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我國的國情現狀出發,得出了中小企業才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重點的結論,而目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我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最突出矛盾,要解決其融資難問題,就需要從政策上對其扶持,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以及增強其自身素質。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要素;風險;金融機構
一、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特點、地位以及融資現狀
1. 中小企業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主體。中小企業(SME——smallandmedium sized enterprise)其實還是一個相對的、模糊的概念,對其界定尚無完全統一的標準,但大致來說就是那些企業規模較小、在行業中不占支配地位的那些企業。我國的中小企業類型大致包括:鄉鎮企業、民營科技企業、國有中小企業、集體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和三資企業等,它們相互之間又有一些交叉。其中,個體私營企業占77%左右,集體企業占20%左右。
據統計,目前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國的60%和40%左右。1999年,我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中小企業創造的總產值為41124.8億元,占相同口徑工業企業總產值的56.6%,可見,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解決就業及推進城鎮化方面具有大企業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的中小企業除了具有中小企業的一般共性特點如:生命力頑強,制度創新優勢等之外,還具有和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個性特點:(1)資本和技術構成偏低,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2)數量眾多,分布面廣;(3)投資主體多元化。
根據赫克歇爾——俄林要素稟賦理論可知,在國際競爭中一個國家產業的競爭力取決于其產品的成本水平,成本越低競爭力越強;而一個產業在特定的時期內成本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該產業是否充分利用了本國相對應時期的比較優勢,而比較優勢又決定于一國的要素稟賦結構。目前,我國要素稟賦結構的現狀是資本相對短缺,勞動相對豐裕,因此,我國符合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投入結構一定是勞動相對密集的。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自身特點又決定了處于該產業的企業一般都是中小企業。從而在我國中小企業比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更符合我國現階段的比較優勢稟賦結構,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理應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2.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中小企業融資,其實質就是對資金這一稀缺資源的配置過程,也就是對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來最大限度地減少資金浪費和實現資金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式獲取資金: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是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留存盈利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外源融資是企業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閑置資金,使之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
從我國目前狀況來看,中小企業內源融資狀況是很不盡人意的:(1)中小企業分配過程中留利不足,自我積累意識差;(2)在稅收政策上,由于新稅制的實施,中小企業失去了往日的稅負優勢,內源融資“源”水枯竭;(3)折舊費率過低,無法滿足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更新改造的需要。
內源融資的成本一般低于外源融資,但現代經濟社會中的企業僅僅靠內部積累是難以滿足全部資金需求的。所以在經濟日益市場化、信用化和證券化過程中,外源融資成為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方式。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的根本區別在于資金的所有者(或提供者)并不親自參加企業的日常管理活動,從而資金的使用者與提供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帶來一個激勵(委托——代理)問題。
外源融資又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包括股權融資和企業債權融資兩種方式,它是資金使用者與資金提供者直接交易的融資方式,但由于其融資的高交易成本使得我國多數中小企業還只能在直接融資市場之外徘徊;間接融資是通過金融媒介進行的融資。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來完成融資過程,因而成為我國中小企業主要的外源融資選擇,但由于經營規模的限制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不成熟,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之路也是遇到了重重困難:(1)銀行信貸投入量少,且在投向上偏向國有企業;(2)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使企業融資難;(3)中小企業抵押擔保難落實;(4)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不健全、實力弱、服務滯后;(5)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和缺乏信用觀念,也影響其融資能力。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障礙分析
1.在中小企業外源融資的過程中由于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和信息不對稱,從而產生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通常,在企業經營狀況方面資金的使用者(或企業的經營者、代理方)比資金的提供者(委托方)擁有更多的信息,他(們)就有可能利用這種信息優勢去為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而損害到資金提供者的利益,使資金提供者承擔過多的風險,這就是一般所說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在直接融資中就體現為購買企業股權和企業債券的資金提供者無法以低成本得到高透明度的中小企業經營信息,所以為了補償其投資風險,在讓渡資金時會要求很高的風險補償,也就使中小企業在直接融資中必須支付遠遠高于大企業的資金成本,從而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了高交易成本的障礙。在間接融資中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由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在經營透明度和抵押條件上的差別,以及貸款的規模經濟性,大型金融機構通常更愿意為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就使中小企業融資狀況更加惡化。
2.國家對中小金融機構政策導向偏差和貸款市場的不成熟。與大型金融機構不同,中小金融機構更愿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這除了它們由于自身資金規模的弱小限制了它們向大型企業融資的能力外,主要是因為中小金融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方面具有大型金融機構所不具備的信息優勢。但由于國家長期以來不重視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并且多數時候不允許其存在,這就很難形成一個健全的中小金融機構監督機制。另外,由于國家對市場進入的嚴格限制和傳統上經營范圍條塊劃分的殘余,使得中小金融機構經營混亂,不能很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高度壟斷的貸款市場也限制了中小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的能力,直到1999年國有四大銀行仍然占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銀行業的高度壟斷減少了中小金融機構能夠獲得的金融資源,而大銀行又不愿經營中小企業業務,這就必然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現象。相比較而言,我國臺灣地區在銀行中設有中小企業金融部,則有效的細分了市場,很好地服務了中小企業。
3. 中小企業現代企業制度觀念的缺乏。我國中小企業組織水平和產業水平的普遍低下也增加了融資的風險以及資金利用的低效。各企業間沒有形成一個專業化的高效的社會大工業,而是各自為政,相互重疊,使銀行無法借助完整的企業組織鏈來發揮融通資金的作用,導致社會信用資源緊張。中小企業普遍低下的管理水平也影響了其良好融資信用的建立。企業管理人員的非規范化行為在我國中小企業中表現得相當明顯。中小企業的低資信等級增加了資金提供者的資金損失風險,使很多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只能“望而卻步”。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方法
1. 要把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并為之創建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正如前文所述,我國的中小企業比大企業更具比較優勢,在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因此,政府應該對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重新界定和劃分,認真分析我國的要素稟賦結構,把中小企業確定為我國21世紀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并要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的法律環境,取締對中小企業的不合理收費,建立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健全社會服務體系。另外應該完善二板證券市場,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讓更多的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去尋找資金,同時這也可敦促中小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2003年初頒布并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將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并將對日后中小企業的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2.大力發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以及建立一個有效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既然中小企業才是符合我國要素稟賦結構特征的戰略重點,而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又以大量中小金融機構為其提供融資服務為前提,所以建立一個以中小金融機構為主體的金融體系就成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其具體措施包括:(1)對非國有金融機構開放市場,以增加金融體系中競爭的程度;(2)完善中小金融機構的監管法規、制度和監督體系,對中小金融機構加強監管,督促它們改善自己的經營;(3)對現有中小金融機構進行經營機制轉換,其目的在于消除政府干預,促使金融機構實現真正的商業化經營。另外,進行制度創新,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提供一條通道,也是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一個關鍵。可以采取許多中小企業聯合的辦法來贏得信用擔保,并且這樣可以利用聯合組織內的企業之間的互相監督來降低融資的道德風險;也可以設立信用擔保基金來專門從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并且可以通過對中小企業的擔保合同進行保險來減少和分散貸款風險。這樣就可以建立起一個多層次的銀企保一體化信用擔保體系,使中小企業融資得到有效擔保。 3. 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素質,改善自身融資能力。隨著我國WTO進程的進一步深入,為了參與國際競爭并求得生存和發展,中小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利用當前國民經濟戰略性調整的契機,轉變經營機制,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合理有效地使用資金,實現投資和融資的良性循環,同時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真正提高企業的贏利能力。這樣才能降低融資風險和提高企業的資信等級,從而也就能降低銀企之間的交易成本。
四、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作為我國最具比較優勢的企業主體,所以理應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所以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就尤顯其重要性。我們應該大力進行制度創新,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對中小企業進行政策和信用上的扶持,才能真正改善其融資狀況,促進其良好發展,從而為我國經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和中小企業融資.經濟研究,2001,(1).
2.林毅夫.金融業如何關心中小企業.新企業,2001,(4).
3.黃欣.從赫克歇爾——俄林要素稟賦理論看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經濟師,2002,(6).
(作者簡介: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