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
在新課程改革的舞臺上,教師將扮演一個全新的角色。為了適應角色的需要,教師必須關注課堂行為的變化,改變自身教學行為,重新建構自己的能力結構。
從《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看如何駕馭【新課堂】
剛剛出版的《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一書向您闡釋了新課程中教師新的教學技能。本書是由原杭州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教育部國家課程改革專家組的核心成員傅道春和齊曉東共同編著的,這也是博老師的最后一本力作。
該書主要解決教師的教學操作層面的問題,為教師行為的改變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要素支撐,使其能靈活地駕馭“新課堂”。書中從教學技能的運用廈變化入手,通過大量第一手的課堂實錄,詳細分析了新課程對課堂常規教學的影響。包括課堂中知識結構的變化,課堂控制方式的變化,課堂常規經驗的變化以及新的課程環境的建立等,使教師明確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的過程,迸一步加深對塑造教師新角色重要性的認識。
《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用質樸形象的事例論述了教學技能的各種變化,尤其關拄教師人際活動的技能,提出教學中應該具有的傾聽技能、溝通技能,合作技能,只有認真傾聽才能頓悟學生生命的存在:只有敞開與接納才能很好地溝通;只有成為學生心目中的一員和同事的工作伙伴,才能取得師生、生生及教師之間有效的臺作。
教師要提高自己在新課程中的學習指導能力,不但要理解掌握新課程所倡導的理論和方法。還要把握好不同學習方式(如探究式學習、臺作學習)之間的關系,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書中還列舉了各種課程資源的類型,指出凡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皆可成為教學資源。教師掌握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技能,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會給教師,給課程、給整個學校、給學生的最后學習結果,帶來一些以往所不能帶來的好處。教師還應具有學習評價技能,它以確立評價目標、設計評價方案、恰當地進行評價、合理使用評價結果為基本要素。此外,書中還探討了教師的課堂組織管理技能與新課程教學設計技能的變化。
《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一書可作為新課程教師通識培訓的專項教材,也可作為新課程學科培訓的公共教材。
教師與新課程同行
參加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的學校普追感受到:新課程正在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正在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那么,新課程中教師行為將會發生哪些變化?《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一書的作者深入到一所實驗學校,在培訓教師,與教師對話、合作、交流及研究曲過程中,做了大量的教學案例實錄和教師行為訪談錄,通過進行教學反思揭示了教師的隱性活動,從而對教師行為發生的變化深入研究,提出許多發人深醒的啟示。
該書在前言中分析了教師的職業關注與期待已經發生了變化。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發展的需求,關注學生的個人尊嚴以及富有個性的學習等。教師對學生關注的不同,所引發的后繼活動和教育后果也不同。過去,一些教師比較關注學生智力的高低,往往按照一種智力類型去要求一群不同智力類型的學生。現在教師關注學生的智力類型,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處境與感受,并且教師的關注己逐步升華,形成以關注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的教育倫理觀。書中用豐富的案例和質樸的語言闡述了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包括教育理念的變化,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學情境的變化、學校生活的變化,等等,為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優秀的范例。
幫助教師走進新課堂
當教師“走進新課堂”的時候,才可以說真正“走進了新課程”;當我們通過“新課堂”來展示“新課程”的時候,才可以說真正實施了“新課程”。目前,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經歷著理想課程形態、文本課程形態、實踐課程形態和經驗課程形態的歷程。《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一書通過課堂行為的種種事實,以靈活輕松的體倒介紹和討論課程操作層面的教學闊題,以喚起教師主動學習參與的意識,實現課堂面貌的變化。
該書的編排采用了較為新穎的方式,設計了學習目錄——“走進新課堂”要解決的問題和主要問題柱索——“以問題為中心”學習引導兩種目錄,方便教師閱讀學習以及遇到問題隨時查閱。例如:學習目錄中包括“新課堂的設想”、“新課堂的建設”、“新課堂的管理”、“新課堂的評價”、“新課堂中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師需要的課堂支援”等六大部分,每一部分子目錄的提示中還專門標出了需要探討的問題。而主要問題檢索中則羅列了“新課堂里有什么?”“課堂應該具有哪些功能?”“教師課堂行為的類型育哪些種?”“如何評價課堂的參與程度?”等93個問題,適合教師研讀和參考制定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