般來說,市場風險模型使用幾天的測量期,而信用風險模型使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測量期。信用風險模型使用較長的測量期和較高的置信區間,這些都會影響模型的準確性。
銀行的信用風險模型主要用于:
1. 制定信用風險集中限額和信用風險裸露的額度;
2. 制定參加銀團貸款的額度;
3. 風險定價;
4. 評估各部門風險收益業績;
5. 分配經濟資本(經濟資本是指用于支持銀行承受風險的資本)。
信貸風險值是信用風險模型測量的核心內容。信貸風險值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和一定置信區間下,最大可能的信貸資產損失。為了測量信貸風險值,我們需要有內部信用評級系統、建立信用等級轉移矩陣和測算違約概率(EDF)。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信用等級轉移矩陣例子。這個矩陣說明受評級對象在1年內從一個信用等級轉移到另一個信用等級的可能性(百分比)(見表)。
例如,目前信用等級是AAA級的受評級對象,未來1年內保持AAA級的可能性是87.74%,降級到AA級的可能性是10.93%,以此類推。
目前,測量違約概率和信用等級轉移矩陣經常使用3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保險精算法(Actuarial-based approaches),使用借款人的歷史違約率數據來預測具有類似特征客戶的期望違約率和信用等級轉移。
第二種方法是資本定價法(Equity-based approach),也稱為MERTON模型(Merton model)。這種方法使用企業公開發表的負債信息、企業股票的歷史和現行市場值以及企業股票的歷史波動率來估算企業資產經濟值的水平、變動率和波動率。假設當企業資產值低于負債時發生違約,從選擇權模型推導出期望違約概率。這種方法經常用來估算大中型企業客戶的違約概率(EDF)。
第三種方法是經濟計量學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目前違約概率和信用等級轉移依據目前宏觀經濟狀況以及行業和地區差異。
目前,比較典型的信用風險模型有J.P. Morgan的CreditMetrics(1997年),KMV公司的Portfolio Manager(1993年),Mckinsey公司的CreditPortfolioView(1998年),等等。
J.P. Morgan 的CreditMetrics (1997) 把組合中單個借款客戶的信息作為輸入量,測量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值。CreditMetrics的工作步驟如下:
1.確定每個借款客戶的信用等級,以及在一定期限內借款客戶的可能信用等級;
2.重估借款客戶在一定時期內轉移到所有可能信用等級的風險裸露;
3.不同借款客戶的信用等級變動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關性。
CreditMetrics可以估算信貸資產組合的絕對風險、報告組合風險值、估算需要多少資本抵御風險值;判斷風險轉移交易;決定是否發放貸款和貸款定價;在風險值基礎上確定信貸額度。傳統上,根據信用等級和絕對值確定信貸額度,例如,借款客戶的信用等級達到BB級以上可以貸款,每筆貸款額不能超過100萬元。CreditMetrics根據借款客戶的風險值和期望收益確定授信額度,并且把行業風險集中程度作為決定信貸額度的一個影響因素。
KMV公司的 Portfolio Manager(1993年)使用Merton選擇權模型方法測量違約概率。這個模型使用資本(股票)市場數據導出違約水平、波動率和相關性。模型的違約概率的經驗分布取自于全世界2500多家企業的數據資料。PortfolioManager可以計算單個資產的Sharpe ratio,優化信貸資產組合;進行信貸資產定價,指示資本水平和邊際風險貢獻;計算信貸資產組合的損失分布和不同風險水平需要的資本量。
Mckinsey的CreditPortfolioView(1998年)用于信貸資產組合風險的測量和管理。CreditPortfolioView將目前宏觀經濟狀況作為計算違約概率條件。例如,BBB信用等級的債務人在經濟衰退時期違約概率高于經濟擴張時期。
(三)銀行信貸登記系統
我國加入WTO后,我國銀行將在國內外市場面臨著外國銀行的激烈競爭。為了提高我國銀行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我國銀行應該改變經營觀念,加強選擇、爭奪和鞏固優良和忠誠的基礎客戶群;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增強產品和服務創新的能力。
1999年末,全國301個城市已經初步建立銀行信貸登記系統,收錄100多萬借款人的信貸資信記錄和6.2萬億元貸款余額信息,包括貸款期限、貸款種類、貸款方式、貸款質量等。2000年末實現系統全國聯網,異地查詢和總行匯總分析。
銀行信貸登記系統要求企業法人到人民銀行辦理建立信貸登記檔案手續,獲得信貸登記磁卡(或貸款證);申請貸款時必須持有信貸登記磁卡;金融機構將信貸業務過程產生的各種信息,及時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到所在地人民銀行數據庫。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可以在該系統實時查詢借款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對其他金融機構的負債、信用拖欠、逃廢債、經濟糾紛等信息。
銀行信貸登記系統的建立和運行對于加強我國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增強銀行的競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