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囊發布2005年戰略
明年雜志社的工作重點鎖定在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
[本刊訊]國慶過后,科技智囊雜志社全體同仁對今年第四季度安排和明年的戰略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研討是在雜志社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經營目標的背景下展開的,明年雜志社的工作重點將緊緊圍繞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展開,以期給讀者和客戶帶來更多價值。
在品牌建設上,一靠內容,二靠傳播。在內容上以明確并張揚《科技智囊》的管理主張,形成管理上的“話語權”,完成《科技智囊》在管理雜志的高定位向高品質的轉化,確立我們在國內管理雜志中的領先位置,為此本刊將建立自己的學術委員會,為品牌運作提供理論支撐。此外,要通過網站、報刊等渠道加大傳播力度,同時利用沙龍、論壇、與其他媒體合作等多種傳播方式,讓每一個人都要成為“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
渠道建設靠經營,2005年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經營渠道和服務體系,首先要把長流水發行和點對點廣告工作做好,通過高質量、專業化、個性化的傳播服務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在“科技智囊”整體戰略目標中,還明確提出2006年“科技智囊”將在資本市場進行全方位運作。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科技智囊”提出了“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就是要真正走到讀者和客戶中去,了解讀者和客戶的真正需求,并以此改進品牌和渠道建設,“走出去”更多的是思維模式的轉變,更多的是要站在客戶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本刊下期將推出《中國式管理》特刊
總覽中國管理的起落沉浮探究中式管理的大本大源
[本刊訊]去年本刊推出《百期百年》特刊深得讀者的好評,為了感謝讀者對本刊的厚愛,本刊將在2004年第12期精心推出《中國式管理》特刊,如果說《百期百年》標志著“科技智囊”完成了管理定位的轉型,那么《中國式管理》特刊將著力彰顯我們的主張,這也是雜志社品牌建設的重要舉措。
《中國式管理》特刊將集中梳理中國企業管理實踐,從而深入探討下列話題:管理是無國界還是有中國特色?哪些是中西通用,哪些是因地因時而異?西方的管理方法為何“水土不服”,中式管理的出路在哪里?中國古代智慧與現代管理等。
內容預計設置以下內容:中國管理演變史、國外理論中國變形記、中國“土方”、先進與先烈、管理新說等。
歡迎廣大讀者提供相關案例,本刊還將對該特刊提供預訂服務。
評刊員制度建立在即
豐富反饋機制,了解讀者和客戶的真正需求
[本刊訊]我們怎樣能夠聆聽到讀者真正的心聲?我們怎樣讓雜志提供的不是我們自己要做什么而是讀者需要什么?我們做哪些改變才能給讀者提供更大的價值?為了系統地解決上述困惑,我們近期將通過評刊員制度的建立,豐富科技智囊雜志社的讀者反饋機制。
我們期望通過評刊員對雜志的評議來了解讀者需求及對每期雜志內容的看法以提升雜志的質量,通過評刊員制度的建立來維護我們的核心客戶。
評刊員分三類:一是從我們的核心客戶中選擇高級客戶,以此了解客戶的反饋;二是從我們智囊團中選擇,以此了解雜志整體定位和內容改進;三是從讀者中甄選,以此了解讀者的需求變化。
應該說,建立評刊員制度也是“科技智囊”走出去工作思路的具體體現,籍此了解讀者和客戶的真正需求,打造“科技智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