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協同時代的采購價值需要再次定位,由眾多企業構建的供應之鏈,應該從協同采購這個企業價值創造的起點出發
采購有什么好講的?這不是一兩個人的態度。采購不就是把需要的物資準時、低價地買回來嗎,這是大多對采購職能的反應。如果再細致一點,有些采購人員會進行以下的采購過程規范:明確需求;確定規格;搜尋供應商;供應商評估;招標或談判;合同管理;貨物接收;供應商審計。針對以上采購流程來講,如果把每一個環節做到位了,采購這東西就已經不太簡單了。
也許,一些采購人員說我的目標是完成采購成本控制,流程這東西好看不好用。比如我是談判高手,通常會把采購價格會殺到見底,可往往要為此付出質量的代價和生態環境的代價!有人說質量不好就換供應商,當你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晚了,企業此時由于質量問題已付出了代價。如果有人在意地計算這些代價,與采購的價格節省之間的數量關系的話,可以肯定你壓低的5%的采購價格受益,遠遠低于由于質量事件所造成的35%的銷售下滑、投標失敗和商譽損失。簡單以價格為目標的采購模式,越來越不符合如今這個市場環境了。價格與質量的矛盾沖突,似乎不可調諧.而這只是有關采購的問題一角。
看來面對采購這個企業價值創造的起點,我們需要有新的認識和評價,需要對采購的價值再次定位.
我們對采購的認識歷經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滿足生產的需要,那時,采購部的人滿天飛,出門拿著三雙鞋,穿一雙,背一雙,補一雙。采購的這個發展階段跨越得時間很漫長。接著進入第二個階段,采購除了要滿足生產需要以外,還要承擔降低成本的重任,這時,采購也就進入了以談判英雄為核心的時代。中國的酒文化能夠有今天的燦爛,也許正是采購部的精英們不知不覺中建立的奇功。很快,采購在酒令中走入新的階段,但這還不能算作第三個階段,只是進入了新階段。原來東西越來越難賣了,于是乎這世界發生了微妙變化,喝酒買單的人顛倒了過來,供應商低下了頭,立于臺階之下。終于,采購人員攜多年來的怨氣,再次將中國的酒文化推到了極致,此時,談判能力被酒量所代替。
總算,第三個階段小荷才露尖尖角,這就是伙伴時代,英文叫Partnership。由于大家明白了,價格這刀砍下去,流血的是別人,疼的卻是自己,雙贏成了這一時代的主旋律。但很快,簡單的利益分享可能還不夠維持生存與發展的要求,更無法面對慘烈的競爭,尤其是國際化的競爭。
第四個階段旋即而下,協同的時代到了,盡管大多數人還未能明了。也許,它來的快了些。當我們面對國際競爭,事態有了新的變化。我們知道企業不是孤立的,它一定有上家和下家,企業之鏈環環相扣,這是物料供應之鏈、這也是價值傳遞之鏈,他們相互依存。在采購的伙伴時代,采購來源由多源走向單源或雙源,為的是彼此共存發展,相互支持,共度難關。而且逐步呈現資本聯姻的趨勢,此舉意味著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但面對外來的沖擊,掩耳盜鈴,恐難保全!走入協同時代是必然之舉。
采購的協同有兩個層面,一是新產品研發的協同,在新品研發全過程供應商之鏈要協同,這不單指自己的供應商要一同參與,保持一致,還要求供應商的供應商也要保持溝通與一致。悶頭苦干,卻無法實現生產,或遲遲無法面世,由此遭受滅頂之災,已有先例。二是供應鏈協同,這種協同是建立在伙伴的基礎之上,一起面對市場作出一致的協同反應,包括成本、反應速度、策略等。最終交付給消費者的產品被接受,這包括對價格、質量的接受,當這種接受以消費者支付貨幣的形式完成時,由眾多企業構建的供應之鏈才層層享受貨幣雨露的滋潤。
有人說最后交付環節的企業是供應鏈之主,其實未必,企業所處的供應鏈位置不是原因。在供應鏈中哪個企業的集成范圍最大,整合難度最大,責任最大,誰才是利潤空間最大的鏈主。它有著最大的力量實現供應鏈協同的整合和力量調整,以應對競爭。如果你幸運地處于這個位置,那么采購對你來說,意義則迥然不同,恐怕你也不會贊同“采購有什么好講的”這句話,這也是采購需要再定位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