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環境下的戰略管理
對話者:李東生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東生:您如何使GE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
韋爾奇: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準確預測未來。變革是永恒的,我認識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能夠成功預測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我的朋友中也沒人預言到911事件的發生。但是,變化出現時,同樣會帶來機遇。亞洲金融危機中,我們收購了很多泰國的企業;911事件后,很多航空企業跌落到谷底,我們趁機收購了幾百架飛機。當有人在變革面前感到恐懼的時候,你就可以向前快速發展。
李東生:如何保持一個企業在變革創新中擁有持續的熱情?
韋爾奇:商業就是一場游戲,是生活中每天我們都想打贏的一場游戲。沒有人喜歡失敗,這就是為什么每天都要創新,因為有人要把你的飯碗搶走,有人想勝過你,有人想在游戲中打敗你。
李東生:怎么評判TCL和湯普森進行全球企業的并購重組?
韋爾奇:我們把這個業務賣給湯普森,是建立戰略的方式。我們實施的是成為世界第一、第二的戰略,在電視方面當時我們是第三第四,湯普森差不多是第二位,好像在醫療方面他們是第六,所以我們進行了交換,加強我們在醫療方面的地位。
只有在競爭中獲勝的戰略才是成功的戰略。戰略本身是紙面上的東西,競爭的最終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李東生:中國企業近年越來越多的遭遇反傾銷等保護措施的封殺,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該怎樣去面對?
韋爾奇:有一些人對中國虎的崛起感到恐慌。世界上很多人、很多國家在害怕,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和你們生產的產品競爭,我不知道怎樣精確地解決這個問題,我的預測是,這個問題可能會成為未來10~20年經濟和政治的焦點主題之一。我相信會有更好的溝通和了解,達到一種平衡,雖然這樣的過程不太容易。
李東生:企業家應該如何面對社會的各種評價?
韋爾奇:對于我的管理有一些消極的評價,對于我個人沒什么消極評價,我個人和我的管理風格是完全不同的事,我歡迎在管理上對我的批評。有這么多的新聞記者,他們有一天會說你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有一天說你是非常糟糕的人,有一天會說你收購湯普森是一個愚蠢的決定,如果成功了,他們會說你是一個天才。所以,你不要管他們怎么說。
CEO的標準與特質
對話者:寧高寧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您是如何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公司的CEO的?如果有人想重復您的經歷,如何做到這一點?
韋爾奇:一個CEO的任務就是一只手抓種子,另一只手拿著水和化肥,讓你的公司發展,讓你身邊的人不斷成長和創新,而不是控制他們,并且應該為他們的成長而感到自豪。
即使是作為一個副總,你也應當為自己的領域負責,而不是等CEO向他發號施令,CEO不可能告訴每一個人如何做每一件事,公司的成功需要集思廣益,所有的人都要有激情。把CEO作為皇帝,從長遠角度講是沒有可持續性的,絕對不會成功。
寧高寧:到底什么樣的人是人才?怎樣找到人才,用怎樣的標準衡量?
韋爾奇:第一,自己是精力旺盛的人;第二,可以調動別人的激情,不光是自己做得好,還要激勵人家做得更好;第三,要有決策的勇氣;第四,要能決策和實施。中國的企業領導人在第二點上不是特別出色,很多企業家,或者管理者,只知道服從上司,但是沒有調動別人的積極性。
寧高寧:您為什么選擇伊梅爾特作接班人?
韋爾奇:最初我為自己的繼任人選擇了30位候選人,對他們進行了6年的考察,找出最有潛力的,并把候選人隊伍縮減到3個人,把他們放在很艱難的部門做實習,看他們是不是開誠布公,是不是鼓勵員工,使員工振奮起來。最后,董事會要在3個人挑出1個最好的,但是這三個都是非常好的。
企業活力與激情管理
對話者:郭廣昌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董事長
郭廣昌:GE是一個多元化很成功的企業,但在中國一說到多元化就會遭到種種質疑,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韋爾奇:多元化戰略一直受到質疑。在我看來,作為一家控股公司,可以提供比紐約和波士頓的股東所能了解的更多的知識。總公司可以提供人力資源、財務系統,你不僅僅是一位股東價值的代表,你是企業的領袖。每一個跨國企業都必須要說服他們的投資者,說服他們的股東。
郭廣昌:您覺得您的模式跟巴菲特或李嘉誠的模式有什么區別?
韋爾奇:巴菲特在大部分情況下投資決策都是正確的,但他沒有把各家企業整合在一起,他也不需要去開發任何人力資源系統,他認為只要任其自流、放任發展就可以了。巴菲特的名字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我們是一個公司,他是一個投資的工具。我不質疑李先生的成功。做企業有很多的方法,就好像一個游戲,有很多不同的游戲規則和方式,不能說哪一種是最好的。
郭廣昌:我們怎樣把您非常成功的權責權利方式引入到一個建設性渠道里?
韋爾奇:不要老因為有一個非常愚蠢的上司告訴你這么做,你就這么做。要通過一種系統,聽大家的意見。如果公司里有100個員工,只有1個人在動他的腦子,剩下的99個人只是根據他發出的指令來行事,與99個人都在動腦子,都在找一種最佳的方式貢獻他的智慧,然后這個基礎上CEO能夠用他的判斷力來挑一個最好的,哪個更好呢?
郭廣昌:怎樣才能做一個百年的老店?我覺得3年之后的事情我就不能很清晰地看見,我該怎么做戰略管理?
韋爾奇:哪怕預測一年后的情況都是很難的,更不要說預測十年后的情況,預測十年是愚蠢的。世界變化如此之快,對于一家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變得靈敏,一定要具有適應能力,而不是用所有的時間去預測未來。計劃應該是盡可能的短期,應該是具有靈活性,并且應該具有足夠的適應性。
郭廣昌:安然事件之后,GE是否受到很多質疑,您是怎么來處理這個問題的?
韋爾奇:不要媒體一問這些問題你就火冒三丈,你要繼續前進。如果你對企業有信心的話,那么你最好的答復就是拿事實來說話,有一個非常好的業績,而且開放你的賬簿,他們看完以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韋爾奇的企業觀與競爭理念
對話者:劉曉光 北京首創集團總經理
劉曉光:您認為做人與做企業是一種什么關系?
韋爾奇:從長遠的角度說,要想成為一個好的企業家,必須是一個好人;壞人可以在短期成功管理企業,但不可能長期成為成功企業的管理者。
一個公司最重要的因素是各個層次的領導,而不僅僅是首席執行官,不僅僅是一把手。我想成功的中國公司在下一步的發展中,要經歷的一個重要的轉型就是要越來越少地受制于它的首席執行官,由更多的經理共同來管理,這也將是中國企業走向成熟的一個方面。
劉曉光:如何培養大公司持續不斷的創業精神?
韋爾奇:任何一家公司每天都應當和官僚主義做斗爭。每次在行政管理中增加一個層次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組織應當盡可能的扁平化。
下屬做出創新的話,你一定要給他回報,從而讓整個組織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你要在組織中樹立一些創新的榜樣,并且加以褒揚;作為CEO,你要不斷地去告訴身邊的經理,去表揚一些好的典型,表揚一些好的團隊,并把他們成功的經歷在整個公司宣傳。
劉曉光:面對經濟危機,企業應該怎么克服困難?
韋爾奇:我想如果有一個人能夠想出辦法解決周期問題,我想他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當經濟發展迅猛的時候,有一點公司要意識到,就是企業不是天才,數額不可能漲到天上去,所以你時刻都要準備好周期的到來。
劉曉光:您如何看待投資者與經營者的獎勵關系?
韋爾奇:在美國,股票期權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激勵機制。我從GE退休的時候,10%的期權是給200名最高層管理人的;余下的90%是由最高管理層之下的所有人共同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