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7日,卓越的民主運動活動家杜斌丞同志,在蔣介石、胡宗南匪幫的屠刀下壯烈地犧牲了。翌年10月9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反攻的隆隆炮聲中,陜甘寧邊區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隆重舉行追悼杜斌丞殉難一周年大會。邊區政府副主席楊明軒報告杜斌丞生平業績,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趙壽山先后講話。大家懷著無比悲痛崇敬的心情,對為和平民主事業英勇奮斗、為人民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杜斌丞沉痛哀悼,衷情贊頌。中共毛澤東主席親書挽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生。\"
篤信赤幟志彌堅
杜斌丞,原名丕功,字斌丞。陜西省米脂縣城人,1888年5月20日出生在一個破落地主家庭。7歲時入私塾,1905年到綏德中學堂讀書,1913年夏考入北京國立高等師范學校史地部。
1917年夏,杜斌丞畢業,謝絕了許多朋友的挽留,回到偏僻、落后的陜北,在榆林中學擔任校長。在辦學期間,他采用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實行的\"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的方針,改革舊的教育制度,增設新課程,傳播新思想;提倡科學民主,反對封建迷信;提倡革命進步,反對保守落后。特別可貴的是,杜不顧校內外保守勢力的反對,大膽聘請魏野疇、李子洲、呼延震東、王森然等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來校任教。在他的支持與鼓勵之下,這些老師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新文化運動。他當了10年校長,培養了一大批革命青年和愛國志士,其中就有劉志丹、謝子長、霍世杰、曹力如、王子宜、李力果等,后來他們都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和重要干部。
在大革命處于低潮、共產黨處于逆境之時,杜斌丞仍能分清大是大非,看到中國革命的前途。他說:\"中國革命的前途,取決于人民大眾的崛起,而人民大眾的崛起,完全依賴于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西安城里議論紛紛,有些青年一時分不清是非,看不清方向。杜斌丞則以鮮明的觀點引導他們說:\"你們要站在長線上(共產黨),不要站在短線上(國民黨);要站在前線上,不要站在后線上。\"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杜斌丞向楊虎城提出了\"聯共反蔣抗日\"的建議。在他的推動下,十七路軍和紅四方面軍達成了\"各守原防,互不侵犯\"的協定.從而粉碎了蔣介石妄圖使十七路軍與紅軍互相殘殺、兩敗俱傷的陰謀。
為了推動楊虎城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6年8月13日,黨中央派張文彬到西安籌建紅軍聯絡站時,毛澤東致信杜斌丞,信中寫道:\"虎臣先生同意聯合戰線,但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時機已熟,正抗日救國切實負責之時。先生一言興邦,甚望加速推動之力,西北各部亦望大力斡旋。救西北救華北救中國之偉大事業,愿與先生勉之。特派張同志專謁崇階,敬祈指示一切。\"毛澤東和共產黨對杜斌丞這樣看重和信任,使他的心情非常高興與激動。他接受毛澤東的指示,對張文彬的工作大力協助,并建議楊虎城委任張文彬為西安綏靖公署秘書。9月8日,張文彬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這樣寫道:\"我已與杜見過一面,他表現很好,除愿向楊方推動外,并可向孫(孫蔚如---筆者注)等盡力推動。我觀察他同我談話的態度均很誠懇。\"
西安事變前夕,杜斌丞針對蔣介石發動內戰,消滅紅軍、削弱雜牌軍的陰謀,向楊虎城提出了\"變三方對立為三方聯合\"抗日的建議。他對楊說:\"蔣介石調東北軍入陜,命令你和漢卿'剿共',意在三方對立,互相殘殺。在這種情況下,應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團結友軍,聯合紅軍,變三方對立為三方聯合,變互相殘殺為聯合抗日。\"這個建議對促成楊虎城和張學良團結抗日以至發動西安事變都起了積極作用。
雙十二事變,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蔣介石。當日,杜斌丞受命擔任政治設計委員會委員和陜西省政府秘書長。后又代表楊虎城參加了由周恩來主持的紅軍和東北軍、十七路軍三方組成的\"聯合辦公廳\"的工作。杜斌丞在西安事變中信任共產黨,依靠共產黨。周恩來到西安后,從國家民族最高利益出發,提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逼蔣抗日的方針。杜斌丞聽后當即表示衷心擁護。他敬佩地說:\"共產黨站得高,看得遠。\"毛澤東稱贊他是\"徹底的民主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最忠實的朋友\"。
為民主奔走呼號
1939年1月,國民黨召開五屆五中全會,制訂了\"防止異黨活動辦法\"等一系列反動政策,反共反人民的活動更為猖獗,使杜斌丞對國民黨蔣介石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看得更加清楚。就在這時,杜斌丞接連兩次收到國民黨陜西省黨部送來的國民黨員入黨登記表,拉他參加國民黨,均遭到斷然拒絕。
1940年7月16日深夜,國民黨特務如狼似虎,突然闖入杜家,以搜捕共產黨員為名抓走了杜斌丞的隨從杜良明和來訪的客人。這使杜斌丞異常憤慨:現在,我還是國民黨陜西省政府委員嘛,他們就事先不打招呼,派特務闖入我宅,搜我的家,抓我的人,真是無法無天,欺人太甚。翌日,杜斌丞怒氣沖沖地跑到陜西省主席蔣鼎文家中,怒斥特務暴行,據理要人。蔣無理以對,裝作不知此事,傳令讓杜將杜良明帶回。杜斌丞回到家中,仍然怒氣難平,當即揮筆疾書,給蔣鼎文寫信,堅決辭退省政府委員和其他一切行政名義。公然申明,與國民黨政府斷絕一切關系:\"不上衙門,不做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官。\"
從此時起,杜斌丞專心致志從事抗日民主運動,為民主四處奔走呼號,為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開始了新的斗爭。
1941年夏,杜斌丞到了廣西桂林,由朱蘊山介紹,會見了抗日反蔣的李濟深將軍,商定開一個秘密會議。為了安全起見,他們以游覽名義乘車到了城外李任仁家中。李是廣西參議會議長,是一位民主人士。在這里,杜斌丞和李濟深、朱蘊山、李任仁討論南北如何合作共同反蔣抗日的問題。最后制訂了一個計劃,組織南北各軍同時起義,包圍蔣介石,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與延安合作,堅持抗日。并決定由杜斌丞擔任西北方面負責人。后因種種困難,計劃未遂。
是年秋,杜斌丞又到了當時的陪都重慶。接觸的人士更為廣泛,其中有共產黨員,有愛國民主人士,也有國民黨上層人物。談論的問題也更加廣泛深入,政治視野也更加開闊。就在此時,經王炳南、屈武介紹,杜斌丞參加了秘密的革命團體\"中國民主革命同盟\"(即小民革),擔任陜西組組長。從此,杜斌丞開始了比較有組織、有計劃的抗日民主運動,革命斗志更加激昂。
1943年夏,在國民黨反動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的時候,杜斌丞到了云南省昆明。到后不久,就由周新民介紹會見了昆明中共地下黨負責人華崗,并經常聯系。又與老同學、著名人士張奚若多次深談。并走訪了西南聯大、云南大學的許多教授、學者,應邀出席了民主人士組織的座談會、報告會,結識了李公樸、聞一多、楚圖南、羅隆基、楊春州等知名人士,收獲甚富。他第一次參加民主人士座談會就引起巨大反響。
1943年冬,杜斌丞由朱蘊山、韓望塵陪同到了成都,與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等人會晤交談。他針對民盟內部成分復雜、思想混亂的情況,向張瀾主席明確進言。杜斌丞的西南之行,對于促進西北與西南民主力量的聯合,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為發展大后方的民主運動作出了寶貴貢獻。
\"屢作罪言安復危\"
1946年1月31日,政治協商會議閉幕后,杜斌丞審時度勢,決定返回西安,迎接新的斗爭。
中共周恩來副主席對杜斌丞回西安后的安全問題十分關心,特約他晤談。周恩來指出:\"胡宗南正在準備進攻延安,西安的環境日趨惡化。你在反動派面前的目標太大了,你回西安難免有遭到叵測的危險,你可先到上海工作一個時期嘛。\"稍頓,又說道:\"你是革命的教育家,如果從事革命的教育事業,在培養人才方面不是也能作出偉大的貢獻嗎?\"
杜斌丞聽了周恩來十分關懷誠懇的勸告非常感動。但他還是激動地表示:\"周先生!國家已經到了這個關頭,我怎么能坐到后方按兵不動?西安是延安的大門,我不去進行抵抗就太便宜敵人了。我想了很久,我熟悉那里,那里也需要人,我應該回去。\"杜斌丞如黃鐘大呂一般的慷慨之言,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使周恩來和在場的同志無不為之動容。
2月4日,杜斌丞由重慶回到西安。為了加強對民主運動的領導,首先調整和充實了民盟西北總支部。經過這次調整,主任委員仍是杜斌丞,委員有楊明軒、王菊人、成伯仁、李敷仁,秘書長楊子廉。總支部下設立了組織部、宣傳部和青年、文化、婦女、財務、國內聯絡五個委員會。為迎接新的斗爭作了組織領導準備。
杜斌丞根據周恩來關于積極從事大后方的輿論宣傳工作,大力擴大民主救國思想影響的指示,同楊明軒等一起首先創辦了《秦風·工商日報聯合版》(以下簡稱《聯合版》),由成伯仁任社長。之后還創辦了《老百姓報》、《新婦女》、《文化周報》、《農村周刊》等報刊。
在這些報刊中,戰斗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是《聯合版》。它高舉民主主義革命的旗幟,把斗爭矛頭直指國民黨反動派,敢于為老百姓說話,敢于反映民盟的政治路線。許多文章,切中要害,猛擊時弊,使國民黨反動派十分頭痛與懼怕。
杜斌丞回到西安后的第四天,即2月8日,他就以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的名義在《聯合版》發表長篇談話,針對蔣介石要求修改政協會議決議的反動圖謀,向蔣介石公開宣戰:\"本人對民主運動向具熱忱,去年(1945年)十月民主同盟代表大會上,已將我選為中央常務委員。個人既擁護民主政治,至愿民主運動日趨展開,使中國迅速實現民主的新國家。\"
從此之后,在西北,以杜斌丞為中心的民主力量與蔣介石、胡宗南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復雜。圍繞著對《秦風·工商日報聯合版》的壓迫與反壓迫的斗爭一天比一天緊張激烈起來。
西安國民黨反動當局開始時不準許各大商戶在《聯合版》上刊登廣告,不準許老百姓訂閱《聯合版》,企圖從經濟來源上卡死《聯合版》。達不到目的,特務機關就給報社寫恐嚇信,在信封中裝上子彈威嚇,揚言要搗毀《聯合版》。然而報社職工,無所畏懼,堅守崗位,《聯合版》照常出版。
威嚇不靈,大打出手。3月1日,西安國民黨反動當局糾集一群特務、流氓、暴徒舉行反共、反蘇游行,并趁機搗毀了《聯合版》報南院門營業部。報社職工無比憤慨。他們在杜斌丞的指示與鼓舞下,頂住壓力,堅持工作。第二天報紙照常出版,并發表了《為特務搗毀本報謹向社會控訴》的社論,號召各界人民奮起聲援。
國民黨反動派迫害《聯合版》報的暴行激起西北及全國人民的極大義憤,全國各地給報社的聲援和慰問信多達3000余件。郭沫若、沈鈞儒、茅盾等人也致函慰問,熱情鼓勵:\"貴報為西北民主堡壘,日遭忌視。然擁護貴報之人固遍于全中國,尚望再接再厲,共同爭取民主自由之實現!\"
西安和全國各地愛國民主人士對報社的慰問和鼓勵,更加激發了全體職工的斗志。同時也使國民黨反動派越發恐懼與仇恨,開始對報社工作人員進行人身迫害。
3月初,西安特務頭子王超凡,在鐘樓附近故意用汽車撞倒《聯合版》報編輯部主任梁益堂。
3月19日,《聯合版》報記者楊賓卿在夜間回家途中被特務分子毆打致傷,并狠毒地在眼中塞滿了石灰。
3月27日,國民黨西安反動當局又指使特務在《聯合版》報社冰窯巷印刷廠偷偷放置了三顆化學燃燒彈,企圖燒毀印刷廠,傷害工作人員,阻止報紙出版。但由于報社職工警惕性高,及時發現排除了,敵人陰謀又遭失敗。
圖窮匕首見,敵人大開殺戒。4月23日,報社的法律顧問王任,因聯合二十多名進步記者發表談話,公開譴責特務破壞言論自由、毆打記者的暴行,刺痛了敵人的心窩,竟被惱羞成怒的敵人誣以\"吸食毒品\"的罪名秘密殺害。5月1日,在西安街頭,特務又綁架了民盟西北總支部青年委員會主任、《老百姓》報主編李敷仁,槍殺于咸陽塬上。白色恐怖越演越烈。
就在此時,蔣介石到達西安部署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胡宗南為了給主子一點面子,下令《秦風·工商日報聯合版》停刊。報社的幾位主要負責人被迫撤離。只有杜斌丞、王菊人等留在西安,堅持斗爭。
\"敢以空拳抗萬鈞\"
中國民主同盟西北總支部的機關報《秦風·工商日報聯合版》被國民黨反動派扼殺了。其他幾個愛國進步報刊《老百姓報》、《文化周刊》、《農村周刊》和《新婦女》也都被迫停刊。王任、李敷仁被敵人殺害。西安古城,亂云飛渡,白色恐怖,人心惶惶。但是,杜斌丞\"固持正義驚群丑,敢以空拳抗萬鈞\"(謝覺哉詩),誓與敵人周旋到底。
在重慶的王炳南深知杜斌丞在西安的處境日益惡化,特派王彥亭去西安轉告杜斌丞盡快撤離。
1946年4月28日,王彥亭趕到西安,當即去王家巷向杜斌丞轉告了王炳南的意見和勸告。杜聽后只說了聲:\"知道了,謝謝炳南先生的關心。\"但無撤離之意。
5月2日,王彥亭聞知李敷仁被國民黨特務槍殺的消息后,更感到杜斌丞的處境太危險了。因此于5月5日凌晨又冒險到了杜家勸其撤離。杜聽了,嚴肅地說道:\"我不能走。即使有再大的危險,我也決不能離開。我要對革命負責。革命就免不了有犧牲。你趕快去南京告訴炳南先生,對于李敷仁被殺事件,要民盟中央向蔣介石政府提出嚴重抗議,決不能便宜了敵人。\"
6月,全面內戰爆發后,國民黨反動派的槍口不僅對著解放區的共產黨、解放軍,而且對著國統區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7月11日,國民黨反動派指使特務在昆明暗殺了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李公樸。7月14日,用同樣的手段又暗殺了西南聯大的教授聞一多。8月,在西安,國民黨反動派又將民盟西北總支部的杜斌丞、楊明軒、王菊人、成伯仁等一百多人列入加害的黑名單。杜斌丞的處境進一步惡化,但他巋然不動,繼續堅持戰斗。
9月某日傍晚,杜斌丞從高桂滋家中辦事出來,在街上正好碰上原楊虎城的機要秘書周梵伯。周大吃一驚,忙把杜引到他家地下室,點亮煤油燈,并吩咐妻子到門口觀察動靜。在燈光下,周梵伯看到杜先生的額頭上增添了幾條細長的皺紋,頭發脫掉許多,身體也消瘦了。唯有那兩撇布瓊尼式的胡須還是那樣挺拔,那一雙慧眼還是那樣炯炯有神,他不禁黯然地說道:\"杜先生,我從孫蔚如、王宗山口中得知,你的處境相當危險啊!俗話說得好,好漢不吃眼前虧。我的意思,你還是暫時離開西安為好,免遭特務暗算。\"
杜斌丞聽了,捋著自己的胡須,深沉而堅毅地說道:\"許多同志都勸我暫時離開西安躲一躲,大家都是好意嘛。可是我不能這樣做啊。\"稍頓,他又緩緩地說道:\"歷來取勝之道,莫過魁首身先士卒,鎮定自若。我是民盟西北組織負責人,如果只圖個人安全,怎么能實現民主救國呢?又怎么能為大家做出榜樣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歷史無情地考驗著每一個人的生命。生命應當有價值,價值就在于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子孫后代嘛!\"
兩個人敘談了兩個多小時,走到大門口握別時,杜又十分關心地說:\"我知道,你的處境也很困難,但不要悲觀。我相信,天快亮了!\"杜又用右手指了指延安方向,意味深長地說:\"北斗星就在北邊噢!\"
縱論民主氣如虹
1947年初,隨著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的節節推進,國民黨反動派對民主人士的壓迫也日甚一日。1月中旬某日,民盟西北總支部駐甘肅特派員吳鴻賓,感到政治環境日趨嚴峻,工作難以開展,特派吳劍夫去西安向杜斌丞匯報情況,請示方針。吳劍夫1月30日抵達西安,2月1日,陰霾蔽空,逆風怒號,街上行人極為稀少。天麻麻亮時,吳劍夫來到王家巷32號。走進后院,看見屋廊下站著一位精神矍鑠的慈祥老人。他的相貌、身材、舉止,特別是兩撇向上翹的胡子,和吳鴻賓交待的體貌特征完全一致。急忙走上前去向杜鞠躬致意。說:\"我是從蘭州特地來看您的。\"
杜安祥地說:\"謝謝,到屋里談吧。\"
吳劍夫說明來意后,把吳鴻賓給杜斌丞的信遞上。杜仔細地閱讀后,劃了一根火柴把信燒掉。說道:\"我們也非常關心甘肅的同志們。你談談情況吧。\"
匯報時,杜斌丞一直專注地聽著,沒有插過一句話。聽完匯報后,他走進書房里間拿出兩本油印的書遞給吳劍夫。說道:\"你先看看這兩本書,里邊重要的章節可以多看幾遍,心里要牢記。白天你不要出去就在這里看書,天黑后你再回去。有些問題我們明天再談。你明天可早一點來。\"
吳劍夫謙恭地不住點頭稱好。雙手接過書一看是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和《論聯合政府》。這是他第一次讀毛澤東的著作,心里感到有說不出的神圣和興奮。一個人像饑牛吃草似的貪婪地閱讀了一天。
翌日,天未大亮,吳劍夫就來到杜家。早點后,杜斌丞首先詢問吳閱讀毛澤東兩本書的情況,要點記住了沒有。吳作了詳細匯報,復述了兩本書的重要內容。杜聽了滿意地說道:\"你的記性很不錯嘛。回去后,可以把書中要緊的話向甘肅的同志們講講,這是建設新中國的指針啊!\"
談話是從蔣介石召開偽國大開始的。杜斌丞說:\"蔣統治中國的政治基礎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他正坐在火山口上,給自己敲著喪鐘,他崩潰的日期不遠了。中國正處在黎明前短暫的黑暗階段。\"
在談到中國共產黨時,杜斌丞神情昂然,雙目炯炯,他興奮地說道:\"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是真正為人民大眾謀福利的革命。我們民盟和共產黨合作,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反對蔣介石的獨裁專政,反對美國支持蔣介石,這是堅定不移的方針。\"
在講到甘肅民盟的工作問題時,杜斌丞指出:\"我們要和回、漢、蒙、藏同胞中有代表性的,不滿國民黨、蔣介石的頭面人物廣交朋友。要和各行各業中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廣交朋友。現在,青年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蓬勃開展起來了。這是反對蔣介石的一支生力軍,我們要響應,要聲援,配合青年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要揭露蔣介石的內戰陰謀,擾亂他的反革命部署,叫他們疲于奔命,叫他們經常患頭痛病,患牙痛病。\"
這次談話,是杜斌丞在3月20日被捕前最長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談話。
\"為有犧牲多壯志\"
到了3月,杜斌丞的處境進一步惡化了。民盟中央對他的安全極為關懷,連發幾封電報催促杜斌丞到南京參加重要會議。去不去?撤不撤?杜斌丞找來組織部長王菊人商量決定。
王菊人鄭重說道:\"現在形勢險惡,蔣、胡匪幫對君的壓迫更甚。我認為,我們在國民黨特務的層層監視之下,欲有所為而不能,只有離開西安為上策。\"
杜斌丞搖搖頭說道:\"陜西當局決不會讓我走的。我在危難之時也不能為求一身之安全而置諸同志于不顧。你為其易,我當其難。你走吧!我是決定不走的。\"
杜勸王走,王勸杜走,杜關心王的安全,王關心杜的安全。結果,誰也沒有說服誰。最后,王菊人只好堅定地說道:\"好吧!杜先生既不走,我也決不能舍你而去,那我也不再說走的事了。\"
3月18日,即胡宗南部隊攻占延安的前兩天,蔣介石被一時虛假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急忙電令胡宗南、祝紹周:\"據報,杜斌丞、白伯英、王菊人等通匪有據,速即查辦。\"
中共中央調查部直屬西安情報處處長王超北,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對杜斌丞的安全也極為關注。當他得到這一情報后,當晚冒著極大風險,從王佑民同志的院內經過偏門進入杜家,通報了上述情報。杜斌丞聽了仍很鎮定。他說:\"這是意料中的事情。斗爭難免有犧牲,我決不能讓蔣介石的恐怖手段嚇倒。\"王超北力勸說:\"蔣介石、胡宗南是一伙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什么壞事都能干得出來,你應該立即離開西安躲避一下,我們也可以幫助你去延安。\"但杜斌丞沒有接受王超北的建議,他堅決表示:\"我決心迎接蔣介石、胡宗南的挑戰,決不離開西安。\"
杜斌丞錯過了最后一個撤離時機。預料中的不幸終于發生了。
3月20日,即在國民黨軍隊攻占延安的第二天,杜斌丞不幸被捕。杜的戰友王菊人和隨從杜良明也在同一天被捕。杜斌丞被捕的當天夜里,與王菊人一起,由西安警察總局秘密轉押到新城東北角西安反動當局關押重要政治犯的秘密牢房。杜與王對門而居,長達半年。
國民黨反動派對杜斌丞的看管極為嚴密。由兩個特務和一班士兵看守。牢內漆黑一團,黑白不辨。只給一個瓦罐,大小便均在室內,臭氣熏天。飲食更為惡劣,無菜,無鹽,頓頓挨餓。在骯臟的環境和惡劣飲食的折磨下,杜斌丞的身體受到嚴重摧殘。但在敵人的法庭上,杜斌丞則正氣凜然,據理抗爭。
身陷囹圄,不忘革命。杜斌丞通過教育與感化爭取過來一個監獄看守王宏勛,通過他與獄中王菊人和獄外的戴銘九、高憲斌、高建白、高元白等同志互通信息,布置工作,鼓舞戰友,堅持斗爭。他在給王菊人的紙條上這樣寫道:\"我今年六十歲了,好像一輛破車,出了這門也不能用了。你要好好排解,勿傷身體,為革命事業好好努力。\"并附詩一首《牢中慰問同難王菊人同志》:
國家正多難,南冠到此城。
望門思張儉,慷慨感后生。
我志非石轉,君心比月明。
衷懷誠怛怛,自足慰我情。
當杜斌丞聞悉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威逼潼關時,驚喜萬分,興奮不已,遂吟詩賦詞抒發革命者之豪情。可惜無法保留,王菊人只記得后三句:\"漢家旌旗滿潼關。為問元戎今何在?不掃樓蘭誓不還。\"
10月5日,即杜斌丞犧牲的前兩天,他給表弟高建白寫了一信。誰知,此信竟成了他的最后遺書。全文如下:
建白弟鑒:
近日此間情況惡化,事急時迫,未知前致居恭(杜斌丞大兒媳---筆者注)之函,已否轉達?兄困幽數月,諸病交作,日益沉重。每思三十年來無日不為民主而奮斗。反動誣陷,早在意中;個人生死,已置度外。彼獨裁暴力,雖能奪我革命者之生命,絕不能阻撓人類歷史之奔向光明,終必為民主潮流所消滅也。惟望人民共起自救,早獲解放自由,則死可瞑目矣。請轉告諸生至友,共同努力,以期實現合理平等之社會國家,則公理正義,自可伸張于天地之間。居恭遭遇至苦,弟應多去照料;并通知鴻模(杜斌丞次子---筆者注),此時不必返陜。良明隨兄受害,令人憫痛,現在究押何處?設法營救為要。嗚呼!悲憤交集,言不盡意。吾弟知我最深,務須珍重。信及款襪,均已收到。
兄斌
十月五日
蔣介石在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連遭失敗、一百多萬軍隊被殲的情況下,氣極敗壞,更加緊了對民主力量的摧殘與鎮壓。10月6日,國民黨南京政府嚴令胡宗南、祝紹周迅速殺害杜斌丞。7日凌晨,特務蔡劍鋒和看守所長楊克剛低聲叫道:\"杜先生,請起來,要搬到別的地方去。\"
杜驚醒問:\"現在是什么時間?\"
特務:\"早上五點多鐘。\"
杜斌丞立刻明白了:現在搬什么家,我上路的時間到了。
他神色從容,泰然自若。他起床,穿上棉衣,長袍,系好扣子,戴上禮帽,習慣地捋了捋兩撇上翹的胡子,緩緩邁出牢房。特務們將他用繩捆綁,架上囚車。
杜斌丞頂天立地,正氣凜然。面對暴虐,一路上大罵蔣介石、胡宗南:\"你們能逮捕我,能屠殺我,但總不能挽救你們自己垂死的命運。你們等著吧,總有一天,你們要受到人民的公審!\"
杜斌丞的犧牲,激起全國人民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大憤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對蔣介石、胡宗南提出嚴重抗議,對杜斌丞沉痛哀悼并給予崇高評價。
1948年2月,周恩來同志在陜北接見米脂縣縣長姬伯勛談到建立杜斌丞圖書館問題時,他深情地講了這樣一段話,對杜斌丞同志的一生作了極高的評價:
斌丞嘛!是一位堅貞的革命戰士,是魯迅式的共產黨員,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奮不顧身地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那激昂慷慨的維護民主的言論,臨危不懼的大無畏精神,蔣介石害怕他,人民需要他。他生的偉大,死的偉大,正氣磅礴,足可千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