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德國顧問與國民政府的抗日戰備

2004-04-29 00:00:00章百家
百年潮 2004年9期

編者按:中國尋求外國軍事援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那時,德國充當了中國主要軍火供應商的角色。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德兩國漸行漸遠,蘇聯成為中國抗戰的主要支持者。1941年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相繼爆發,蘇聯從中國淡出,中國與美國結盟,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從此成為中美戰時合作的主要內容。外國的軍火供應和軍事援助是支持中國抗戰的重要因素,但是對中國來說,尋求外國軍事援助和戰時對外軍事合作卻是一段難以忘懷的苦澀經歷。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連載章百家先生撰寫的三篇文章,為您講敘這段歷史。

1937年夏季中國全面抗戰爆發時,南京國民政府指揮的中央軍是由德國軍事顧問訓練的,其中最精銳的“示范軍”裝備的是清一色的德式武器,中國主要的兵工企業依靠德國設備進行生產,甚至連中國的防御計劃也是由德國軍事顧問制訂的。開戰后的第一場重大戰役八·一三淞滬抗戰,有大約70名德國軍事顧問參與,以致一些西方人和日本人將這一仗直呼為“德國戰爭”。考慮到納粹德國與日本的關系,這一幕似乎是奇特的;然而,這奇特的一幕自有其歷史的緣由。

德國軍火輸華的源起

在中德關系的早期發展中,德國便是向中國輸出兵工技術、制造設備、船舶和軍火的主要國家之一。中華民國成立初期,德國已成為向中國輸出軍火的頭號國家。據臺灣學者陳存恭統計,1911年至1913年三年合計,來自德國的軍火已超過中國輸入軍火總值的60.8%。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德國輸華軍火急劇減少。戰爭后期中國對德宣戰,兩國間的軍火貿易中斷。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喪失了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但是,歷史卻為戰敗者提供了另一種機會。1920年代中期,中德關系不僅得到恢復,而且顯露出誘人的前景。

在一些中國人眼中,德國是唯一一個可以在平等基礎上與之交往的先進工業國,中國不僅需要德國的投資,還需要德國在軍隊建設和工業管理方面的經驗,戰后德國被閑置的軍工人才也可以到中國來一展身手。而在一些德國人眼中,中國恰好是重振德國經濟所需要的一個可以進行互利貿易的伙伴,中國既可以為德國工業制成品提供市場,又能提供德國工業發展所需的原材料。

一時間,無論是中國北方的北洋政府,還是南方的革命政府,以及一些地方實力派軍閥,都迫切地希望同德國開展經濟軍事合作。只是由于中國政局過于混亂,德國魏瑪政府遲遲不知究竟把賭注押在哪一方才好。

雖然這一時期中德關系尚缺乏鞏固的基礎,德國的軍備發展亦受《凡爾賽和約》約束,但一個引人注目的事實是兩國間傳統的軍火貿易已迅速恢復起來。1924年至1928年五年合計,從德國輸入的軍火占中國輸入軍火總值的41.87%,遠遠超過挪威、波蘭、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德國再次占據了軍火輸華第一的位置。

蔣介石聘請德國顧問

1927年4月,蔣介石開始實行反蘇反共政策,并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這為中德之間開展軍事和經濟合作提供了新的機會。

在此之前一年,蔣介石就委托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曾留學德國的朱家驊物色適當人選,以便同蘇聯決裂后由德國人填補蘇聯軍事顧問離去的空缺。蔣介石十分清楚,要在中國執政必須擁有一支效忠自己并具有戰斗力的軍隊。蔣之所以青睞于德國人,直接原因是他認為德國軍隊訓練有素、武器精良,可作為改造中國軍隊的借鑒,更深層的原因則是他對德國人的好感乃至崇拜。青年時代,蔣介石即主張中國向德國學習,他認為應把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作為實現國家統一的指導原則。在掌權之后,他甚至提出一個口號:“德國民族的偉大精神乃是我們未來的榜樣。”現實的需要加之由來已久的精神崇拜,使蔣介石堅定了聯德決心。

1927年底,蔣介石在上海與朱家驊推薦的德軍退役上校鮑爾(Max Bouer)會面。在為時一周的長談中,鮑爾不僅詳細介紹了德國最新軍火工業發展的情況和德式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效用,還向蔣提出了一大堆建議,不僅涉及軍隊的復員與重組,還涉及大量的經濟問題。蔣介石對鮑爾所展示的才干十分賞識,他決定聘請鮑爾為顧問,并要鮑爾返德為南京政府游說。

1928年,組織德國顧問團的計劃付之實行。3月,南京政府一下派出兩個代表團赴德訪問。其中一個代表團由鮑爾陪同,在德國進行了廣泛的活動,并同克虜伯、西門子等大公司簽訂了包括軍火在內的價值100萬馬克的意向性合作及貿易合同,這是南京政府首次同德國訂購軍火。當年11月,經中德雙方反復協商,一個德國顧問團終于組成并啟程赴華,鮑爾成為國民政府聘請的第一任德國顧問團負責人。

不過,這個顧問團并沒有得到德國政府和軍方的承認和支持。按照《凡爾賽和約》有關規定,任何德國公民即使以私人身份充當別國軍事顧問都是非法的,因此德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異常小心謹慎。

鮑爾是個倒霉的總顧問,在任僅半年時間。在軍事方面,他除提交了一些建議、初步組建起一支“教導隊”外,主要任務是協助蔣介石打內戰。鮑爾上任不久便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起草了一份《軍隊編遣方案》。這個方案擬將當時全國分屬各派系軍閥的二百六十余萬人的軍隊縮編到80萬人,統歸南京中央政府指揮;結果,導致了蔣介石與華南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之間的一場大戰。鮑爾在前線染上天花,因醫治無效于1929年5月病死上海。此后,由鮑爾的助手克里拜爾擔任代理總顧問,完成了平定華南的戰事。

1930年5月,蔣介石聘請佛采爾(Georg Wetzell)擔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佛采爾上任時,恰逢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之間的另一場戰爭“中原大戰”爆發。在一場關鍵戰役中,蔣介石的部隊在佛采爾指揮下第一次實行大規模步炮空聯合作戰,德式武器和訓練顯示了威力。這場戰爭最終以蔣軍大勝而結束。在隨后的幾年里,蔣介石在德國顧問的協助下接連發動了對江西紅軍的“圍剿”,但前四次均遭敗績,直至第五次才取得成功,迫使中共領導的紅軍離開江西根據地進行長征。

在華德國顧問團與國民政府的抗日戰備

與其前任不同,佛采爾在華四年,除協助蔣介石進行內戰之外,也參與南京政府指揮的局部抗戰并為加強中國國防能力做出了貢獻。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三省。此后,日本人又不斷作出繼續南侵的嘗試。當時,蔣介石的基本方針是“攘外必先安內”;但在日軍的逼迫下,中國軍隊不得不實行局部抵抗,國民政府也不得不加緊備戰。

在這方面,佛采爾主要做了四項工作:第一,他先后參與了1932年初上海一·二八淞滬抗戰和1933年初熱河“長城抗戰”的軍事部署與指揮工作。第二,他將鮑爾創建的“教導隊”逐步擴充為三個“示范師”,以陸軍第八十八、八十七和三十六師充任,并組建了10個炮兵營,使蔣統帥的中央軍有了一支德式訓練和裝備的精銳部隊。第三,改進了中國軍事教育體制,佛采爾親自兼任中央軍校總教官,幫助建立了各軍兵種訓練學校及培訓班,提高了教學和訓練水平。第四,佛采爾提出一整套改革中國軍事體系的方案,提高了軍事部門的效率,并促使國民政府組建工兵、汽車、高射炮、海岸要塞、電信、炮兵航空觀測機隊等專業化部隊。經過這幾年的整訓和改造,國民政府中央軍開始由“內戰型”向“國防型”轉變。

在佛采爾任內,德國顧問團得到了德國官方的支持,并鞏固了在國民政府中的特殊地位。由于佛采爾的努力,德國外交部和國防部逐漸意識到在華顧問團是德國的一筆重要資源。駐華使館對顧問團的活動轉持積極態度,德國國防部也開始掌握起顧問團的人事及中德軍品貿易大權。

不過,在處理同國民政府的關系時,佛采爾卻遇到了一些麻煩。德國顧問來華工作均以私人身份受聘于蔣介石,這種特殊的地位使他們同中方有關部門之間難免發生矛盾。1932年至1934年期間,南京政府軍事委員會一度試圖改變這種聘任辦法,降低聘任規格,由用人單位直接聘任,顧問也不局限于德國人。為頂住這場“改革”,佛采爾向蔣介石表示,德國顧問來華服務的基礎是委員長的崇高威望,而中國的官員們經常對蔣的指示陽奉陰違,因此德國顧問只愿效忠于蔣個人。1934年5月,蔣介石下令,“各處德顧問以后改屬本委員長直接管轄,而受總顧問之指揮”。盡管顧問團由于蔣的支持保持了特殊地位,但佛采爾終因在中國官場積怨太深而去職。

繼佛采爾之后來華出任總顧問的是塞克特(Hans von Seeckt)將軍。他是德國國防軍元老,在德國享有“國防軍之父”的美譽。他來華任職是蔣介石的殷切期望,也得到了德國國防部的大力支持。但塞克特任職時間很短,僅有10個月。

在出任總顧問之前,塞克特曾受蔣介石邀請,于1933年5、6月間到中國進行過一次考察。考察結束時,他呈交了一份《陸軍改革建議書》,作為“貢獻中華民國與偉大領袖的友情禮物”,由此奠定了他與蔣合作的基礎。塞克特建議的核心有三點內容:第一,他向蔣介石強調,中國整軍的目的是建立一支“在您本人統帥下的經過正規訓練的軍隊”,整個軍事系統的大權,包括訓練管理、發展、指揮調遣、人事任免等,均需集中于最高統帥的掌握之中,“今后在任何情況下,決不能再允許地方或較高軍事當局有任何獨自為政之舉”。第二,中國必須盡快建立自己的軍火工業,不斷增加軍火自給,否則“在未來抗日戰爭中防御和獲勝的可能性將微乎其微”。第三,為抵抗日本侵略,應以長江中下游作為戰略設防重點,并建立戰略交通系統。此外,他還提出了改進中國官員與德國顧問合作關系的一些辦法。蔣介石對塞克特的建議十分贊賞,認為在中國“主持建軍”所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勝任的人”。

1934年5月塞克特來華任職時,蔣介石給了他一個十分特殊的頭銜——“委員長委托人、總顧問”,并委以極大的權力,甚至規定當他本人不在時,塞克特具有代表他發布命令的全權。不過,塞克特運用蔣賦予的權力十分謹慎。他吸取了前任的教訓,盡量不介入涉及人事關系的敏感問題,而集中精力于本職工作,致力于加強中國的國防能力。在短暫的任期內,塞克特為中方制定了詳細的后勤供應表和一個發展軍火工業的計劃,將中國國防現代化與德國在遠東的經濟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德國顧問及德國企業的幫助下,此后一段時間,中國在太原、濟南、昆明、重慶、南寧及廣東等地建立了新的兵工廠,并對漢陽、鞏縣等舊兵工廠進行了改造。應蔣介石的要求,塞克特還設計了從上海到南京間的江南國防工事,這條被稱為“中國的興登堡防線”是中國抗日國防的一項重要工程。此時,由于顧問團的軍事性質已無須掩飾,塞克特在顧問團內部按軍事任務的需要重新做了分工,讓所有文職人員退出。

1935年3月,塞克特因健康原因離華,他的助手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將軍接替了他的職務,成為最后一任駐華軍事顧問團長。法肯豪森的背景有兩點特殊之處:一是他曾于1912年出任德國駐日本武官,對日本的軍隊及軍事戰略作過深入研究;二是他在政治上具有反納粹傾向。這個背景使他很容易得到中方的信任,事實上他也一直采取積極支持中國抗戰的態度。

上任不久,法肯豪森就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關于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在這份建議中,他坦陳日本是對中國最嚴重、最直接的威脅,中國的應對方針及準備宜立足于日方軍人得勢。在分析了日軍的進攻方向和戰略部署之后,他指出,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列強沒有聯合或單獨干涉的可能,中國必須傾全力自衛。他提出了兩個具有遠見的建議:一是當中國軍事力量尚不足以進行現代化戰爭時,可考慮“用持久戰抗敵”,二是應將四川作為抗日的“最后防地”。在整軍備戰方面,法肯豪森繼續其前任確定的三項主要工作:訓練一支精銳的機動部隊、加強長江一線的布防和加快中國國防工業建設。

中德易貨貿易和德國軍火大規模輸華

隨著德國顧問在華工作的展開,南京國民政府從德國購買軍火物資、引進軍工設備的規模也不斷擴大。這個過程以1934年為界,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雙方的交易基本采取“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南京政府購買的軍火以槍械等輕武器和彈藥為主,多用于內戰,只是為裝備德式“示范軍”訂購了少量重型武器。由于中方外匯儲備有限,軍火貿易的規模受到相當限制。

1934年后,中德貿易方式出現了重要變化,雙方改行易貨貿易。這一年5月,塞克特來華出任總顧問,蔣介石秘密向德方表示,中國今后只購買德國軍火,并委托塞克特會同軍政部兵工署署長俞大維研究采購軍火事宜。當年8月,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與塞克特的好友、德國商人漢斯·克蘭(Hans Klein)秘密簽訂了一份《中國農礦原料與德國工業品互換實施合同》(簡稱《中德易貨合同》,根據該合同條款,中國可先行向德國訂購軍火軍械及軍工設備,然后再以中國的農礦產品償還。由于有了這個合同,中方采購額迅速擴大。至1935年底,南京政府在德國訂購的軍火總價值已超過1億馬克。從訂貨的種類來看,防空炮、野戰炮、坦克車等數量明顯增加,這些武器顯然為對日作戰所需。同時,為啟動塞克特提出的發展中國國防工業的計劃和滿足對德出口礦產品的需要,中國也增加了工業設備的進口。

1936年4月,中德兩國政府簽訂了《中德信用借款合同》。這個合同實際是將先前南京政府與克蘭簽訂的合同升級為兩國政府間的合同,同時由德國政府向中國南京政府提供一億馬克的貨物信用借款。新的合同對加強中國的國防和戰備無疑比前一個合同更為有利。但是,對德國來說,出售軍火決不是為了援華抗日,這只是一筆生意而不牽涉政治立場。當時,納粹德國正在加速重整軍備,其陸軍需要在中國檢驗其新式武器,國防經濟部門需要獲取并貯藏中國的戰略礦產原料,工業巨頭及軍火商人需要向中國推銷其產品并擴大銷售,這幾方面形成了推進對華貿易的堅定力量,并促使納粹政府從后臺走到前臺。

中德易貨貿易的互利性質十分明顯,當中國需要借助德國加強國防的時候,德國也需要中國出產的各類戰略原料,其中最重要、最有吸引力的是鎢和銻,尤其是鎢。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世界上鎢產量80%集中在亞洲,而中國又是亞洲產鎢大國。1932年至1938年7年間,中國鎢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之37.6%,德國每年需輸入世界鎢產量之半數,其中60-70%從中國進口。1935年更高達90%。因此,德國人愿意以軍火同中國易鎢砂來節省大筆的外匯。到1938年時,中國鎢砂出口79%輸往德國,軍火進口的80%則來自德國。

1937年6月,國民政府派遣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及海軍部長陳紹寬赴德洽商軍火貨物交換及聘用德國軍事技術人員等事項,德國政府再次肯定了易貨貿易的原則,并表示愿調遣軍事和技術人員來華服務。

1936年和1937年是中方購買德國軍火的高潮。中國從德國訂購的海陸空軍裝備及軍火物資種類繁多,大到飛機、潛艇,小到手槍、子彈,幾乎無所不包。要弄清這一時期中德軍火交易的細目和確切數額十分困難。一方面,由于戰爭的需要,中方的訂單不斷變更,例如潛艇訂貨最后就全部取消;另一方面,由于后來兩國關系的變化,德方也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不過,現存檔案還是披露了一些基本情況。1938年8月,中德雙方對負責兩國易貨貿易的“合步樓”公司(簡稱HAPRO)的帳目進行清理,有關報告說明:自1934年8月中德易貨合同實施后,中方向德方訂貨(包括軍火和軍工設備)總值在4億馬克以上;截至1937年10月,由德國運抵中國的軍火為5000萬馬克。在隨后的11月,應中方緊急訂貨,德方又從其國防軍裝備中抽調了5300萬馬克軍火啟運來華;12月,德方又啟運了兩批包括十幾架俯沖轟炸機共值4400萬馬克的軍火來華。如此看來,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初階段,至少有1.44億馬克(按當時匯率約合5816萬美元)的德國軍火物資運抵中國。這些裝備縮小了中國軍隊與當時號稱世界一流的日本軍隊之間的差距,對加強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的作戰能力起到不小的作用。

德國顧問在華使命的終結

1937年7月5日,即七·七事變發生前兩天,法肯豪森似乎已預感到戰爭即將來臨。他以總顧問的名義向中方發出一份建議,要求立即將整訓完畢的國防軍開赴華北各國防戰略要地,以備不時之需。盧溝橋事件發生后,法肯豪森先是受蔣介石委派赴華北前線同中方指揮官會商抗日作戰方案,隨后又不顧德國政府禁令趕赴上海參與指揮圍殲當地日本駐軍的戰役。

8月13日,國民政府發起一場“先發制人”的打擊,擔任主攻任務的八十七、八十八師正是德國顧問一手調教的精銳部隊。在法肯豪森看來,這是檢驗德國顧問整軍成果的難得機會。八·一三淞滬抗戰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經德式訓練的中國軍隊在日軍攻擊下顯示了較強的戰斗力。但是,11月初,當日軍增援部隊在杭州灣登陸之后,戰局急轉直下,上海防御戰遭到慘敗。在中國軍隊潰退的過程中,耗資一百余萬元修建的“東方興登堡防線”未發揮任何抵抗作用就被拋棄了。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據估計,從淞滬抗戰至南京失守,30萬中央軍大約損失了10萬至18萬人。精銳的新編師蒙受的損失最大,失去了1萬名低級軍官,從此基本喪失了獨立作戰的能力。南京失守后,德國顧問團大多數成員隨國民政府撤往武漢,此后他們實際已沒有多少工作可做。

在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后的一段時間里,希特勒德國在對華關系上面臨著困難的抉擇。德國與日本一樣,奉行對外侵略擴張政策。從1936年11月起,日本又成為德國反共產國際的盟友。德國勢必支持日本的遠東政策。可是,遭到日本侵略的中國,又和德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軍事聯系;中國作為戰略原料的供應者和德國軍火、工業品的巨大市場,是德國壟斷資本家乃至德國統治集團難以立即放棄的。這樣,德國要支持日本的遠東政策又難免會損害自身利益。

雖然在戰爭初起時德國宣布中立,并向中方表示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同中日沖突沒有任何關系,但隨著戰爭的擴大,德國的中立實際已難以維持,中德之間的矛盾日益顯露。例如,德國對中蘇關系的改善深感不安,并公開向中國方表示不滿;在中德貿易中,德方轉而要求中方以外匯現款支付欠缺數額,甚至以停止向中國提供軍事物資施壓。只是由于中德雙方有關人士的努力,兩國關系才沒有立即出現大的倒退,對華軍火供應也又持續了一段時間。

1937年10月下旬至1938年1月中旬,德國政府試圖通過駐華大使陶德曼(Oskar P. Trautmann)調停中日沖突,以解決其遠東政策面臨的矛盾。這次調停失敗后,德國政府接連采取了一系列迎合日本的措施,中德關系急轉直下。1938年2月,希特勒宣布德國將正式承認“滿洲國”。3月,德國單方面決定中止已實施多年的中國軍事學員赴德訓練的合作項目。4月,戈林下令禁止對華輸出軍火,德國外交部向中方交涉召回全部在華軍事顧問。6月下旬,為迫使顧問們盡快離華,德方發出極其嚴厲的訓令:凡不遵從者“即認為公然叛國,國內當即予以取銷國籍及沒收財產處分”。隨后,德方以中國未能如期允準全體德國顧問離華先行召回駐華大使陶德曼,此后再未派出駐華大使。7月5日,以法肯豪森為首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離華返德。

自1938年起,國民政府為挽回中德關系所作的外交努力幾乎無一奏效,唯一的例外是德方又放行了一批軍火。當年7月,經過中方有關人員和德國廠商的多次游說,德國政府最后默許將禁運前中方訂購而應于7月交貨的軍火轉交芬蘭公司啟運。這是運往中國的最后一批德國軍火。在維持了幾年冷淡的關系之后,1941年7月1日,德國正式承認南京汪精衛政權,重慶國民政府終于宣布與之斷交。

歷史上被遺忘的一頁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德合作可以說是在比較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的。雙方合作的形式十分簡單,蔣介石以私人名義雇用德國人,德國顧問只對蔣個人負責。這種方式繞開了國家間的合作可能遇到的種種難題。盡管兩國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但合作者近似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卻基本填補了這個差異。

蔣介石對德國顧問是高度信任的,德國顧問團在中國的工作也推動了中德關系的改善和發展。軍事是雙方合作的主要領域。德國軍事顧問的作用在于向國民政府的軍隊初步灌輸了現代軍事觀念,幫助建立了一支比較現代化的陸軍示范部隊,改進了中國的兵工后勤系統,大批德制武器和軍工設備的輸入提高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也為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

一個有趣而奇特的現象是合作雙方并沒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兩國的合作并不針對特定的第三國,合作只是為了各取所需。然而,正是這一點最終使得雙方的合作難以為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和德日之間日趨緊密的戰略關系,注定中德兩國要分道揚鑣。

中德之間的軍事合作在歷史上并沒有留下多少印跡,這不僅是由于德國顧問歷經十年訓練的中國精銳部隊在抗戰的頭半年里就消耗殆盡,更重要的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身所具有的反法西斯性質使這段歷史不愿被人提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网| 午夜国产小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欧美亚洲第一页|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高清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自| 久久国产毛片|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欧美精品啪啪|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一级片免费网站|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www.日韩三级| 欧美激情伊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9啪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第一页亚洲|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国产网站免费|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88av在线|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无限乱码|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