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或者替換經理人員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頗具冒險性,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作為企業的老板或者高層,下屬經理們業績不佳、執行不力可能常常讓你無法容忍。預算是如此緊張,利潤這么少,企業增長的需求又是那么迫切,任何方面的執行問題都會使整個企業組織受到拖累,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阻礙。
這時候,你該怎么辦?
很可能,在方方面面壓力的壓迫下,你的第一反應是換掉這些執行不力的經理!誰有那么寬廣的胸懷來容忍他們,為他們的不佳表現埋單?
但是,解雇或者隨便替換經理人員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整個過程不僅僅充滿了痛苦,而且頗具冒險性。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沃特金斯的調查表明:新雇傭的經理人要花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有可能產生價值。
因此,老板或者企業高層決定撤換中層管理人員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草率行事!
有些老板和高層想方設法避免讓自己陷入這種窘境,甚至在有問題苗頭出現時,就開始設法解決。在任命中層經理時,他們會很認真地進行考察,避免用那些能力和行為欠佳者;他們還發現一些中層經理出現問題的其他表象:譬如,他們含含糊糊地進行反饋;業績不佳時,總是以工作太多為借口進行搪塞。
一位企業主甚至將他規模為1000人的公司的組織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以便隨時察覺表現不佳的經理存在的問題。他說:“最后的結果,變成了一個非常令人舉棋不定的選擇。”的確,在做出決策來解決執行不力的問題時,你會受到自己、企業組織,以及相關經理的思路的影響。
但不管怎樣,你至少應該對執行不力的原因做出明晰的診斷,發現各種潛在的因素,尤其是這位經理過去的工作表現甚佳時,你更要謹慎從事,認真考證。
是否該將他撤換或者解雇?在解決這個令你進退兩難的問題之前,你首先需要對這位經理的績效進行認真評估,了解問題的所有細節:哪些是這位經理該做而沒有做的?他是否在努力地推進業績的增長,如果沒有,為什么?
其次,你應該看看360度反饋的結果。你可以與這位經理人同級別的員工、企業老板,以及相關企業的基層雇員們進行交談,看他們如何評價他的工作。你還應該問問這位經理自己的觀點,問問他的業績為什么總是低于你所預期的水準。最后你可能發現,使這位經理業績欠佳、執行不力的原因有諸多方面:譬如缺乏老板的支持,人力資源不足,資金預算和時間準備不充分等等;當然,這位經理人也可能面對辦公室之外的一些重要問題,例如配偶、孩子的問題,或者雙親的健康問題。
然后,你再考慮他的才能和技術的配備問題。你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將這位經理放在了他最適合的位置上?他是否有足夠的才能和優秀的技術去完成目前的工作?你可以通過培養和訓練,提高他的工作技能,但他的才干是無法通過短期訓練得到的。
根據百森美國商學院經營管理學教授約瑟夫的觀點,中層經理們的執行問題之所以不斷出現,通常是因為“中層經理和企業高層之間缺乏期望中的理解,沒有進行換位思考”。他說,診斷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就是要求經理寫下3件最重要的能取得業績的事情。然后,經理和老板各自獨立地去操作這幾件相同的事情。二者做完之后,比較結果。
“在多數案例中,這種競技的結果非常不同,只有三分之一的事情能夠達成老板原先的期望。這個數據可以使老板對經理更加理解,更清楚地幫助經理人集中精力做‘正確的事情’。”
如果一位經理的業績突然好轉,老板的期望值也不能過于理想化,而要與現實同步。畢竟,要使一個人轉變行為方式,需要6周甚至更長的時間。
假如你已經給一位經理一段適當的時間,你對他的期望值也合情合理,他卻仍然沒有達到你的期望,那你就真可以考慮跟他說bye-by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