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富
企業經營計劃的任務就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根據社會的需求以及企業自身的能力,確定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奮斗目標。通過企業經營計劃的編制、執行和控制,協調和合理安排企業各方面的經營活動,有效地利用企業的人、財、物,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企業經營計劃工作的任務,決定了企業經營計劃工作所應遵循的幾個觀點。
系統性觀點
遵循系統性觀點,是企業經營計劃工作的重要要求。企業經營計劃的管理是系統的管理,它是從系統觀點出發,用經營計劃把企業的整個經營過程和企業各部門、各環節及每個職工全面地組織起來,使企業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系統性計劃管理的基本特點是全企業、全過程和全員的管理。這些特點又是通過管理工作的目標化和管理系統化來實現的。管理工作目標化是指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和管理工作都有目標。既有縱向的多層的目標系統,也有橫向的各部門各環節目標系統,形成上下左右縱橫交錯的目標網,使企業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組織起來,以實現企業的總目標。管理工作的系統化,即是指計劃指標、計劃內容、信息資料等因素全面配套形成的體系,并使全體職工參與管理,把系統性計劃管理建立在堅實的群眾基礎上。
全局性觀點
企業經營計劃應從企業全局出發,追求企業總體效果,對企業總體行為進行規定。企業經營計劃的全局性觀點,要求企業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這也是企業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在企業的經營計劃工作中,常常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如國家利益、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職工利益等。從根本上,這些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為指向的。但是,這些利益也經常發生矛盾。因而企業在諸多的矛盾面前,應識大體顧大局,在服從大局的基礎上來保證企業的利益。在企業經營計劃工作中,首先要考慮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求。并以市場為導向安排企業的經營活動。還要處理好企業與國家、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職工的關系。
平衡性觀點
只有遵循平衡性觀點,企業才能正確地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平衡性觀點,是企業經營計劃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經營計劃工作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在企業經營過程的各個環節上,各項工作上以及各因素之間。客觀上存在著一種統一的關系,要使這些關系協調起來,團結一致,合理有序,就應該掌握其中的平衡,從而使各項工作保持一定的比例。工作中的不協調現象是時有發生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經營計劃工作中,自始至終地抓好綜合平衡工作,在發展中及時地發現、分析和正確處理好不平衡的情況,求得在新的基礎上的平衡,保證工作的正常。平衡性觀點應該是全面科學的平衡,并不是隨意地平衡。全面科學的平衡是指,平衡的內容是全面的,應該包括:企業長期計劃、中期計劃、短期計劃的平衡;企業內部各項指標的平衡;經營活動中各個階段上的平衡;企業內部各個環節上的平衡等。就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經營者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平衡的工作。要當一個稱職的經營者,搞好經營,必須有一套科學的平衡方法。科學的平衡是指在安排計劃時,要注意資料,數據的準確性、合理性,要實事求是。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兼顧上下左右,考慮內外因素,量力而行,統籌計劃,力求各方面,各環節上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
效益性觀點
企業經營計劃,既要講究社會效益,更要注重經濟效益。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企業作為社會主義的經濟細胞,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為根本目的;企業作為市場經營活動的主體,則以取得利潤最大化為直接目的。因此,企業是一個追求盈利性的主體。企業要求經濟效益,就要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實現以最少的資金投入換取最大收益。企業經營最終盈利不僅為國家資金積累做出了貢獻,也為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和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遵循效益性觀點,是企業經營計劃工作的一個重要觀點。
應變性觀點
企業經營計劃確立后,就應該維護其嚴肅性,不能朝令夕改。但是我們還要遵循應變性與嚴肅性相結合的原則,不墨守成規,要適應形勢。計劃,畢竟是對人們未來行動的規劃,而未來的各種主、客觀條件都是變化的,考慮不周,預測有偏差,所制定的經營計劃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是常見的。因而,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調整也是合理的。因而,經營者要樹立應變的觀點,提高經營計劃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做到定中有變、變中有定,定與變相結合、嚴肅性與應變性相統一。經營計劃制定者在安排經營計劃時,在經營計劃的方式上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經營計劃的彈性。
(作者單位:吉林省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