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嚴峻形勢下,華潤啤酒不但沒有退守,反而向全國發起猛攻。
華潤啤酒的雪花啤酒去年銷售了70萬噸,今年將銷售100萬噸以上,從原先覆蓋面很小,現在迅速擴大到全國,銷售量增長很大,大本營遼寧占整個銷售量的40%,其他新拓展的占60%,其分銷已經延伸了全國的很多地方,甚至在西藏,雪花啤酒也快成為第一品牌了。
全國品牌和區域品牌整合策略
華潤是一個相當大的跨行業集團,啤酒只是其業務之一,企業名和啤酒品牌名不統一,不象青島、燕京、珠江、哈啤等啤酒企業,產品品牌與企業名統一,傳播上容易形成合力。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華潤啤酒現在在中國市場的成功運做,已使其旗下的雪花品牌成為全國最有影響力和最有潛力的啤酒品牌,已被全國市場所接受,與此同時,華潤啤酒數十個區域性啤酒品牌,在當地具有很強的市場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出于全國資源的有效整合角度考慮,華潤啤酒對其品牌整合勢在必行。
為了推出全國品牌而整合眾多區域強勢品牌,會不會“忍痛割愛”甚至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中間的矛盾該如何調整?對此,華潤啤酒采取“先區域品牌,后全國品牌”的推廣戰略,先把當地的區域品牌整合好,使之成為當地的主導品牌,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全國品牌的推廣。全國品牌與區域品牌協調整合方面,華潤啤酒采用“全國品牌+區域強勢品牌+區域戰術品牌”的推廣戰略,有效阻擊了競爭對手,逐漸形成自身品牌的競爭合力。“全國品牌”提供品牌資產,為現在和將來經營提供保障;“區域強勢品牌”是品牌資產的一部分,把在區域市場里已經達到非常大的份額、知名度、忠誠度的區域品牌優選出來,列為區域強勢品牌,這是它經營的保障,像武漢行吟閣、四川藍劍、浙江錢啤等,是當地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品牌,目前中國啤酒市場不可能形成由幾個全國品牌的壟斷地位,就是因為很多區域強勢品牌有很強的競爭實力;“區域戰術品牌”是抵御競爭的有力武器,在區域市場上抵御眾多來犯產品。這種全國品牌加若干個優秀區域品牌的整合,使“華潤啤酒艦隊”有了更強的攻防能力。
品牌建設,四“管”齊下
做品牌就如同打持久戰,今天的市場競爭中,產品間的壁壘因能很快被競爭對手仿效,而被對手輕松擊破、超越,但是品牌的壁壘卻難以打破。華潤啤酒真正持久的競爭優勢,往往來自其強勢品牌,“華潤啤酒的目標肯定是要做中國一流的啤酒企業,做中國一流的啤酒品牌。但目前華潤啤酒的全國性品牌相比于其他主要競爭對手還是弱一些,” 華潤啤酒市場總監侯孝海說。當然,打品牌持久戰,還需要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和管理辦法,去支持相應的規劃。

兩條管理線
華潤啤酒的品牌建設有兩條管理線:一條是品牌的統一管理,如廣告、促銷、公關活動、產品管理等,公司總部和區域公司負責什么都有不同的分工,上下一體,共同完成,雪花啤酒采用全國統一品牌的推廣方式,推廣活動必須保證聲音一樣,主題一樣,推廣形式一樣。另一條是銷售管理,華潤啤酒為各層級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制定細致、系統的操作手冊,如《營銷管理手冊》、《品牌管理手冊》、《銷售費用管理手冊》等,它們是一些分析和運用的模型,直接具體地告訴員工怎么操作:制作一個廣告,從廣告的制作標準、設計、發布,到評價一個廣告的效果;策劃一個促銷活動,從策劃方案運作,到促銷活動的有效性評價。這些管理方式提高了員工的技能,增強了營銷能力,為執行到位提供了保證。
由于銷售管理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即使這種管理模式被競爭對手復制,華潤啤酒也胸有成竹,這些手冊可以啟發思路,需要理解、運用,調動起大家創造的積極性,進而形成大腦中的手冊——這才是最重要的。
質量是根本
華潤啤酒總部設有專門的技術中心,分部設有技術部,嚴控啤酒質量。技術中心主要任務有二:一是收集國內外啤酒的信息,分析發展趨勢,確定新產品開發的方向,并開發新產品;二是保障質量,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華潤啤酒從去年開始在質量管理上的重大變革,如今全公司實行了消費點質量管理體系,對不同的市場定出不同的生產標準,保證啤酒在消費之前的質量和口味達到標準。
尋求外腦支持
今年年初,華潤啤酒和世界著名的營銷戰略咨詢機構科特勒營銷集團簽署協議,就華潤啤酒品牌建設和推廣進行全面合作:第一,品牌定位。協助華潤啤酒解決如何定位和流程的問題。第二,通過科特勒提供的定位的流程,讓華潤啤酒明確雪花應該定位在什么地方,講述華潤啤酒的品牌故事。第三,科特勒和華潤啤酒一起作戰,一起實施品牌戰略,而不是單獨行動。
在華潤啤酒看來,科特勒具有新穎的營銷思維、觀念和開闊的視野,以及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技能方面的優勢。但其對中國啤酒的認識,市場的認識,雪花的歷史,競爭的格局的認識等方面沒有華潤啤酒從實踐中得到的深入。因此,雙方把各自優勢結合起來,一起做好全國品牌推廣。
渠道變革,深度分銷
對于快速消費品飲料的企業而言,除品牌外,營銷網絡可謂是其命根,誰掌控了渠道誰就掌控了市場的發言權。相對而言,啤酒本身很難制造技術壁壘,即使有技術領先,也比較容易被模仿。所以有條件的啤酒企業在通路建設方面都費盡心思,尤其在深度分銷方面,華潤啤酒也不例外。深度分銷的目標之一就是實現量化管理,構建強大的競爭力。
華潤啤酒為了增強渠道的控制力,渠道管理重心逐漸下移,而且在渠道分銷上不斷豐富和細化。雪花不光在“紅區”(有雪花啤酒工廠的區域)銷售得非常好,在“白區”(尚無雪花啤酒工廠的區域),如北京、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甘肅等地,雪花也開始打入!是什么支持了雪花如此迅速的發展呢?因為當華潤啤酒收購每一家廠后,都會大投入,來改善它的設備和提高其工藝水平,保證雪花啤酒在收購的啤酒廠內能合格生產,從而大大縮減了其渠道成本,更重要的是華潤啤酒從2002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營銷渠道進行改造和提升,鍛造華潤啤酒獨到的“非常分銷模式”(見下表)。
