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半個多月,深滬A股市場持續走低,而且明顯跌破了今年上半年形成的上升通道。中國人民銀行提高商業銀行準備金比例,顯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出現了拐點。而外資大量進入中國,卻無法惠及股市,也算是世界少見的情況。
投資者結構有所變化
在A股的下跌中,上證指數的下跌態勢更為明顯。上證指數跌破了1460點之后,按照圖形估算,大概有150點的跌幅,那等于是要跌到近兩年來的最低點。相對來說,成份股指數表現還算是較為強硬。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股市發端以來,無論深滬股市,歷來都是所有股指數走勢好于成份股指數,這是中國投資者結構造成的。由于缺乏大型專業機構投資者,游擊隊式的投資者和投資方式占了主導地位,大企業和股權穩定的企業股份被規避,所以造成了這種情況。今年以來,深滬股市大企業表現好于中小企業,說明中國股市投資者結構正在出現一些變化。這種變化,看來將會主導未來很長時期股市的走勢。
另外一個趨勢,是中國社會投資增長繼續保持高速度。以前我們曾經討論過中國股市和直接投資的關系,這一點對觀察中國股市其實非常重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擁有大量食利階級,這些人的特點,是財富并非自己掙來的,而是通過上一代繼承下來的。這些人大多數并不直接掌握這些財富,往往通過信托投資收益人的方式享受財富。即使不是這樣,第二代第三代富豪,也多不愿意進行直接投資,而傾向委托專家管理資產。所以歐美股市投資資金相對穩定,并和經濟往往成正相關關系。
中國的情況相反,幾乎所有有錢人都是通過自己奮斗獲得財富。這些人最大的特點是比較自信,因而更傾向于自行投資,而且資金在多個不同區域中快速流動,因此造成中國股市和經濟的復雜關系。以前和一些專家討論這個問題,他們認為這種特點即使不是中國股市的主要特征,也是造成中國股市走勢怪異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中國股市主要仍然靠民間資金支撐。比如今年中國民間投資增長超過兩成,比前四五年大幅增加,但絕大部分進行了直接投資,而股市沒有收益。
影響股市的因素大大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提高商業銀行準備金比例,意味著央行的政策趨勢是收緊銀根,緊縮貨幣發行。這個操作動作雖然力度不大,但因為是貨幣政策的“拐點”,所以對市場會造成一定的沖擊。
過去幾年,中國零售消費指數都是負數,今年首次出現連續上升,上半年累計為0.6%。而中國M1和M2貨幣增長都達到二成,比過去幾年明顯增加。這些都是央行采取微調行動的原因。
最近,外國政府和金融界都在敦促中國放開人民幣匯率,使人民幣匯率自然上升。海外有些金融專家估計,人民幣匯率比應該保持的位置高出40%,他們認為這是近年來中國出口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專家認為,近兩年流入中國的外資當中,有約200億美元屬于貨幣投機資金,這類資金希望通過人民幣增值,來達到盈利目的。
這也是一個非常古怪的現象。因為在其它國家,如果外資涌入,一個最大的特點是股市大幅上升,如美國“9·11”前的情況。但中國沒有出現這種現象。一般而言,貨幣投機資金首先看準的是債券市場,因為這類市場風險較小??上?,中國人民幣國債市場不對外資開放,企業債市場也對外資封閉,甚至股市也是封閉的。所以,如果真有大量投機資金進入中國,卻沒有利及債市和股市,中國股民徒呼奈何。
有意思的是,這些投機資金哪里去了?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或許這些所謂貨幣投機者并不存在。但是,對人民幣升值的普遍預期,無疑會促進外資流入中國,或許是投入了房地產,或許是其它一些長期項目。但幾乎可以肯定,沒有投入更容易流動的股市和債市。這種現象不盡合理也令人費猜疑。
但無論如何,未來兩年,中國股市投資者所面對的是更為復雜的大環境,除了以前國內的因素,又加上了國際因素,風險增加,大家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