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慶升

秋高氣爽,風輕云淡,在一個假日我們全家人去維吉尼亞州近郊維爾嫩山莊訪問喬治·華盛頓故居。
波托馬克河畔占地5000英畝的維爾嫩山莊是風景秀麗,令人心怡的好地方。前來參觀的人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我們在山莊門前隨著排成隊的人群走了進去,眼前立刻展現出一片綠茵茵開闊的草地,在不遠的前邊一棵棵蒼郁參天的大樹掩映著一座座房舍。一些全身武裝成18世紀中葉的“士兵”和穿著民族服裝的男男女女走來走去。路左側一個小樂隊演奏著民族音樂,右側簇簇人群圍觀木偶戲和雜技表演。向里走迎著人群的小合唱隊,滿懷激情地唱著美國民歌。路兩旁是古代工藝品臨時作坊,制糕點、繪圖像、做玩具、編織筐簍、制作木工家具……。此情此景形象地再現了200多年前當地人們的生活景象。看到這些,不由得使人想起歷史往事。
英國殖民主義者侵入北美之后,建立13個殖民地,以種種手段統治與壓榨殖民地人民,與殖民地的矛盾和斗爭日益興銳。1775年,克列星敦民兵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在費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曾擔任民團指揮官的華盛頓當選為大陸軍總司令。他決心為獨立而戰。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1783年終于獲得獨立戰爭的勝利。
1789年華盛頓以全票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在就職儀式上他鄭重立誓:“吾將竭盡所能,堅守、維護和保衛合眾國憲法。”4年任期將至,他想急流勇退,1792年又以全票當選為第二任總統。美國憲法規定總統任期4年,準予連選連任。民眾認為華盛頓的功勛和威望會使他終生連任,可他認為若是那樣和君主制又有什么區別?1796年9月第二任總統即將期滿,他在報上發表卸職講演:“即使政府運行最佳期間,判斷失誤之處也在所難免。最初我就意識到自己才疏學淺,經驗匱乏,懷疑自己能否勝任,也許在他人看來更是如此。況且隨著衰老而來的負重感也與日俱增,它無時不在提醒我,退休已是刻不容緩。”華盛頓為政壇民主更迭樹立了榜樣。憲法修正案規定總統任期限于兩屆。65歲的華盛頓權力移交后返回山莊,他的孫女在一處寫道:“祖父為再次成為農民華盛頓而無比高興。”……
一邊想著往事一邊前行,不知不覺從大路轉向左側,思緒隨著走出歷史回到現實。眼前是片樹林,其中一棵高聳入云的樹,是華盛頓于1789年親自種下的。它歷盡滄桑仍然那樣挺拔。走近一座座房舍,這是莊園的木工房、鐵匠房、洗衣房、馬廄以及花園,雖然經過多年,至今還是當年模樣。波托馬克河邊的一幢白墻紅瓦的二層樓是華盛頓的住房。走進主樓,左側一寬敞大廳內掛著兩幅風景畫:波托馬克河大瀑布和哈德遜河風光,它是房主人喜愛的藝術作品。在書房的書架上排列著近千卷藏書。辦公桌上陳放著當年華盛頓翻閱的書籍。室內還擺放著一個巨大的地球儀。某些作家把這里譽為“新世界的政治思想中心”。華盛頓任總統期間在家里處理公務,曾在客廳接待來訪的各國領袖。沿過道樓梯上2樓,幾間小屋是他們夫婦和孩子們的臥室,粗糙的木床,蚊帳和桌椅等日常用具,陳設非常樸素。在另一間屋里掛著他和家人的油畫。從半身畫像上看到他氣宇軒昂五官端正,厚重的濃眉下是灰藍色有神的雙目,鼻大而挺,薄唇緊閉。講解員告訴我們,他身材高大,肩寬背挺,肌肉強壯,舉止優雅。他喜歡騎馬打獵,是個出色的騎士;喜歡跳舞和欣賞表演藝術。講解員的介紹使我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她說華盛頓1732年2月22日生于維吉尼亞州的維斯特摩爾蘭。他父親是位企業家,建有礦廠、紙廠,擁有許多土地。11歲時父親逝世,他由同父異母的長兄撫育成人,在校讀書時數學成績優異,16歲成為測量師助理,第二年成為測量師。測量工作鍛煉了他的身體也強化了他的意志力。哥哥逝世后維爾嫩山莊的房地產為他所有。他全心管理自己的莊園,是個善于經營的企業家。他改良土壤,在貧脊的土地上種植各種莊稼,使農場得到最好的收成。
他還建立了水廠、炭廠、磚廠、魚廠、鎖店,為當地農民服務。他反對蓄奴制度,認為買賣奴隸不人道。但他的產業需要人力便對繼承下來的18個黑奴全心照顧,使他們暖衣飽食并請一位專門醫生做保健工作。他立下遺囑:死后釋放家里的奴隸,并發給退休金一直供養30年。釋放前訓練他們學得一種做工或務農的技能,以便日后能夠自由的生存。
華盛頓于1796年由總統退位回到維爾嫩山莊,3年后的1799年12月14日因病逝世,終年67歲。彌留之際他對秘書說:“我要去了,在我死后兩天,把我送進墓地。”“我的遺體將以普通人的方式埋葬,無須什么隆重儀式,也不要什么墓前演說。”這位被稱為美國之父的人長眠在山莊的墓園。人民永遠崇敬和懷念他,首都用他的名字命名并建立起一座巍峨高聳的華盛頓紀念塔;發行帶有他肖像的貨幣和郵票;里士滿藝術博物館里懸掛著他全副武裝騎在馬上的巨幅油畫;維吉尼亞州政府和華盛頓紀念館有他的塑像;一年四季不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瞻仰他的故居,到他的陵墓憑吊。
有人稱贊華盛頓:打仗時他是部隊總指揮官指揮戰斗;和平時他站在建設最前沿;他是美國人民心目中占第一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