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我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難做,尤其是初一班主任工作更難做。因為學生到了初中,學習科目的增加、學習環境的改變,使一部分同學手足無措,難以適應。由于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在學生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因此如何盡快搞好這一銜接,是擺在每一個班主任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走近學生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每位學生的背景各不相同,性格愛好各異,這就希望初一班主任更多的了解學生,走近他們的生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然而,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常常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使師生之間產生距離,阻礙了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因此,如何彌合這條鴻溝,是初一班主任工作的當務之急。要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應放下架子,主動地接近學生,與他們交流,和他們談心,讓學生把自己當成朋友,聽取他們的意見,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中建立起有活力的班集體。總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銜接的關鍵。
二、注重情感教育,把摯愛獻給學生。
班主任對學生要尊重和關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學生,把摯愛獻給學生。
[案例] 2000年秋,我擔任一年二班的班主任。我班有一名叫x x x的朝鮮族新生。他早晨經常遲到,并且上課常常睡覺,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且心事重重。由于漢語說得不好,所以他不愿與同學交流。于是我走訪了x x x同學的家。令我吃驚的是,他父親體弱多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去韓國打工,多年音信皆無。身材矮小的x x x失去了母愛,每天又要做飯、劈柴,承擔所有的家務勞動。這時我才明白:小小的x x x生活得多艱難啊!在班會上,我把這件事講給同學們聽,并召開了“獻愛心、送溫暖、在逆境中戰勝自我”為主題的班會,鼓勵x x x同學在逆境中站起來,教育學生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困難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我率先垂范,號召全班同學都來幫助他。有一名女同學親手做了坐墊送給他,大家經常到他家幫他擔水、劈柴、做家務。x x x感動了,他的父親也感動了。從此,他不但不遲到了,反而比班里的同學來得還早,并主動為班級做好事,學習也更加努力了。
實踐證明:教育是愛的事業,愛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尊重學生、服務于學生,這樣剛剛跨入初中的學生才能排除困難,健康成長。
三、因材施教,講究批評藝術。
學生在成長中,難免有缺點和錯誤,尤其初一學生更是如此。班主任在工作中,經常要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教育學生要做到誠愛、準確、適宜、科學。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會事與愿違,嚴重時會激化矛盾。
[案例] 1999年,我教的一年一班有個男學生叫x x,在小學時就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小團伙,野蠻、霸道,讓所有老師頭痛。他經常面對的是老師的訓斥、同學的責備,早已失去了上進心,自暴自棄,吸煙、酗酒,經常和社會上一些人勾結,打仗斗毆。但他特別好展示自己,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面對這樣一名全校關注的學生,我想一味的批評訓斥對他已不起作用,不如采取激勵式的批評方式。首先,我詳細了解了他的情況,利用他好展示自己,組織能力強這一特點,先任命他為班長,找時機指出他的優缺點,并及時表揚或委婉地批評,幫助他樹立自信心,指導他該怎樣做。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信任,他仿佛是暗室中的小苗得到了陽光的沐浴,變得生機勃勃,欣喜萬分。從此,他嚴格規范自己,揚長避短,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陋習,還協助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潛移默化的班主任工作,成功地矯正了x x同學任性、霸道、暴躁等不良性格特征。
綜上所述,讓學生點燃希望之火,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用熾熱的愛去感染每一名學生,尤其是初一新生,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鐵力市第12中學)
責任編輯/倪軍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